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通 云浮发布 云浮日报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云浮宣传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镇出发丨新兴新城镇:“农”墨重彩绘就和美乡村好“丰”景

2024-02-07 16:45 责任编辑:陈熠 字号:

站在碧波粼粼的云吟观景湖畔,焕然一新的步道、清澈见底的湖水、错落有致的房屋映入眼帘,宛如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日前,新城镇云吟村入选2023年新兴县十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该村是新城镇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一个缩影。

新城镇鱼苗孵化产业园

今年以来,新城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将和美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以“党建红、产业兴、村庄美、治理优、百姓富”为目标,立足村情实际,科学统筹规划,深挖乡土特色,奋力绘就和美乡村“丰”景图。

产业赋能,绘就“果丰鱼肥,农民增收”富足图

乡村和美,美在产业兴旺、百姓增收。金秋丰收时节,记者来到新城镇大稳村,只见道路两旁的果园内,树枝上缀满了一个个黄澄澄的黄晶果,诱人的清香不时扑鼻而来。据悉,大稳村坚持“党建引领、项目带动、联农带农”的模式,结合“一村一品”,带动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目前黄晶果长势良好,到2025年预计产量达6万斤,基地年产值约达300万元。”大稳村委干部告诉记者。近年来,新城镇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书记项目”为抓手,搭建“政银企村户”合作平台,高标打造镇鱼苗孵化产业园,建好用好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通过特色种养殖产业鼓起群众腰包。

大稳养殖小区也成为乡村振兴带农致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引入现代化养殖模式高效产出,预计可带动29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年均增收10万多元,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共同富裕探索出一条可推广复制、多方共赢的新路子。而布龙村党支部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产业振兴的“红色引擎”,村党支部书记梁国坚通过自身研发的杂交大口鲶鱼苗孵化技术成功实现了鱼苗孵化年产量超过10亿尾,并且将孵化技术毫无保留地普及到全村,户均年收入约达25万元,带领布龙村成为云浮特色产业名村,并带动周边村鱼苗产业规模化发展;云吟村党支部则牵头成立了新兴县云端种养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进一步扩大蜜蜂养殖规模,赋值云端蜂蜜品牌,并且将生态旅游与产品展销相结合,利用游客热度带动蜂蜜畅销,助力蜂农增收,“甜蜜经济”在此刻迸发活力。

文明善治,绘就“村庄祥和,乡风淳朴”新蓝图

乡村和美,美在治理有效、乡风文明。新城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效能,以增进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基本目标,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提质增效。该镇注重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多方力量,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持续深化党支部“网格化+清单式”运行模式,有机融合民情日志“一线六民”工作法与“1+N”党员联户、“微心愿”等治理机制,多措并举激发党员先锋投身乡村治理的热情;高效率抓实村民小组规范化运作工作,辖下86个村民小组100%设立党小组,134个村民小组完成了小组长的增补选工作,顺利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用好用活驻村第一书记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力量,使其全面融入基层一线。

此外,新城镇通过全面优化提升镇村党群服务中心,建强红色阵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村民喜闻乐见的特色乡村文化活动,富足村民精神需求;积极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并向村民发放“给村民的一封信”“文明倡议书”等文明乡风宣传小手册,引导村民革除陋习,摒弃不文明行为;利用村内墙体彩绘等方式,装点村庄立面风貌的同时,使之成为展示村庄乡风民风的重要窗口;通过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发挥示范典型带动作用,引导群众争先比优,积极参与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形成向好向善氛围。

生态强根,绘就“绿树村边,青山郭外”山水图

乡村和美,美在生态宜居、环境优美。新城镇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建设“彩云之上·美丽新城”乡村振兴示范带为契机,以“绿美新城”为抓手,多措并举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截至目前,全镇完成63个自然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30个自然村建成美丽宜居村,共建成‘四小园’47个,扎实公共交通、有线电视、自来水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新城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新城镇全域统筹推进“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截至目前,第一批示范村累计建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公厕51座,今年新增无害化卫生户厕7个;全镇建成27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污水管网约110公里;74条自然村纳入农村生活垃圾自然村保洁清运覆盖率、垃圾收集清运覆盖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扎实推进农村“赤膊房”整治工作;同时针对不同公益广告宣传栏情况进行维修或拆除,确保村内公益广告宣传栏整洁美观。此外,该镇今年以来植树1230株;120名林长和护林员入驻“智慧林长”平台,林长“智治”能力不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云吟、大稳、黄塘3条村在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中成功创建市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