智库观察丨罗定市泗纶镇:“千年香料”如何打开“时代新篇”?
很多云浮人可能知道,云浮肉桂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香料贸易的重要品种,但可能不知道,其实八角也是。在罗定泗纶、龙湾、加益、榃滨,及郁南建城、宝珠、宋桂等山区乡镇,有较广泛的八角种植——现在还有不少的百年老树。
千年香料——八角茴香
八角,我国自宋代起就有种植,在千年的香料贸易中占有一席之位。肉桂、丁香、胡椒、八角等香料,历史上与黄金、珠宝、象牙等“同价”。八角,现在是国人日常用的调味料,有些省份,不可一日或缺,直接就叫“大料”,用量巨大。
4月中,在泗纶镇泗安村,罗定市景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加工厂里,公司负责人、资深八角购销商、八角种质资源“痴迷者”肖登铭向记者展示他的八角种质收集成果——八角,一般真有八个角,其实还有七角、九角、十角、十一角、十二角,多至十三角,还有“七个半角”(其中一角没有种子)……大的、小的,长果柄的、短果柄的……
肖登铭展示他收集的八角种质资源
“长年在八角产区跑,我发现起码有上百种的八角,它们的性状各有不同,国家空前重视种业,种质资源是种业的基础;八角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香料,因而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做八角的种质资源工作,很有意义。” 肖登铭2015年开始从事八角购销生意,足迹遍布两广八角主产区,却对生意之外的八角种质资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肖登铭的“兴趣”,引起了泗纶镇党委“更深的兴趣”。泗纶镇是知名的特色农业镇,泗纶竹蒸笼、品牌稻米蜚声海内外,如何在特色农业再做“加法”、打造更多的农业品牌,助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镇党委深入思考的“课题”,而“千年香料”八角茴香这一现成“品牌”还“养在深闺人未识”。
“泗纶镇自古就有种植八角的传统,开花是‘景观带’,结果是‘产业带’,这一‘千年香料’产业大有文章可做。”泗纶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之所以泗纶的八角相对于竹蒸笼默默无闻,镇党委通过调研发现,传统的八角树均为直生苗,种八年才进入挂果期,树冠成杉树状,采收管理难度大,产量低、采摘成本高而且危险,很难大面积种植;因而,合适的种苗非常重要。
泗纶连城村八角矮化育苗基地
泗纶镇党委和景诚农业想到了一起。在泗纶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肖登铭的“种质梦”得到了更好的“落地”——在泗纶镇连城村建起了6万苗规模的八角矮化育苗基地,培育了6种性状有差异的八角嫁接矮化苗,这些嫁接苗,能有效解决八角进入挂果期长、植株高难管理产量低等问题。
同时,泗纶镇大力推广矮化八角种植,肖登铭也做起了“产业带头人”,在泗纶镇山栗村马兰坑,建设了1000亩的八角茴香矮化种植基地,并设八角茴香种质资源圃,保留了多种本地的八角种质资源树,计划保存各地约100种八角种质资源树。目前,泗纶镇已投入50多万元,在27条行政村推广种植540亩矮化八角,打开“千年香料”的“时代新篇”,实现产业、经济加速发展。
“种质资源对我们做选育优质种苗非常重要,现在我们的矮化嫁接苗3年就可以进入挂果期,6年后进入丰产期,丰产期每株产量可达100斤。” 肖登铭做八角的种质资源工作,既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担当,“泗纶镇的地域优势突出,八角茴香喜温喜湿,生长在亚热带冬暖夏凉并能避风的山谷上,并不是那里都能种,泗纶就是适合八角种植的地方,泗纶推广种植矮化八角,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矮化八角进入挂果期时间更短
肖登铭还介绍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泗纶的八角树,到了北边的黎少镇,就长不好了;云浮的八角种植,就主要集中在罗定、郁南山区乡镇,目前年产量也有数十万斤,有较好的产业“传承”。
肖登铭还带记者参观他的八角茴香种质资源圃和育苗场,对八角茴香植株的差异如数家珍。有大叶的、小叶的,有软枝的、有硬枝的,有的外面看没有果实、树冠内一看全是果实的。
马兰坑八角种植基地
在马兰坑一带,两广界山云开大山的余脉千山叠嶂,肖登铭的千亩八角茴香矮化种植基地“梯田”隐隐,去年种下的八角苗“躲”在厚厚的植被中探出嫩嫩的新芽新叶;保留的种质老树,茁壮挺拔,无声“记录”香料种植的历史。未来,这里将翻开“千年香料”的“时代新篇”。
传统树型管理尤其采收难
八角矮化嫁接苗的挂果性状(资料视频,受访者提供)
观察手记:一位英国研究香料史的学者曾说:"如果中国烹饪只需要一种调味品,那肯定就是八角茴香。"八角茴香用量大、可药用、可提炼八角油,合适产地不太多,市场前景相当广阔,云浮有发展八角种植的历史传承和良好条件,值得深入研究推广。此外,做好传统优势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也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