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通 云浮发布 云浮日报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云浮宣传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智库观察丨云安区石城镇:全力打造“老品牌”的“新样本”

2024-03-05 14:54 责任编辑:陈熠 字号:

云安区石城镇,原托洞镇、茶洞镇合并镇,国道324线贯穿全镇如“扁担”——一头是北边的茶洞,另一头是南边的托洞,中间是迳心岭的千山万重。石城,好山好水出品牌,这里400多年历史传承的迳心茶“历久弥香”,“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托洞腐竹豆香弥漫村野,还有茶洞豆腐、擂茶粥等知名地方特色美食。

刘烁 拍摄

“托洞腐竹、迳心茶,经过长时间的品牌沉淀积累,品质好、市场认可度高,目前基本上供不应求。”五一假期前夕,石城镇镇长莫汉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托洞腐竹生产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目前石城共有腐竹加工点110余家,腐竹锅数量2000余只,腐竹年产值达3200万元,产销两旺、广受消费者欢迎;迳心茶有大大小小茶园近千亩,迳心茶鲜爽醇厚、香韵独特,拥有一大批忠实的新老客户,品牌价值正在逐步扩大。

“石城镇党委政府在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始终重视发挥地方特色品牌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擦亮“托洞腐竹”“迳心茶”品牌?莫汉钊表示,石城镇党委政府坚持镇域经济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同步发展,积极整合资源、盘活土地、引进项目,全力推动托洞腐竹、迳心茶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让地方特色品牌产生实实在在的价值。

借助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和“万企兴万村”等的资源力量,石城镇引进了佛山共德集团,打造迳心茶共德茶园,逐步推进规模化种植、茶叶加工、文旅观光等,推动迳心茶三产融合发展。谋划与区供销社合作,在云星腐竹街建设托洞腐竹标准化示范基地,引领带动腐竹产业集中式规模化发展。目前,托洞腐竹生产的现代化技术替代了人工烧柴火,一个人可以同时操作10个锅,产业化的“曙光”已现;同时,石城镇还大力推动优质黄豆种植,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进一步发挥腐竹产业的联农带农作用,助力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迳心岭,是迳心茶的主产地,这一带是云雾山余脉,山高水美,国道两边山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茶园。过去,迳心茶以家庭茶场为主,随着产业化东风渐起,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迳心茶这一品牌正在开始新的“蓄力”。

在迳心岭一间由旧小学改造而来的共德茶园茶叶加工厂里,茶香扑鼻,茶厂李师傅正专心致志地制作迳心红茶——传统迳心茶以炒青茶为主,制作红茶是新的尝试。李师傅说,茶叶制作,是很复杂的过程,只有用心才能做出好茶;迳心茶是几百年的老品牌,必须很好地传承创新光大下去。

共德茶园,在迳心岭牛角坑,这里三面环山,风光秀丽,原为区供销社的自营茶场,因为投入不足等原因,经营较为粗放,引入佛山共德集团,茶场焕发了新的生机。茶园正在打造“网红打卡点”,计划扩大种植、发力农文旅融合;此外,依托大湾区企业、商会的资源平台,生产企业定制茶,有力拓宽了迳心茶的销售渠道。

莫汉钊表示,擦亮“托洞腐竹”“迳心茶”这些知名“老品牌”,全力打造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新样本”,促进腐竹、茶叶产业由“数量大”向“质量优”转变,将有力助推石城做好“强镇富民兴村”这篇大文章。

观察手记:托洞腐竹、迳心茶,是云浮人熟悉的品牌,而且完全够得上“云浮手信”的“档次”。和很多历史传承下来的乡土品牌一样,它们总体上还处于“原生态”阶段。把地方“小名品”做成“大产业”,其关键在于,政府部门大力引导支持,引入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加快创立行业标准,强化质量控制,重视品牌传播,推动生产技术、产品开发和经营模式升级创新等等。当前,东风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