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察丨从经济运行看云浮发展的“稳”与“进”
龙年春节脚步临近,省、各市“两会”陆续结束,2024年,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各地是一致的,而各地“拼经济”的“硝烟”比2023年开春来得要更早一点。
1月底,云浮市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云浮市经济运行简况》,数据显示,2023年,云浮市生产总值实现1207.42亿元,比去年增长3.8%。
“过去一年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弥足珍贵。”云浮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云浮经济顶住了来自国外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和国内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整体呈现稳中求进的良好局面。
透过数据看发展,2023年云浮经济运行的“稳”如何体现?展望2024年,云浮又将如何求“进”,以拓展高质量发展纵深、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决战云浮建市30周年历史大考?
成绩单里看底气
——动能转换正在积厚成势
回顾过去一年成绩,“稳中向好”是2023年云浮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分析2023年云浮的经济数据,可以发现“旧动能”承压、“新动能”逐步积厚的明显特点。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投资、消费、出口都比较明显地体现了这个特点。其中,投资方面,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5.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2.9%(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2.9%,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6%,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9.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6.3%(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0.1%;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7%)。消费方面,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97.50亿元,增长3.3%。外贸方面,受传统优势产业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全市货物进出口下滑幅度较大。
客观地说,以城镇化为基本逻辑的“旧动能”如水泥、石材和房地产开发等行业“承压”明显,而以工业化“制造业当家”为基本盘的新动能正在积厚成势。过去一年,华润西江发电厂、翔海光电、金晟兰第三条生产线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试产),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十大园区产业加快发展,云浮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正在促进“动能转换”。
此外,2023年,云浮市收储土地2万多亩、盘活低效土地1.4万亩,落实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1万亩,获省支持先进制造业用地指标5057亩;引进签约项目203个、计划总投资615亿元;48项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排全省第1位,215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达到540亿元……这些都是云浮“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底气所在。
2023年,高含金量的答卷上,写满了汗水与成长。
曲线图中看动力
——经济纵深得以持续拓展
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 云浮等地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方式”,点赞云浮;云浮“政银企村共建养殖园”投融资模式入选农业农村部现代设施农业投融资模式和案例......过去一年,云浮农业创造了一系列“高光时刻”。以“头号力度”攻坚“百千万工程”这一“头号工程”,是云浮推动县镇村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新动能。
2023年,云浮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22.55亿元,同比增长5.6%,这是继2022年4.4%、2023年上半年4.7%之后的增幅“三连升”;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4.60亿元,增长5.8%;全年猪牛羊禽肉38.92万吨,增长4.8%……一条条上扬的曲线,都体现了云浮奋进“百千万工程”、推动镇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续用力。
“云浮是农业大市,奋进‘百千万工程’、推动县镇村一体化发展,对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意义尤其重大。”市内一位经济观察人士认为,云浮2021年开始就大力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经验值得总结提升,如云浮的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北边,南部人口众多却缺乏工业布局,应该探索在南部地区以园区分园的形式开辟工业“第二战场”,把更多的产业人口留在当地,拓展经济纵深、支撑协调发展。
事实上,拓展经济纵深的布局,云浮的探索在不断深化。从园区经济、镇域经济、资源经济“三大抓手”,到“东融湾区、西接RCEP”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美丽“后花园”、建设绿色国际化城市,以及“双路径”闭环发展,都指向深层次的经济纵深和动力问题。
在2023年的春天起,各地“抢订单”“抢项目”“抢时间”可谓“卷到天际”,拼经济、拼发展汇聚起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洪流。2024年春天已至,“百舸争流、千舟竞发”的势头肯定不亚于往年,今年还有个新动向,各地“卷文旅”的热度空前,“拼消费”可谓“意味深长”,省内某市就明确提出把促消费作为今年拼经济的第一场“重头戏”。
决战决胜云浮建市30周年历史大考,在召唤“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担当和“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拼劲闯劲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