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通 云浮发布 云浮日报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云浮宣传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新兴:非遗之光耀社圩

2025-03-17 10:17 责任编辑:董琼 字号:

正月里来闹元宵。走马禅都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芒处处可见。

当大年初三里洞镇社下村上元走大王非遗活动拉开序幕,新城镇仓夏、水东和簕竹镇良垌等村庄的舞金龙,天堂镇各村寨烧大炮陆续开展,直至有中国民间习俗史上千秋盛事之誉的太平镇社圩“舞火簩”压轴好戏闪亮登场,笔者强烈地感受到非遗为新兴文旅所注入的强劲活力。非遗活动,无疑成为了当下新兴最美的风景。

时间,定格在二月初十(3月9日)。

夜幕降临,享有盛誉的社圩“舞火簩”,这颗非遗明珠在中国禅都上空冉冉升起,光耀社圩村庄之时,其诱人之魅力,犹如仙女掀开了神秘的面纱,牵引着四方八里群众和大湾区游客神思悠悠,纷至沓来观赏,场面十分壮观。

社圩“舞火簩”,这是祖先留给社圩村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圩村始建于唐朝,与太平镇政府相邻,是新兴县最大的一条自然村,现有6000多人口。这片土地具有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的香火几千年如缕不息绵延,共成河(古为天露水)自村旁流过。自南向北的共成河,发源于巍巍天露山大山脉,汇天露高山之水流经新兴江,与西江汇流注入大海。

波光潋滟的河流,给一河两岸的大地平添几分灵气,浇灌出两岸的秀丽风情,孕育着世世代代的两岸子民。大河流出村后的拐弯处,一马平川,树木葱茏,一座古色古香的千年古寺矗立其间。据当地人介绍:这座古寺叫岱山寺,原为唐代僧人定慧所建于天露山上。

神思悠悠,思接千古之间。历史上,县人视岱山寺为神圣之所。社圩“舞火簩”的火种就是在岱山寺接引火种,谓之圣火。

“社圩村坐落在县城东南部八里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中自古设有市,还有圩镇、学校、圣武堂。社圩村像一只大船停泊在平坦的千里沃野上;船边河水九曲迥环,农耕灌溉无旱涝,清溪村内分支流;得天独厚地无双,人才辈出福泽地。” 村民郑伯诗意地介绍着说。

信步在岱山寺大道,静静地欣赏沿途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不知不觉,已到了晚上八点多钟,一轮明月从天边升起,整条村庄开始热闹起来。

村中男女老幼穿着节日的盛装,与应邀而来的亲朋好友、嘉宾一起前往岱山寺恭迎“六祖”回村,每个坊选出20多名年轻的壮汉负责抬着各自的火簩。

吉时一到,执事一声令下,醒狮起舞、鼓乐齐奏、鞭炮齐呜、彩旗飘扬、焰火冲天,社圩“舞火簩”大幕正式拉开。

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舞动着十几个火簩向村中进发。醒狮开路,一路浩浩荡荡,场面宏大壮观,好一幅 “太平盛世、幸福太平,社圩火簩别样红”的壮丽画图。

人们在各自坊号的“贺元宵牌匾”引导下,跟随着被烈火熊熊燃烧的火簩向村中游行。每个火簩都有20多个帅哥围成一团,一边用带叉的铁杆把火簩高高擎起旋转,一边大声吆喝!

随同前来观赏的香灯冈缘主向日炎,见我似有不解之色,便解释说:“此举象征‘光明高照’‘时来运转’之意。”

一路上,只见 “社圩村贺元宵”彩灯牌匾、彩灯花车映入眼帘,在灯火闪烁间,映照出“社圩闹元宵”“天上一轮月,人间万户灯”“庆贺元宵”“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字样。香灯冈缘主风趣地说:“呵呵!过去,花灯是用蜡烛点燃的,今天的花灯也与时俱进了,用蓄电池供电,不怕风吹,而且灯光更加亮堂。”

队伍的后面,由一班身穿统一服装的善男信女簇拥着。小孩跟在后面看热闹,村妇挑着干柴在路边等候,随时给火簩加柴。

旺盛的火炎,照得村里如同白昼,夜幕之中,前来观赏的人,犹如一条长长的火龙,神游于天地之间,蔚伟壮观。

队伍进村之后,每经一坊,各户自愿或去年家中有添丁的,则将预先备好的柴片添加进火簩中,并在各坊间或宗祠前摆起台阁,上面奉上供品,点燃香火,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生活美满幸福;舞火簩之人则在坊中舞上几圈,村民则烧爆竹、烟花、上香等,上述仪式进行完后,再把“六祖”请回原处安放好。最后各坊将各自的火簩集中在村中“空地”,或表演舞狮、武艺,或继续舞火簩,直至把所有的柴火燃尽。至此,历时3个多小时的“舞火簩”活动才慢慢地降下帷幕。

在社圩村,既欣赏了中国民间习俗史上的千秋盛事——社圩“舞火簩”,又了解了许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奥秘,更看到了“太平盛世,幸福太平”“天上一轮月,人间万户灯”“社圩闹元宵,火簩别样红”的壮丽场面!那群山环抱下的岱山寺、村庄美丽的庭院、楼阁与红透了半边天的旺盛火炎相交辉映,美境如画,风光无限,此情此景,怎不教人发千古幽情,抒今朝逸兴?

看社圩“舞火簩”,不仅是观赏,更是在非遗长河中洗涤心灵。在依依不舍离开社圩村那刻,笔者想:倘若在岱山寺两侧增设铜簋、大钟、大鼓,在岱山寺周边插上几十面富有禅宗六祖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大旗,互相映衬,交相辉映,古朴庄严的千年古寺和社圩“舞火簩”定会神韵俱增!这也算是为当下新兴起的文旅产业科学发展进上一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