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网评丨曲棍球弧线勾勒城市蝶变 云浮以全运契机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文丨李狮弧
当2025年全运会曲棍球赛事花落云浮,这座岭南古城正以体育为画笔,在城市发展的画卷上勾勒出动人的弧线。从连续三年承办赛事的积累,到基础设施与城市气质的双向提升,云浮正将“办好全运会”的承诺化作对城市发展逻辑的深刻重构——体育不再是孤立的赛事经济,而是激活城市活力的催化剂。
在云城区,新落成的曲棍球场既是竞技舞台,更是生活场景。这样的场景印证着一个共识:体育设施的价值,在于从“赛事专用”转变为“城市共享”。全市各类体育场地星罗棋布于社区街巷、乡镇角落,它们编织的不仅是运动网络,更是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在这里,竞技体育的拼搏精神与全民健身的蓬勃活力,共同勾勒出城市生活的生动图景。
赛事带来的改变,远不止于场馆的物理存在。在新兴县,依托禅宗六祖故里,曲棍球训练基地已成为串联城市文化体验的重要节点。“体育+文旅”的创新,本质上是城市品牌的重新叙事:当赛事成为城市魅力的展示窗,带来的不仅是短期客流,更是让世界重新认识云浮的契机。过去游客多因景点慕名而至,如今越来越多人会因一场赛事记住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
在罗定的社区球场、郁南的乡镇赛事中,体育正完成从“观赏”到“参与”的范式转换。村民在村BA赛场上重拾乡土情谊,体教融合让更多青少年在运动中培养抗挫折能力——这些发生在基层的改变,才是体育赋能城市最动人的注脚。当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运动教会孩子的不只是技能,更是面对挑战的勇气,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正在悄然重塑。
云浮的实践揭示了体育赛事的深层价值:它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城市自我更新的契机。从场馆建设到全民参与,从赛事经济到精神塑造,曲棍球划出的弧线,丈量的是一座城市从“举办赛事”到“拥抱体育”的进阶。发展的终极目标,从来都是让城市更有温度,让生活更具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