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良”策丨云安区六都镇:强链延链挺起镇域经济“主脊梁”
研究人员在鸿志新材料有限公司实验室忙碌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令我们发展有了‘主心骨’、建设有了‘动力源’、落实工作有了‘指南针’!接下来,六都镇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进一步加快推进现代化新材料化工产业园建设,深入谋划提升产业附加值,延长‘硫酸+’产业链条,撬动百亿产业,打造镇域经济新增长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谈起如何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加快推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云安区六都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超海如是说。
“一揽子”支撑
心贴心、零距离服务
在六都镇现代化新材料化工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沿着一条宽广笔直的道路往前走,两旁可见高耸的塔吊长臂挥舞,沿路不时有灌装水泥车穿梭于各个施工现场,到处可见工人忙碌的身影。
“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我们成功获批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随着各项奖励政策的迅速落实,企业的研发投入逐年加大,近两年都有国家级专利获批。目前,我们在部分细分领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正在筹划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云浮鸿志新材料有限公司会议室,该公司工作人员王鹗指着荣誉墙的一幅幅牌匾自豪地告诉记者。
为营造更好的园区营商环境,六都镇党委政府的党员干部带头以“一揽子”政策为支撑,以“店小二”的姿态深入园区、深入企业。既围绕安全生产、疫情防控、节能减排等环节为企业服务,又聚焦企业的发展难点、痛点以政策支撑为企业“输血补气”,心贴心、零距离地帮助企业开展项目审批建设、技术创新等,着力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今年已协助2家企业成功申报为“四上”企业,2家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一条线”统筹
“硫酸+”百亿产业初显
“地方各有关部门对我们科云诚新材料项目十分重视,各部门‘多跑腿’帮助协调解决,这个项目一期今年底可以建成投产,从拿地动工建设到投产花了不到一年时间,这让我们企业更加坚定了在云安投资兴业的信心和决心。”科云诚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场总负责人梁国超说道。
在园区规划建设中,六都镇积极与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园区管委会等部门协作,实现“一条线”统筹,广泛凝聚各方力量,聚焦扩园提质增效,积极探索路子,充分利用市、区关于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政策红利,以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为依托,以惠云钛业、云硫矿业为链头,发挥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上市公司融资平台优势,大力支持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推动打造一座现代化新材料化工产业园。园区整合西江两岸硫化工企业,重点在“硫铁矿资源+氧化钛+氧化钙+磷酸+磷酸铁+磷酸铁锂”等领域投资或引入新材料、新能源企业,通过采用安全、环保、节能的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赋予自动化、数字化、智慧化内涵,构建“硫—磷—钛—锂—钙”产业生态链,补全云安重要日化原料产业链,项目建成后预计总价值将超百亿元。目前,461亩的主要用于发展磷酸、磷酸铁等项目的一期用地,已全面完成征地拆迁工作。
“一条链”延伸
撑起工作发展主脊梁
六都镇,是市委提出的园区经济、镇域经济、资源经济“三大抓手”的主战场、“样板地”,是云安区的中心城区。近年来,六都镇紧紧围绕市委赋予六都“县城镇、工业重镇”的发展定位,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锚定“循环经济集聚地、西江特色名镇、云浮工业重镇”目标,以江为道,构建融湾经济先行地,强链延链,发挥“三大抓手”促经济,着力把园区打造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陈超海表示,六都镇将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政治意蕴和深远历史意义,认真领悟“五个牢牢把握”的丰富内涵,紧紧围绕市委赋予六都“县城镇、工业重镇”的发展定位,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狠抓土地要素保障,精心安排征地拆迁计划,制定行之有效的征地策略,项目负责领导靠前指挥,选派精兵强将,挂图作战,定期分析研判、互通信息,及时摸清情况、找准问题、谋实对策,多方联动全力协调解决存在的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确保高效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坚持锚定“循环经济集聚地、西江特色名镇、云浮工业重镇”目标,以江为道,构建融湾经济先行地,强链延链,发挥“三大抓手”促经济,着力把园区打造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打造镇域经济新增长极,撬动百亿产业,撑起发展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