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人,10月请注意这些健康提示→
进入十月,温度逐渐降低,同时节假日期间人员流动频繁,聚集活动增多,易引发多种传染病的传播流行。云浮市疾控中心温馨提示,10月要谨防以下几种疾病(事件)。
登革热
专家提醒: 目前云浮市处于登革热流行季节。10月全市迎来中秋国庆、石展会、十五运会等大型节庆活动,人员流动增加,发生登革热疫情及传播的风险较高。 重点人群及重点场所: 学生群体、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人、孕妇、婴幼儿及建筑工地、城中村、医疗机构、公园、花卉市场、废品收购站等。 主要防控措施: (一)清积水!及时清理室外轮胎、花盆、瓶瓶罐罐等小型积水容器、家里的储水容器、花盆托盘等;水生植物盆栽中可以适当养一些观赏鱼,减少蚊幼虫的产生。 (二)在平时生活中要做好防蚊、灭蚊,比如挂蚊帐,用纱门、纱窗,喷洒杀虫剂;在蚊虫活动高峰时段,要做好防蚊措施后外出。 (三)一旦出现突发高热、皮疹,头、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应马上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并配合医生诊治。 在此提醒大家: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的重点是控制疼痛、及时补液、预防出血,并尽早防蚊隔离。 基孔肯雅热 专家提醒: 当前云浮市仍然处于蚊媒活跃期;10月全市迎来中秋国庆、石展会、十五运会等大型节庆活动,人群流动性加大,发生输入性疫情的风险持续升高,不排除本地散发个案增加,甚至局部发生聚集性疫情。 健康提示: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主要特征。多数症状较轻,病程1~2周后可自行恢复,但少数患者可能发生慢性关节疼痛等(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重点人群及重点场所: 新生儿、老人、慢病患者等三类人群及建筑工地、城中村、医疗机构、公园、花卉市场、废品收购站等。 主要防控措施: (一)环境治理:伊蚊依赖小型积水繁殖,因此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预防的根本措施,需定期清理自家房前屋后及屋内积水。 (二)个人防护: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裸露皮肤喷涂驱蚊剂。室内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电蚊拍等。尽量减少在户外树荫、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逗留。 (三)关注流行区疫情:如计划前往东南亚、非洲等或国内发生疫情的流行区,出行前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做好驱蚊防蚊准备。返程后12天内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身体状况。 (四)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诺如病毒感染 专家提醒: 诺如病毒疫情发病高峰出现在秋冬季节,预计10月全市诺如病毒感染病例数可能出现上升,集体单位出现聚集性疫情风险升高。 健康提示: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人群普遍易感,其中学龄前儿童、学生以及老年人是高危人群,做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饮水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关键。 主要防控措施: (一)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校内环境消毒工作,密切监测缺勤儿童、学生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向辖区疾控中心和上级部门报告。 (二)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状态,如果孩子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患者尽量不要与其他健康人员近距离接触。患者的呕吐和排泄物需穿戴手套和口罩等防护用品后,再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三)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尤其是食用贝类海鲜等高风险感染诺如病毒的食品应保证彻底煮熟。 (四)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 食源性疾病 10月气温较9月虽有所下降,但仍然相对较高,湿度也较大,适于细菌等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毒蘑菇、有毒植物的生长,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学校集体食堂存在发生食源性疾病聚集/暴发事件的风险,国庆期间旅游人流和餐饮消费增加,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风险增加。 主要防控措施: (一)注意用餐卫生。外出就餐应选择正规的、卫生环境良好的餐馆,在家注意生、熟分开,食物要煮熟煮透,生吃蔬果要洗净,不喝生水。做饭注意适量,少吃或不吃剩饭剩菜,如有剩余需放入冰箱保存。 (二)注意个人手卫生。饭前便后、接触宠物、处理垃圾之后要勤洗手,处理食物前后要认真洗手。 (三)外出郊游时不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一旦误食,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手足口病 专家提醒: 10月云浮市手足口病发病可能继续保持下降趋势,但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仍然存在发生聚集性疫情风险,不排除有零星重症病例出现。 健康提示: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皮肤黏膜出现皮疹、疱疹或溃疡。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等,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排泄物,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日用品和衣物等物品传播。 主要防控措施: (一)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尤其是饭前便后以及外出游玩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 (二)勤通风。居室要勤开窗,多通风,少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三)远病患。手足口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避免亲密接触病人,不建议跟病人拥抱或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等,避免感染。 (四)做好消毒工作。经常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玩具等餐具和用具。 (五)接种疫苗。EV71是更容易导致手足口病例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毒型别,接种EV71疫苗(6月龄-5岁)可有效预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流行性感冒 专家提醒: 近期云浮市流感疫情处于流行间期,9月病原学监测提示流感病毒活跃度较前月有所上升。预计10月全市流感疫情可能出现上升趋势。 健康提示: 季节性流感不是普通感冒,典型的季节性流感大多突然发病,临床表现主要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为主。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年幼者(尤其是2岁及以下的婴幼儿)、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患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为重点预防的人群。 主要防控措施: (一)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在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或交通工具上建议科学佩戴口罩。 (二)避免近距离接触出现呼吸道症状的人。 (三)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四)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建议尽量居家休息或到医院就医。 (五)积极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建议无接种禁忌的公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尤其是儿童、老年人、有慢性基础性疾病者、体弱、免疫力低下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专家提醒: 近期云浮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保持在散发水平。预计10月全市新冠疫情流行水平将保持散发态势。各类集体单位仍存在出现聚集性疫情风险,因此公众仍需做好个人防护。 健康提示: 谨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叠加传播风险,尤其对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危害较大。 主要防控措施: (一)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洗手时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的清水洗手持续至少20秒;打喷嚏或咳嗽时,应使用手帕或纸巾轻掩口鼻,避免直接用手接触;居室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二)做好日常健康监测:日常要密切留意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如确认已感染了新冠病毒,应避免带病上班、上学,建议在家充分休养,待完全康复后再上班、上学;若持续有新冠相关症状或者病情发生进展,应及时就诊排查。 (三)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适当锻炼身体,合理膳食,保持良好心态,坚持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同时积极接种新冠疫苗,提高自身免疫水平。 台风洪涝灾害 10月,热带系统仍活跃,预计还将可能登陆或影响华南地区,波及云浮市。需防范强风雨及地质灾害可能引发的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及相关传染病事件的发生风险。 主要防控措施: (一)遭受灾害后,注意饮用水卫生。不食生水,可饮用瓶(桶)装水;饮用井水、河水等临时水源时,一定要消毒后取用。 (二)食品卫生。不食毒死、病死和死因不明的家禽和鱼虾;不食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淹过的食品;不用雨水清洗瓜果蔬菜;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食品要分开。 (三)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居室周边雨水、淤泥、垃圾,减少蚊虫孳生;做好垃圾、粪便的卫生管理;做好家畜管理,避免家畜粪便污染水源、食物。 (四)个人卫生。注意手部卫生,不用被洪水污染的水洗手洗脸;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出现腹泻、呕吐、发烧或腹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流行性腮腺炎 专家提醒: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自限性呼吸道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冬春季多发,在托幼机构、学校等易造成暴发流行。预计2025年10月全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将维持在低水平。重点场所为家庭、学校、社区等人群密集场所。重点人群为既往未患该病或未接种相应疫苗的儿童,尤其是学龄儿童。 主要防控措施: (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二)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三)健康生活,合理作息。合理睡眠,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科学饮食,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四)流行性腮腺炎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常规接种推荐完成两剂次腮腺炎疫苗接种。如果未接种过疫苗的,也应及时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加以预防。
【来源】云浮疾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