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通 云浮发布 云浮日报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云浮宣传 云浮融媒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风雨中架起“生命之桥” 罗定多方接力紧急救援71岁心梗老人

2025-09-10 15:09 责任编辑:郑宇健 字号:

9月8日,台风“塔巴”裹挟着瓢泼大雨席卷罗定市,强降雨让多地沦为“泽国”。当日傍晚6时许,罗平镇湴塘村一名71岁老人突发心梗,危急时刻,救护车却被暴涨的洪水挡在村外,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救援,在风雨中紧急展开。

洪水锁村

心梗老人陷“孤岛”,救护车难越“水障”

当天中午12时许,罗定市区至罗平镇的道路上,风雨正酣。11名罗定义工带着抗洪装备集结出发,到负责的罗平镇驻点开展救援任务。

横在路中央的拦路树

“刚到素龙街道机场路口,一棵大树就‘横’在了路上!”义工们回忆,当时台风风力正劲,豆大的雨点砸在脸上生疼。路边的婚车车队排成一串,司机们探出头急得跺脚。没有犹豫,义工们冒雨跳下车,与素龙街道党员干部一起用吊机等工具将大树拖到路边,让阻断的道路终于恢复畅通。

清理公路障碍

下午2时30分许,义工队伍抵达罗平镇政府,与镇工作人员召开短会,研判应急救援形势。此时,各低洼防洪点的汇报不断传来,镇政府背后的居民区已积水数十公分,义工们与罗平镇党员干部立即赶赴现场,用大锤等工具疏通排水口,排除了水浸风险。傍晚6时许,救援人员接到了湴塘村村民的求助电话。

用大锤等工具疏通排水口

“老人嘴角渗出黄色分泌物,已经说不出话了!”这通电话,让罗平镇应急指挥中心的气氛瞬间紧绷。老人年逾七旬,心梗发作后每分每秒都关乎生死,镇卫生院的救护车一路疾驰,却在距村子数百米的小河沟前停了下来。

300余米的水浸范围

“河沟变成了‘大河’,水急得能把人冲跑!”参与救援的罗定义工回忆,当时洪水已漫过原有河沟,300余米的水浸范围内,水流裹挟着断枝、杂草奔涌,救护车的轮胎刚靠近岸边,便被湍急的水流“推”了回来。岸边,老人的家属攥着手机不停踱步,声音因焦急变得沙哑:“救护车再不来,人就危险了!”

冲锋破浪

200米“改道”避急流,冲锋舟上演“生死救援”

义工集结 出发救援

“救人要紧!”义工们和罗平镇党员干部迅速携带冲锋舟一赶到现场,第一处选点定在村外桥头,可冲锋舟刚靠近,便被湍急的水流顶得“打转转”。“这里河道太窄,水全挤在这,船会翻!”义工队长当机立断,指挥队伍向下游转移200米,在一处河面开阔、水流相对平稳的位置停了下来。

冲锋舟下水

橡皮艇缓缓驶入水中,水面下的断枝、竹茬成了“隐形陷阱”——一旦刺穿艇身,不仅救不了人,救援人员也会陷入危险。义工们手持长棍,一边拨开漂浮的树枝,一边紧盯水面,“船要慢,方向要稳,别碰水下的硬物!”雨声、水流声中,清脆的提醒声格外清晰。

义工小心翼翼地将老人背回冲锋舟

此时,老人的家属早已用汽车把老人送到岸边,举着手机等候,看到冲锋舟的身影,当即朝着车内大喊:“来了!救兵来了!”冲锋舟靠岸后,救援人员快步冲上岸,小心翼翼地将虚弱得无法站立的老人背在背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蹚水爬上冲锋舟——背上的老人很轻,可每一步都走得格外稳,生怕颠簸加重老人病情。

“快!再快点!”冲锋舟返程时,老人的家属扒着艇边不停催促。义工们一边安抚“别急,马上到”,一边加快航行速度。水面虽平稳,但仍有暗流涌动,他们死死攥着方向盘,目光紧紧盯着不远处闪烁的救护车警示灯——那是老人的“生之希望”。

生死接力

多方协作暖风雨,老人转危为安

十多分钟后,冲锋舟终于靠岸。早已等候的医护人员立即上前,与义工们一起将老人抬上担架,小心翼翼地送上救护车。“谢谢你们,不然我家老人就危险了!”老人的家属拉着义工的手,眼眶通红,声音里满是感激。救护车闪着警示灯疾驰而去,消失在雨幕中。

把老人安全送上救护车

当晚,从罗定市人民医院传来好消息:经过及时救治,老人的心梗症状已得到控制,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当时再晚半小时,后果不堪设想。”接诊医生说,正是救援队伍打通的“生命通道”,为治疗争取了关键时间。

这场风雨中的救援,是罗定市多方协作的缩影——镇政府的统筹调度、义工队伍的冲锋在前、医护人员的随时待命、村民的积极配合,拧成了一股抗台风、保生命的“合力”。“年年都参与救援,这片土地的情况我们熟,只要有需要,我们还上!”义工们擦去脸上的雨水,目光坚定。

雨渐歇,罗定的街道上,清障工作仍在继续。而那条由冲锋舟架起的“生命之桥”,早已化作风雨中最暖的印记,刻在了罗平镇村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