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通 云浮发布 云浮日报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云浮宣传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百味园丨城市之美

2024-12-02 11:21 责任编辑:陈敏贤 字号:

在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里,男主人公高加林从农村走向城市,也由此颠覆了他的人生,后来命运又把他打回原形,从城市回到了农村。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距离,是生活上的巨大落差。这种落差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明显的,城市马路宽阔,高楼林立,人声鼎沸,灯火璀璨,信息灵通;农村相对闭塞,生活艰辛。

而今,城市人更向往乡村生活,不过乡村更多意义上是诗化了的山水田园,庭院人家。流淌在城市上空的袅袅乡愁,有很多是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对老城老街生活的深情眺望。

如何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让城市生活流入我们的血液,在遥远的岁月里,城市也成为我们的精神原乡,升腾为集体的乡愁。

生活在千篇一律像是在被复制的高楼大厦中,作为城市人,你到底幸福吗?

我妈今年80岁了。10多年前,她被我接到城市居住。刚来城市的每天早晨,她都会扛着锄头到楼下花园里去锄草。这个重复的动作,是她在乡村生活了几十年后的惯性,她跌跌撞撞来到这个车水马龙的城市,在马路上,高一脚浅一脚地走路,完全是一副找不到自信的迷茫眼神。她常常趴在阳台上,望着老家群山的背影发呆。每当看见我妈在阳台上孤单的身影,我的心就隐隐作痛。

我妈对我说,在城市,她听不见鸟鸣。在城市,她一眼望出去,是高楼与高楼的拥挤。在城市,她常常感到头晕……

其实不是我妈一个人的迷茫。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很多人其实是找不到故乡的,他们的故乡就是一个漂移的巨大板块,板块与板块几乎是相似的钢筋水泥丛林。

当我看到这个城市一些怀旧的老人,来到一些所剩不多的四合院门前、牌楼瓦檐下,我似乎能触摸到他们内心的隐秘,听见他们青烟一样的叹息。有所保留与整体拆迁,永远是这个城市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最后,几乎都被拆迁机器轰鸣的声音淹没。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我的梦中,常常出现青石板上的青苔,古巷子里的竹帘与飘摇的灯笼。这是我一个人停留在记忆里的黑白电影。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是城市里每一个居民最本真的愿望。我常常想,能不能在城市里给像我妈这样的人,开辟出一小块菜园,哪怕只有邮票那么大一块,润湿一下他们的心田。幸运的是,这个城市,提出了要建设绿色城市、花园城市的目标,这是城市居民们最美的眺望。我在苏州、大连、丽江和凤凰古城,看到绿荫覆盖下城市的淡妆,听到水声潺潺里城市的心跳,我就捂住胸口说,生活在这样的城市,是多么幸福啊。

有人说,从空中俯瞰和想象:西安,是一片老城墙;成都,是青瓦下茶馆里的茶叶浮动;北京,是巍峨故宫;柔美苏州,是园林……这些从空中感觉到一个城市的景象,我想,就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之一了。一个城市没有灵魂,只有骨架,遍布着荒芜的水泥森林,那注定是一个精神在流浪的城市。

一个城市的遗产到底是什么?是这个城市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也是一砖一瓦背后光阴的故事。城市的遗产,是要让后来的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和更幸福。作家冯骥才有一年去意大利佛罗伦萨,一天凌晨在外面散步,看见一个中年男人在老建筑下反复抬头张望,原来,那男人手中拿着一块掉下来的墙皮,在观望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掉下来的,直到找到墙皮掉下来的地方,那人走上去,小心翼翼把墙皮沾敷在墙上才放心离去。那块老墙皮,是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墙上掉下来的。这件小事让冯骥才感叹不已,意大利人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才让那个国家的土地上,留下了不少厚重古朴的建筑,他们生活在城市,是有灵魂附体的人。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这里,我们拥有有温度有爱意的生活,也拥有缓慢的属于凝望的光阴,比如城市的绿荫,城市的古建筑遗产,城市的博物馆,城市的书香,城市绵延相传的传统礼仪文明……

美好的城市生活,它也可以鸟语花香,可以闲庭信步,可以春水荡漾,可以眉目传情,可以相亲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