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出发丨美丽乡村美在哪?解码云安石城美丽镇村建设之美
近年来,云安区石城镇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卫星镇”定位,持续推进“融湾交通枢纽”“石材升级基地”“特色农业接二连三”三大工程,建设“农业产业强镇、综合建材大镇、康养休闲小镇”,共同缔造“茶香云雾 富足石城”镇村同美新格局。
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美丽镇村建设
为突出党的领导作用,该镇持续深化乡镇体制改革“1+5”治理模式,推动机制统合、力量整合、资源融合,凝聚起全镇上下建设美丽镇村的强大动能。并深入实施支部建设“网格化+清单式”管理模式,通过党委“发动”、支部“推动”、党员“带动”、群众“互动”,发动乡贤捐资、义工投劳、无偿让地,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的良好局面。同时,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实行“网格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全镇设大网格1个,中网格24个,小网格357个,配备网格工作力量1096人,打造一张“一网统揽”“一网多能”的“综合网格”,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
坚持综合推进,提升美丽镇村风貌
该镇立足实际,用“一道主线两区协同”总体理念作规划,以324国道为“一道”主线,持续推进迳心村委-先锋村委-托洞村委-留洞村委-五星村委约22公里的茶香云雾美丽乡村精品带建设,侧重在国道沿边布局产业、风貌提升、示范村和精品村打造。以托洞片区和茶洞片区“两区”协同,托洞片区以“产业文旅”为主题,依托云雾山、托洞腐竹等资源优势,纵深发展一、三产业,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康养休闲,逐步形成“农业经济+休闲旅游”的南部发展区。茶洞片区以“工农并举、宜居宜业”为主题,依托石材、肉牛、茶叶等资源优势,纵深发展二、三产业,重点发展工农产业、商贸物流,打造辐射全市的综合建材供应区、特色农业加工区和产城融合发展区。
圩镇建设方面,打造了既有内涵又有颜值的东西镇标、农产品展示厅、腐竹工坊、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奋斗者广场等,展示出富有石城元素新风貌的点片美丽圩镇。乡村建设方面,重点打造了五星村委新田垠特色精品村,外延建成腐竹广场、云雾碧道、幸福台、黄豆种植基地、民心桥、党建广场等,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拓展腐竹产业链,展现出既有“原始风光、满眼乡愁”,又有“现代风貌、产业富民”的点片美丽乡村。
坚持产业先行,推进镇域经济发展
该镇以肉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链主”,建强精深加工、流通销售、冷链仓储、预制菜销售等产业链条,推动肉牛产业园扩容提质。以云星腐竹公司市级龙头企业为“火车头”,带动130多间小型腐竹作坊转型升级;引进佛山市共信科技有限公司带动30多间家庭茶叶加工点规模标准加工,推动腐竹、迳心茶产业由“数量大”向“质量优”转变。
同时,重点支持中云石文化旅游产业中心项目建设,融入板材超市、荒料集中采购中心、石材精密加工中心、石文化展览馆等多项功能,打造集“产学研销”于一体的云浮石材行业升级转型标杆。完成榕树围二期征地工作,探索与区国资公司分成模式,共同建设石材规上企业孵化基地,并利用镇级经济分成反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薄弱行政村。大力推动600多家中小石材企业“个升企”“小升规”,从“马路经济”向“园区经济”转型,进一步扩大茶洞花岗岩石材加工和安装技术的优势,实现“提到花岗岩石材加工就想到石城镇茶洞”的效应。
坚持以人为本,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为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该镇加快推进石城小学、镇中心幼儿园扩容提质建设,补齐教育短板,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点推进新建石城小学建设,高标准高规格打造全寄宿制学校,确保今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为打造“融湾交通枢纽”,该镇攻坚推进国道324线改线(石城段)工程,全力配合推动广佛肇云高速、深南铁路等交通项目前期工作,构建“对接珠三角,融入大湾区”的互联互通交通网络。全面推进农村道路提档升级,以农村道路四升三改建工程为牵引,推动农村公路由“窄”变“宽”、由“通”到“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管网不断延伸,依靠东风水库优质水资源建设的东风水厂,解决了托洞、镇安、白石等2.5万人生产、生活用水。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该镇先后完成先锋、上洞、蕉坪、云雾山、燎原、托洞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实现以便利的服务、多元的活动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整体推进“最小应急单元建设”,建立最小应急单元58个,实施“一点呼叫、多点响应”先期应急处置模式,实现统一调度,联防联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