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通 云浮发布 云浮日报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云浮宣传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西江网评丨产学研“融”出云浮创新沃土

2025-04-21 14:44 责任编辑:郑宇健 字号:

文丨刘锦全

近日,云浮籍清华博士曾宇飞通过“百万英才汇南粤”活动签约广州交易集团时坦言:“我本身是广东云浮人……广东产学研结合得好,适合博士发展。”此话语既彰显了大湾区创新生态的磁力,也折射出其家乡云浮的独特价值——这座城市在发挥人才培养输送优势的同时,正以广东山区高质量发展践行者的姿态,着力打造“创新沃土”:通过政策支持、搭建平台、打通产业链条,将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动能,让各类人才在此觅得发展机遇,近者安心扎根,远者心生向往。

要知道云浮市在“平台搭台”上,紧扣产业需求构建产学研创新载体:2025年3月“湾区孵化育苗 云浮成长成才”路演活动促成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对接,中山大学等团队携固态电池等成果落地转化;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以“湾区总部+云浮基地”模式,通过产学研协同推动珠三角创新要素向山区流动,聚焦金属智造等产业强链补链。“链条贯通”依托产学研协同突破关键技术,硫化工领域,云浮硫铁矿企业联合中南大学等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形成“硫-磷-铁-锂”循环产业链;现代农业中,郁南县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产学研合作开发无核黄皮深加工技术,30余种产品年产值达13.5亿元。人才引育是“源头活水”,依托“人才云聚强市工程”,云浮对创新创业团队资助200万元,博士等人才最高获80万元补贴,建成高端人才社区。此外,2025年4家单位新设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累计31个),成为产学研融合引育高层次人才的“强磁场”。

然而,云浮产学研仍需破解“山区瓶颈”。尽管云浮市有岭南现代农业实验室云浮分中心等平台,但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度仍需提升;虽有微容电子等“独角兽”企业,但高新技术企业数量(2025年目标200家以上)与珠三角仍有差距。未来需深化“融湾”合作,依托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云浮基地,推动湾区成果“落地生根”,探索“飞地孵化”模式,成为大湾区科技成果“二次孵化器”。从“政策输血”到“创新造血”,云浮印证:紧扣产业需求、打通转化链条、优化生态,才能让“实验室创新”变“市场价值”。正如曾宇飞的选择,云浮以“近者悦、远者来”的姿态,为各方人才提供“有星空可仰望,有大地可扎根”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