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丨勇于试“换”,有利发展
凯文·凯利搦笔而谈:“每个月尝试一次,换条路回家,换个门进家,换把椅子吃饭。”那么,尝试去“换”的究竟是什么?我认为,此“换”应是“换”个视角去感受。现代社会的车水马龙、高楼林立、日复一日中,我们的确应该“换”个视角,而勇于试“换”,于各方面而言,都有利于发展。
勇于尝试“换”个视角,于个人而言,有益自身发展。
人生正如一场修行,“换”个视角看看世界,观察沿途,留心生活,也算是不虚此行。“换”个观察的视角,莫奈打破传统画法,创立印象派画风;“换”个处世的视角,苏轼虽“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也存豁然开朗之心,“也无风雨也无晴”;“换”个学习的视角,我们或许能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之途不再一片茫然。尝试换个视角去感受,人生将更加充实,精神将更加丰盈,自身境界也随之逐渐提高。
勇于尝试“换”个视角,于社会而言,助力社会进步。
对于社会,“换”个视角在某些时候会达到“助燃剂”“润滑剂”的效果。正如张淑珍坚持在商南县实行“南茶北移”计划,换个视角看茶树种植前景,最终带领民众凭借商南茶致富,对乡村振兴工程起了“助燃剂”之效;也像日常生活中,于社会人际交往间,你来我往之时,若能“换”个视角,将心比心,站在他人立场上、用他人的视角去感受,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不再有诸多矛盾,而会再现更多“六尺巷”的佳话,和谐友爱将在社会蔚然成风,此时,“换”个视角的“润滑剂”作用则使社会治理有如神助。由此观之,勇于尝试“换”个视角,于社会利处多多,社会进步之势则蒸蒸日上。
勇于尝试“换”个视角,于国家而言,利于国家繁荣。
国之立者,应永葆尝试“换”个视角看问题之态度。在国内,国家治理以史为鉴,“换”个视角看待历史的治理经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以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目的;在国际上,国际关系民主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都需要以国家间共同利益为基点,“换”个视角看问题,摒弃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与零和博弈思维,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促进和平与发展。由此观之,勇于尝试“换”个视角看问题,国内促发展,国际促和平,世界共发展,全球共繁荣。
尝试“换”条路回家、“换”个门进家、“换”把椅子吃饭到个人、社会、国家的“换”个视角,都有利于生活体验换新、个人思维开拓、社会和谐进步、国家繁荣富强、世界向好发展,因此,我认为勇于试“换”,有利发展。 (指导老师:刘小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