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润花开满庭芳——云浮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行走在云浮市云石实验学校,只见崭新的教学楼巍然矗立,现代化运动场绿意盎然,多功能厅宽敞明亮,琅琅书声从教室传来,与操场上青春跃动的身影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动人的教育画卷。作为市、区两级重点建设项目,云石实验学校自两年前建成以来,依托佛山市石门教育集团的先进管理理念和优质的师资力量,致力于为云浮学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已成为一所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教师用心、政府舒心”的基础教育优质学校。
这是云浮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优质均衡、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教育体系的缩影。如今,云浮教育如春风化雨,润泽万千学子;如繁花绽放,芬芳满庭。
以“党建链”串联“育人链”
筑牢教育发展“根”与“魂”
在云浮市邓发纪念中学的“开学第一课”中,一堂以“邓发烈士的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思政课让学生们听得入神。这所学校以革命先烈邓发命名,将地方红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把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云浮市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市、县两级四套班子挂钩联系学校制度,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全市纳入改革的233所学校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同时,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打造省党建示范校8个,2项试点经验入选省典型案例。深入推进与广东财经大学共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共同体项目,依托17个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中小学结对活动。全面落实学校书记、校长上思政第一课,开展“金牌思政课”“党员优课下乡”活动182场、参与教师3万多人次。
“孩子们的校园餐顿顿有荤素,吃饭问题有保障,真是暖胃更暖心。”家长李女士说。近年来,全市持续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创新建立多方监管的“阳光食堂”智慧平台,全面堵塞“校园餐”廉洁风险漏洞,目前全市近50所规模较大的学校全面启用“阳光食堂”智慧平台。
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
新增7.2万个学位
教育关系千家万户,是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民生工程。不仅“有学上”,还要“上好学”,这是老百姓对基础教育改革朴素而具体的诉求。近年来,云浮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促进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惠及人民群众,取得显著成效。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云浮市坚持“五育并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推动全市42%中小学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组织全市27所学校发展曲棍球运动,积极在校园培育曲棍球文化。组建成立云浮市教育系统教师艺术团,累计举办比赛和专题师资培训6场,今年以来已获省级以上奖项104个。创新中小学校科普园盘活撂荒地工作机制,全市累计盘活撂荒地开展农耕劳动实践的基地共38个,均已种植农作物。
“我们坚持城乡统筹、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市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学校布局,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扩大公办高中学位供给,在教育资源扩容提质上持续发力。
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近28亿元,新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4所,新增学位7.2万个,现有各级各类学校788所;投入9.1亿元新建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与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新兴中药学校构建“中专-大专-本科”一体化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投入近5000万元,新建市专门教育学校;累计撤并农村“小散弱”教学点184个;建立教育集团33个、城乡教育共同体16个。下大力气扩大公办高中学位供给,通过专题会议、提醒函等形式督促各地挖潜扩容学位,今年全市新增高中学位超5000多个,增长25%。推动云浮中学、罗定中学、新兴一中、西江中学4所百年学校和邓发纪念中学以管理体制改革为牵引,更好统筹全市优质教育资源。
此外,云浮市建立“市-县-校”三级教研联动机制,组建学科中心教研组,实施教研员挂点联系学校制度;与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合作举办备考能力素养提升班;2025年云浮高考上线率增幅明显,高分段人数大幅增加,教育质量较大提升。深入推进“双百行动”,落实第一批校地合作共建项目60个,投入资金547.04万元;深入推进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罗定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一期建设投入使用;整合云浮开放大学与云浮市中等专业学校资源,解决学校改革发展的紧迫问题,推动两校融合发展;师生参加国家、省级各类技能比赛,共获139个国家级奖项、485个省级奖项,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稳步提升。
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跃升
相关经费累计投入超200亿元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云浮市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通过引才、育才、留才,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2022年实施教育人才项目以来,全市共引进教育高层次人才826名。深入实施“新强师工程”,2025年累计邀请专家教授33人次到云浮授课,举办专题培训31场,全市相关学科教师超10000人次接受培训。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推动轮岗交流校长、教师共1732人。
同时,不断提升教育保障水平和治理能力,为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2021年以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总投入达231.42亿元,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开展教育入学规范整治和阳光招生专项行动,指导各县(市、区)修订“积分入学”政策,让招生入学更加公平公正。
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治理方面,建立完善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制度并公布4批次白名单,并开展专项治理督查,完成全流程执法处罚案件12宗,其中1个案例入选全省校外培训机构18宗优秀执法处罚案例。维护校园环境和谐稳定方面,扎实推进“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5个县(市、区)均被评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验区”。
近年来,省对云浮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取得新突破,连续两年获得“良好”以上等次,“优秀”等次在上一年度云安区取得零突破的基础上,2024年增加到2个(云安区、新兴县)。
打造云浮优质教育资源新标杆
60万学子共享“阳光雨露”
7月9日上午,万众瞩目的北京师范大学云浮实验学校项目正式动工。该校为云浮市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12年一贯制市直属公立学校,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250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6.8亿元。“我们致力打造粤东西北地区高标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优质学校,项目预计在明年9月建成招生,建成后将提供4710个优质学位”项目负责人介绍。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这所总投资6.8亿元的学校,承载着云浮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云浮能引进北师大合作办学,是真正的‘破局之举’。6.8亿元的投资规模不小,关键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师资培训、课程体系、教学设施都要高标准。如果能办成粤东西北的标杆学校,对整个地区的教育水平都有带动作用。”退休教师王老师欣慰地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全市上下的齐心努力下,相信‘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60万学子触手可及的阳光雨露。”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起点上,云浮市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力书写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