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网评丨多方联动守护孩子假期安全
文丨程伟洪
假期本该是孩子们放松身心、享受快乐的时光,然而近期全国各地一些发生的溺水事件、交通意外、网络诈骗等事故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要让安全意识真正深入人心,不仅需要持续的关注,更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在安全教育方面,我们要做得更细致一些。调查显示,不少学生对安全风险的认识仍存在误区,如认为“会游泳就足够应对溺水”,或是对网络交友的危险性缺乏足够警惕。这些认知上的不足,反映出我们的安全教育在方式方法上还有改进的余地——学校的宣教是否可以更生动?社区的演练是否能更贴近实际?家长的叮嘱能否更注重实效?当安全知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未能转化为实际应对能力时,隐患就可能在不经意间酿成悲剧。
构筑学生假期安全防线需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发力。教育部门可将安全课程纳入必修体系,运用情景模拟、VR体验等沉浸式教学替代空洞说教;社区可联合消防、公安等部门建立安全实践基地,通过火灾逃生、防暴反诈等实战演练提升青少年应急能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的安全示范,往往能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值得关注的是,杭州某中学推行的“安全成长护照”制度,通过将安全教育与实践活动挂钩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这样的创新尝试值得借鉴。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不容侥幸。当我们为孩子们编织更严密的安全防护网时,不仅是在守护他们健康成长的权利,更是在为无数家庭的幸福保驾护航。让安全意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度过平安快乐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