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通 云浮发布 云浮日报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云浮宣传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全部专题 > 智库观察

智库观察丨乐享“双减”,塑造教育新生态

2024-05-24 15:21 责任编辑:李彤 字号:

三年前,“双减”政策问世,在教育领域引发极大关注,掀起减负增效热潮。

“双减”政策明确,“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以往,中小学生总有做不完的作业,校外培训异常火爆,超前超标培训,导致学生负担过重,成为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收费居高,导致众多家长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有校外培训机构搞虚假宣传、乱收费,最后“卷款跑路”的案件时有发生,成为不可轻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双减”势在必行。

三年间,各种改变在悄然发生,一系列旨在让“双减”落地落实的举措在全国各地结出累累硕果。校内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校外培训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孩子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家长们转变育人观念、减轻教育焦虑,老师们不断变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双减”成效有目共睹。

有调查数据显示,在2023年6月底,国家统计局覆盖全国所有省份,选取义务教育阶段的23.6万名学生、27.2万名家长、4577名校长和7.9万名教师,开展了“双减”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家长、教师、校长对“双减”满意度均超八成。

“双减”并非一味是“量”上的减,而是“质”上的提。“双减”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

近年来,云浮市高度重视“双减”工作,大力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对校内,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规范作业管理,控制作业总量,做到减负提质增效,用好课余时间,全面提升校内课后服务。对校外,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严格控制学科类培训时间,防止无序扩张和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随着“双减”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的落地落细,一些好的变化已经发生,美育迅速普及到云浮市各学校的课堂,充实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的身心在美育中得到熏陶,实现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推动基础教育提质发展。义务教育阶段校内课后服务覆盖率达100%,从2023年9月起,全部落实基本托管以学校为主体,收费标准不超4元/天,受惠学生82000多人。并持续深入实施违规补课、有偿家教专项整治和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整治,促进教育扩容与教育提质良好发展。

然而,当下社会对于“双减”的关注讨论乃至担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倘若减少了校外培训,孩子的学习效果会不会受到影响?

面对担忧质疑,教育部门态度明确,要“始终把校内减负提质作为‘双减’工作的根本之策,切实强化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围绕“主阵地”,云浮市各学校“各出奇招”,聚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作业设计和管理、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全面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老师课堂讲课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了”“堆在学生和家长肩上的不必要‘作业’少了”,“孩子每天睡眠的时间多了”……这些来自社会的声音,可以说,“双减”政策的初衷和已收获的成效,是家长、学生、老师和社会认可的。

随着“双减”的不断推进,教育管理工作者、教师、家长,都应该进行一次教育价值的重新审视——找到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从长远来看,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必须时刻牢记一条基本原则:“减负”并不是简单地让孩子们学得少一点、学得简单点,而是要让孩子们学得轻松活泼一点,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得更多、学得更快、学得更好。简单地缩短学习时间、减少学习难度、降低评价标准等,虽然也能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但这样的“减负”绝非这场改革的本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才是根本目的。

有教育学者表示,“双减”以后,教师的压力更大了。以前,校外培训机构和家长承担了很多教育工作;现在,教育质量不能依靠校外,教师的责任更重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主动提高能力水平,用更加科学的劳动方式去适应这种变化,向课堂要效率,更专注于课堂教学的设计,重视备课与教研活动,创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

“双减”政策,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少了校外培训社会力量的“加持”,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也会显著提升,家长更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与学校在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在育人途径及方式上同向同行。

落实“双减”工作,塑造教育新生态,让孩子欢乐重归校园。在“减”与“增”的双向奔赴上,“减”要有方向,“增”要有质量,我们一定能让更多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帮助他们拥抱更加出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