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网评:“一斤肉价随礼”,是礼也是情
文丨刘锦全
近日,“湖南一村庄酒席流行一斤肉价随礼”这一话题登上各大平台的热搜榜,在网上引发了一阵热烈讨论。这一习俗既洋溢着浓厚的人情味,又规避了攀比之风,为传统习俗的传承增添了新的温度。
这种以猪肉价格作为随礼标准的方式,让礼金回归到祝福的本质,也减轻了乡亲们的经济与心理负担。大家在亲朋戚友的礼尚往来中,维系着和睦的乡邻关系,展现出了质朴且诚挚的情感。这不禁令人深思,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常常过度重视物质的价值,却忽视了情感的真谛。“一斤肉价随礼”提醒着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并非取决于金钱的数量。与此同时,村规民约的制定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对酒席的规模和价格进行控制,既减轻了主家的压力,又避免了铺张浪费的情况。这一举措为其他地方移风易俗树立了榜样,让人们见证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它告诉我们,移风易俗并非是摒弃所有传统,而是要在传承中创新,摸索出符合当下的模式。
在我国部分地区,至今仍然存在着令人堪忧的铺张浪费现象以及高价贺礼等不良风气。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斤肉价随礼”的做法与广东压岁钱的“礼轻情意重”如出一辙,宛如人间的两股清泉。这种独具特色的随礼方式,不仅体现了一种简约而真挚的情感表达,更是对传统陋习的有力挑战与突破。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随礼的意义,回归到情感的本源,而非被物质和金钱所左右。同时,以其独特的魅力,为社会注入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气息。“一斤肉价随礼”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值得全国各地借鉴与学习,共同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