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庆新到云安区调研“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工作 巩固拓展“综合查一次”工作成效 全力提升企业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 08-12
- 云浮东站“书香驿站”活动温情启幕 阅读之光照亮旅途 08-14
- 参赛队伍点赞广东省云浮市曲棍球场 优质服务为精彩赛事添彩 08-14
- 中国(广东云浮)-RCEP第三届产业合作大会将于10月17日在新兴县举行 08-14
云浮市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凝聚云浮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大合力 卢荣春出席并讲话
云浮:阳光玫瑰实惠上市 商超掀起购买热潮
佛山大学“青行”实践团深入云浮市新兴县开展“百千万工程”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佛山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青行”实践团以“红色调研+艺术赋能+教育关爱”三维模式,到云浮市新兴县水台镇开展了一场青年与乡村的深度对话。七天时间里,实践团成员用脚步丈量红色遗址,用画笔勾勒振兴图景,用知识守护童心成长,为“百千万工程”校地联动写下生动注脚。红色传承:在历史烽烟中触摸信仰温度在良田村红色教育基地,村支书陈建文指着展柜里斑驳的煤油灯,将实践团成员的思绪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作为扎根乡土数十年的“红色讲解员”,他如数家珍地讲述着游击队战士用门板架桥、以稻草伪装行军路线的故事。墙上的历史照片里,1949年新兴县解放时群众推着小车运送物资的场景,与展柜中泛黄的《粤中报》号外形成时空对话。在良田村村委会里,实践团成员围坐成半圆,聆听这位65岁的老兵陈权长讲述1979年的战场往事。“当时我连枪都端不稳,但想到通讯兵的责任就是保障指挥畅通,再害怕也得往前冲。”老人提及当年上战场的经历,目光坚毅。当谈及如今每月领取的优抚待遇,他动情地说:“国家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兵,你们年轻人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对话,让实践团成员吕诗婷在日记中写下:“原来‘军民鱼水情’不是课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刻在良田村每块青石板上的真实印记。”图为村支书陈建文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新高鹤旧址。梁舒婷 供图实践团还深入挖掘水台镇红色资源,整理出“红色地标打卡路线”:从新高鹤游击队成立旧址到蕉山战斗革命烈士陵园,从叶季壮故居到布茅村反“三征”战斗遗址,这些散落在田间地头的红色坐标,正通过青年学子的镜头与笔触,被整理成生动的红色教育素材。墙绘赋能:以艺术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近日,位于棠下村文化活动中心旁的一面斑驳墙面完成华丽蜕变。经过“青行”实践团三天的集中奋战,这面曾被旧标语覆盖的墙面,已成为一幅面积达30余平方米的“乡村振兴画卷”:远处是金黄的稻田与劳作的村民,近处左边是手拿着“葛爽爽”饮品的村民和拿着“资助政策”宣传册子的“青行”实践团成员,右侧则是灰瓦白墙的古村落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墙面顶部“十珠连环 古韵棠下”的题字,巧妙呼应了当地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为村庄增添了一抹亮色。据该实践团墙绘设计组组长黄孜涵介绍,墙面改造之初,村民们提议融入秋收传统图案,以展现乡村的质朴风情。实践团在充分吸纳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结果,为画作增添了诸多创新亮点。“我们了解到粉葛是水台镇当地特色的农产品,我们将其制成的‘葛爽爽’饮品形象植入画面中。”黄孜涵解释道,这样的设计不仅巧妙突出了当地的产业特色,让观者直观感受到乡村产业的活力,还为整幅画卷注入了现代气息,使传统与现代在墙面上实现了有机融合。图为“青行”实践团成员们在分工完成墙绘。 郑铠泓 供图“以前路过总觉得这墙灰扑扑的,现在每次经过都想多看两眼!”村民邓阿婆的话,道出了墙绘带来的变化。在墙绘完成后,一些村民开始主动清理墙面周边的杂物,甚至自发讨论如何维护好这面墙绘,爱护家园的意识在悄然提升。村里的孩子们更是把墙绘当成了“打卡点”,常常围着墙绘讲述画面里的故事,自豪地和小伙伴们分享自己参与的墙绘部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愈发强烈。此次墙面改造行动,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通过艺术化的呈现方式,有效扩大了当地特色助农产品的品牌认知度,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童心护航:用知识火种点亮孩童成长之路实践团精心设计了“科技义教+非遗体验+政策宣讲”三大模块:在“AI绘梦”课程。当孩子们描述“我想当老师”“我想做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时,AI绘图软件立即生成未来感十足的图像;在非遗课堂,沙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用滴漆技法创作,当颜料在水面晕开的瞬间,教室响起阵阵惊叹;在政策宣讲摊位,实践团创新采用“飞镖+问答”形式,将国家资助与助学政策融入趣味游戏,村民邓大哥带着儿子参与后说:“原来助学贷款不需要抵押,这下孩子上大学不用担心学费了”。课堂上,孩子们注视着Scratch界面里的编程猫:它按照设计好的流程完成各种动作,透着令人惊喜的新奇;操作着预设程序的“打地鼠”“跳一跳”游戏时,他们的笑声里满是纯粹的喜悦;而当AI通过算法生成自己梦想中的未来职业形象时,眼中又燃起闪闪的期待。图为夏令营非遗漆扇课堂结束后孩子们手持漆扇合影。郑铠泓 供图在四天时间里,实践团累计开展课程16节,覆盖儿童120余人次,入户宣传政策90余户,发放助学指南100余份。正如实践团负责人郑铠泓所说:“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让孩子们看见更大世界的窗口。”青春印记:在乡土中国中书写青年责任担当从红色旧址的沉思到墙绘墙面的焕新,从非遗课堂的专注到编程实操课的惊呼,佛山大学“青行”实践团在新兴县水台镇的七天实践,是青年担当的生动诠释。他们用脚步丈量乡土,用画笔描绘振兴,用真心守护童心,让青春力量在“百千万工程”中绽放光华。图为夏令营结营时“青行”实践团与孩子们合影。梁舒婷 供图这场跨越艺术与历史、科技与乡土的对话仍在持续延伸。在夏令营结营合影环节,棠下村的孩子们拉着 “青行” 实践团成员的手,不舍地问道:“哥哥姐姐,你们明年还会来吗?”简单的话语,道出了这场青春与乡土相遇所催生的深厚情感,更成为乡村振兴进程中一个生动的注脚。当青春力量扎根乡土,不仅为乡村带来了艺术的滋养、科技的活力,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这种跨越地域与年龄的联结,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让乡村的未来在双向奔赴的温暖中愈发清晰。
郁南县大方镇举行“百香果试食推广+慈善义卖”活动
近日,郁南县大方镇联动本地特色产业与公益力量开设展摊,举行“百香果试食推广+慈善义卖”活动,支持乡村教育建设。依托上福村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优质果源,大方镇在“土特产”推介活动现场推出百香果试食体验活动,设置百香果柠檬茶试饮区,游客可现场品尝钦佑K99黄金百香果香甜多汁,感受其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的天然健康属性。活动还特别推出“百香果柠檬茶义卖专场”,所有茶饮收益将全额捐赠给大方镇教育促进会,用于支持乡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项目。游客还可参与“买一捐一”活动,额外为该镇山区儿童捐赠图书或学习用品。义卖茶饮采用“公益+环保”模式,所有瓶杯材料均为环保再生资源,菜单附赠扫码即可查看善款流向的二维码。
- 郁南县宋桂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举办讲解员业务能力培训班 08-04
- 增速居全市第一!郁南县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