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能量丨云城区腰古镇:聚才引智 链式发展
走进云城区腰古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明亮的色彩和整洁的环境映入眼帘。2021年底成立以来,驿站向内汇聚人才,向外辐射影响力,这片空间如今正汇聚着越来越强大的创新动能。
当地工作人员表示,全镇正努力将人才驿站打造为“综合服务”平台,发挥支撑现代农业、金属智造业、文旅产业、物流服务等行业的作用,专家、乡贤、高校、企业等“N”种人才力量汇聚腰古,以服务人才、智行事、以才兴业的氛围愈加浓厚。
强化阵地服务 汇聚N种人才
腰古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自成立以来,主动当好“店小二”,着力建设“政务服务+创业服务+生活服务”全环节服务链,营造优质人才服务环境。
据介绍,腰古镇党委成立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工作专班,建立人才信息库,安排专人负责驿站日常运营,今年以来两次提升驿站的制度机制,将三楼的镇委党校提供给人才驿站进行交流培训,二楼还设置了专家洽谈室。
截至目前,人才库中已有医生6名、教师163名、本土专家39人(其中种植专家6人、养殖专家33人)、专业技术人才22人,乡贤若干。
为让人才发挥作用,驿站推行“专家+企业”的运行机制,组织本土企业家外出参加讲座、交流、学习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下乡宣讲指导,人才智力资源的共享渠道变得越来越通畅。
杰出乡贤给力 赋能创新发展
在佛山打拼的腰古杰出乡贤李斌始终心系桑梓。在成为腰古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进站专家后,李斌更是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广与擦亮“剑夫故里、仁善城头”这张红色名片。
在李斌的全力支持下,腰古引进仁善田园综合体项目,与进站专家陈砚共同抓住腰古镇雄强村被确定为2022年全国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的有利契机,不断支持配合有关红色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
仁善城头公司本身也极度重视人才,聘请广东省农科院博士专家团队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将公司新产品、新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兜兰品种培植技术提升到世界领先水平。
仁善城头的发展实践是腰古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一个印证。
作为一系列大项目的工业镇,腰古镇坚信“以产聚才、以才兴产”。对于域内南药相关企业,当地人才驿站既提供政策服务,又发动困难农户参与,还联系专家服务团和业务技术骨干进行帮扶指导等。
如今,当地南药产业获批创建云浮中医药(南药)治未病药食同源资源创新团队,2022年完成产值近4000万元,营业收入2500多万元,直接带动村民20人就业,135户增收,扶持9个村800多户增加集体收益。
外学习内实践 本土“专家”冒头
除了引进人才,腰古镇人才驿站注重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发现和引进“田秀才”“土专家”。
蔬菜种植基地忙采摘
人才驿站引进专家新型农业经理人陈钰桃,其管理的云浮市家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了150亩“辣椒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成了150亩香蕉、80亩水稻、100亩蔬菜和50亩玉米种植基地,带动周边近100户农民就业增收,实现了产值过千万。
陈钰桃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在当地的组织下,她曾在华南理工大学、佛山市高明区等地交流学习,为她的从业之路带来更多信心。
类似地,广东小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程感桃也是腰古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进站专家,于2020年获得“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称号。
这些进站的本土专家,用自己的资源和智慧,辐射带动更多农户谋求共赢共富。驿站也主动承担起“店小二”角色,提供大量支持。
截至目前,小阳农业已累计建设了6个南药牛大力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累计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大约800户农户合作建设南药标准化种植基地,帮扶覆盖约3000户脱贫户。
从“授鱼”到“授渔”
实现“水里捞金”
在腰古,一条鱼正迸发出更强的带富能量。
在用足用活驿站建设、佛山对口帮扶云浮的政策红利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腰古镇党委和政府、腰古镇驻镇帮扶工作队,聘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文彬成为腰古镇“镇域经济发展(产业振兴)”顾问,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乡村振兴项目合作协议》建立乡工委佛山办事处腰古镇联络站(现升格为大湾区办事处腰古镇工作站)。
双方约定,以淡水渔业产业共建、产销对接为突破口,“乡工委+政府+公司+农户”的联农带农方式逐步成形。
对接之下,腰古引进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佛山市珠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导群众养殖市场前景好的白金丰产鲫。
目前,当地带动本地水产养殖户50多户养殖近1000亩。据了解,普通鲫鱼的价格大概7~11元一斤不等,白金鲫的销售单价是13元一斤,预计可增加产值1000多万元,平均每亩可增收5000多元,腰古渔业产业从“低端”逐步迈向“中高端”。
“养鱼学堂”培训热
为让养殖户真实感受渔业养殖的各个环节,让培训见得着、摸得着,当地成立白金鲫云肇服务中心和“养鱼学堂”,让有水产养殖经验的养殖户代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本土能人“现身说法”。
漫步腰古,景观和设施正汇聚越来越多“美”的元素。腰古人民医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五星退役军人服务站,新建佛云学校,一系列新空间不断拓展着人才服务的边界。在助推“百千万工程”的路上,当地人才驿站正激励和引导各类人才,为他们大施所能、大显身手牵线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