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网评丨“展”山水底色 “织”城市新象
文丨刘锦全
当蟠龙天湖的水波“接住”蓝紫交织的光弧,“曲棍球之城”的字样在水幕上绽开,这帧光影画面,早不是普通的“夜场景观”,而是云浮递给十五运会的一张“光影名片”——以光为媒,既“展”出山水底色,也“织”就城市新象。

以光影为媒,展云浮风貌。对云浮而言,这场光影展演体现300多万云浮人“办好全运会”的决心。曲棍球元素“绣”入城市文化、产业与山水之间:喀斯特山形是天然“背景板”,粼粼湖水是“动态幕布”,炫彩光影则是“叙事针线”,把“曲棍球之城”的抽象标签,变成了跃动的视觉符号。这是城市精神的“视觉转译”——让运动基因嵌进山水脉络,让赛事热情渗进市民日常。而展演以“激情全运 活力云浮”为核,循着“从古人类遗址到曲棍球之城”的脉络,借序章与五篇章串起磨刀山文明火种、石都匠心技艺、湾区联结愿景,既呼应全运“薪火相传”“协同共进”的理念,也让城市特质随光影流转。

展演更是城市的“双向礼物”:对市民来说,连续三晚,每晚三档展演是“夜生活彩蛋”,家门口就能接住“光与水的浪漫”;对来宾而言,这是“城市初印象窗口”——光影里的活力就是云浮最直观的展现。曲棍球元素是城市“新名片”,光影勾连,“展”的不只是盛宴,更是“曲棍球之城的个性”。

在“办好全运会”的共识下,云浮这场山水光影展演,既是“柔性预热”,也是“生动输出”。光影作为“灵巧的宣传好手”,凭直观视觉美感消解宣传生硬感,让“曲棍球之城”的精神悄无声息淌进观者心里;“原生山水”则是这场展演的“底气”——直接以云浮天然山水为核心骨架,光影落在山水弧度间,其独有的“自然禀赋”与“人文温度”,便自然融进这抹光影里。
这场展演,“展”的是山水,“立”的是精神,“迎”的是盛会,“活”的是城市气质。当下,云浮正用最柔软的光影,讲述最生动的“城市与赛事”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