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通 云浮发布 云浮日报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云浮宣传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三江之韵丨走进水湄村

2025-03-06 11:05 责任编辑:李满盈 字号:

在新兴县六祖镇西睦社区水湄村,世代传承着一项富有当地特色的民间习俗艺术活动:正月里来闹元宵——水湄“走大王”。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日趋富足,水湄“走大王”也年趋活跃,每逢农历正月十五这日,方沿几十里的群众纷至沓来观赏,场面十分热闹壮观。为进一步把水湄“走大王”这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明珠擦得更亮,这天,云浮市民间文艺家一行深入到水湄“走大王”现场创作采风。

水湄村四面环山,前倚龙山国恩寺,后靠笔架山,新兴江支流船岗河从村前流过,波光潋滟、清澈的河水就像美女眼中那一汪秋波,而水湄村便恰似秋波上那道清浅温柔的眉弯,给水湄平添几分灵气,周围的山川河流及自然环境,构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一湾碧水绕村前,钟灵之地出英才”的诗情画意图。

提到钟灵之地出英才,西睦社区居委党支书陈绍灿介绍:被誉为军队中的“红色管家”叶季壮,就出生在水湄村。他在革命军队中长期做后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出任第一任贸易部长。还有叶肇,也出生在此。在抗日战争期间屡建奇功,曾率部队赴江西南浔一线作战,全歼日寇精锐部队,有“国之干城”之誉。

水湄村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记得,叶肇从军后,多次回过新兴。每次回到船岗圩口,他就下马步行,见到同村人或邻村长老,必躬身问好。青黄不接时,还在村龙德庙煮黄豆粥分给乡邻度饥饿。有一次,他见到有个老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立即把自己的军装披到老人身上。据村史记载,早在康熙年间,水湄村便开设武馆,聘请名师习武,至道光年间人才辈出;建国初期至六十年代,水湄已经出了不少大学生、留学生。

水湄极具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是新兴县首条被广东省评定为“广东省古村落”的村,其中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走大王”习俗,是祖先留下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正月十五,除了放焰火、武术、醒狮表演等活动外,最热闹的就是“走大王”了。

许多地方的历史都是写在书本里,而社圩的金色年轮、悠久的历史就镌刻在这片热土上。

我们信步在村道上,静静地欣赏沿途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不知不觉,已到了晚上八点多钟,一轮明月从天边升起,整个村庄开始热闹沸腾起来。

村中男女老幼穿着节日盛装,与应邀而来的亲朋好友、嘉宾一起前往龙德庙恭迎大王。

一声令下,醒狮起舞、鼓乐齐奏、鞭炮齐鸣、彩旗飘扬、焰火冲天,水湄“走大王”活动的帷幕徐徐拉开,村中的小伙子们舞着醒狮、抬着大王,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奔跑。“走大王”,意为让烈火驱走瘟神,驱走厄运。人们通过这种方式,祈求村民平安,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生活安康。接着,武术、醒狮表演等活动轮番上演,熊熊燃烧的烈火与多彩绚丽的烟花交相辉映,场面十分壮观,好一幅“太平盛世、幸福水湄,水湄大王别样红”的壮丽画图。此情此景,惹得我诗兴大发,即兴赋诗歌之:

毕竟水湄正月中,习俗不与各处同。

接天圣火无穷碧,水湄大王别样红。

上述仪式进行完后,再把大王请回原处安放好。至此,历时几个小时的“走大王”活动才慢慢地落下帷幕。

夜深了,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龙德庙,望着热闹沸腾了一天的村庄,我想,认识水湄,了解水湄,就应该从这些自然景象开始;而要真正认识水湄、真正了解水湄的文化起源,想必就要从这些世代传承的民间群众文化活动开始了。这些活动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产生,世代传承。勤劳朴实的水湄人就是用这些活动与文化,编织着世代不变的美好愿望和理想,延续着对自然、生活的探索和追求。深深的水湄烙印,浓郁的水湄风情,必将赋予这些活动永不消逝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