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通 云浮发布 云浮日报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云浮宣传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三江之韵丨除夕夜,我心归处

2025-02-05 10:51 责任编辑:李彤 字号:

一座平时沸腾的城,在除夕夜突然陷入安静。这是倦鸟归巢时分,一锅一年之中熬得最浓酽的汤,在灯火亲灯火暖里等着团圆之人的慢慢享用。

除夕夜,我绕着这个城市走了走,这是我与一座城,与一年农历时光的深情作别,也是再一次深深凝眸,感谢这座城市对我的灌溉滋养。

从我家楼下出发,就是大街对面的包子铺,女主人是我称呼的曹大姐。曹大姐宽脸庞,快60岁的人了,肤色依然像鲜苹果一样红润。在清晨的天光中,坐在曹大姐这样的铺子里吃早餐,让我收缩了一晚上的胃,重新开始启动,精神也随之焕发,融入这个城市的人流之中,去扮演一个生活中的小配角。

沿着曹大姐的铺子前行几百米,就是王大哥家的小百货铺子,他家的铺子,我常去。王大哥平时看起来有些木讷的样子,不过熟悉后,他其实话不少,特别喜欢与人探讨有关航空母舰之类的话题。王大哥的百货铺子,供给着一家人日常生活的所需:味精、酱油、灯泡、螺丝帽、拖把、拖鞋、高压锅……去年冬天的晚上,我躺在床上看一本古书,台灯灯泡里的钨丝突然发白,猛闪几下后熄灭了,一盏灯泡寿终正寝,也完成了它陪伴我夜读的使命。我起床,穿着拖鞋去王大哥家的百货铺子里买回一盏灯泡安上,温暖灯光下,我再夜读半小时后睡去。大年夜,我走到王大哥的铺子外面,向他投去敬意的目光,经营小店铺胸怀天下大事的王大哥,我感谢你这样的小店铺,真正贯穿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你让我明白,这个城市里的人,在阳光下、星辰下、风雨里、雷电中从事的平凡职业,既是你们生计的需要,也满足了我们烟熏火燎的生活所需,人与人,应该相互支撑,相互服务。

在城市中,有家书店是我精神栖息的小岛,它就是距我家400米外同一条大街上的一家小书店。书店的主人小雷,他用爱书人的情怀经营这家书店已有20年时间。书店里,满满当当的书,感觉把房子也压得沉沉的了。我有时半趴半跪在书墙里挑选书籍,恍然间变成了一只蠕动的书虫。书香弥漫的小书店里,墙壁里渗透的也是书香,与一个好酒之人嗅到老窖里的酒香一样勾人心魄。这些年,实体书店遭遇电子书籍、网上书城的猛烈冲击,有时连交租金、水电费也困难了。有天我去店里看书,小雷问我,哥,你说,我的书店还开下去吗?我顿时无语,安慰与鼓励都显得苍白无力。我走出书店,小雷便给我发来微信:哥,为了你们这些爱书人,我要坚持把书店开下去!我回复一个字:嗯!春节,小雷的书店不关门,让一座城,在节日里浸润着书香的滋养。除夕夜里,我在小雷的书店外,向书店以及它的主人默默说上一声“谢谢”!在书店的进进出出里,我们这些爱书人,悄然吞食消化着各自的人生,一点一点打破着各自生活里竖立的壁垒,在对书籍纸张的摩挲、对文字的阅读里,对这个世界慢慢变得忍耐与慈悲起来。

除夕夜,我来到巷子里,看望一扇紧闭的房门。平时夜晚,这间光线黯淡的出租小屋,一浪高过一浪的疲惫鼾声仿佛要穿透厚厚墙壁。鼾声四起的人,是我认识的来自乡下的民工周二哥。周二哥在城里干杂工,他干过建筑工地的泥水匠、架子工、修理店的电焊工、超市的搬运工,还有医院的护工。今年61岁的周二哥,垂着两个大大的眼袋,所有人生的艰辛煎熬,都在眼袋里堆积着沉默着。不过,周二哥豁达开朗,有一次他甚至安慰我说,兄弟,你要是在城里混不下去了,我老家还有3亩多田地,我回老家种粮食养活你全家。腊月里的一天,我在车站送周二哥回深山老家去过春节,老家,有周二哥的牵挂,在村口蹒跚着腿脚张望的老母亲。在这个城市,我的心房不能盛放下所有人,但周二哥是绕不开的一个人。在车站送走周二哥回乡过年那天,我的心里突然空落起来。周二哥,感谢你,在一座城市的繁忙运转里,你是一颗螺丝钉,一盏电灯泡。

除夕夜里,我经过菜市场,它是烟火滚滚生活里的打底,在那里,菜贩们一块钱一块钱地挣着,供给着万家灯火里的一粥一饭;我经过友人们灯影闪烁的窗户下,谢谢你们给予我的陪伴与暖心。

在新春里,让我们与美好的事物相遇吧。

【作者】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