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响应率全省第一!新兴司法局法律服务“四个第一”取得新成效
近期,根据省司法厅反馈,2025年4月份,新兴县司法局代表云浮市组织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在12348驻网值班,出勤率为143.3%,法律服务量为1529人次,需求响应率为631.8%,全省排名第一。自2023年7月至今,新兴县司法局在12348驻网值班需求响应率连续四次排名全省第一,充分体现以学促干转作风的新变化和新成效。
近年来,新兴县司法局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学促干转作风,强化责任担当,有效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以高水平法治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效。据统计,新兴县司法行政系统近三年有3个集体获全国表彰,1个项目获省级表彰,1个集体12名个人获市表彰。
出台系列便民利民措施提升惠民力度
新兴县法律援助处持续在压减审查期限、运用信息共享机制上发力,为群众提供便利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如设立农民工欠薪维权“绿色通道”,为行动不便的申请人提供“一次办零跑动”的上门援助服务,开通“市域通办”、落实个人诚信承诺制和告知承诺制等。近三年来,新兴县法律援助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31宗,提供法律咨询3600多人次,挽回经济损失2042.9万元,获得受援人赠送锦旗6面,其中,2024年获“全市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公证服务满意度
在具体的做法中,新兴县司法局一方面缩短办证期限。近三年来办结公证案件1842件,其中,在5个工作日内出证的案件共1106件,占比达60%,在6-10个工作日出证的案件共698件,占比达38%,在11-15个工作日出证的案件共38件,占比2%,没有超过15个工作日(法定期限)出证的公证案件,得到群众高度认可,获得群众赠送锦旗4面,表扬信1封,12345表扬工单1件。另一方面则是简证便民。通过实行“容缺受理”制,积极推进“互联网+公证”服务,充分运用12348、粤省事等服务平台核实当事人相关信息,或使用电子证照核实证明材料,有效解决当事人找各部门出具、查询相关证明材料的困难。当事人有历史办证记录案件的,在核实当事人证明材料环节,通过查阅旧档案等方式予以核实采用,免却当事人重复提交材料。三是扩展“一证一次办”。对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无争议的公证事项实行“一证一次办”,近三年实现“一证一次办”公证案件386件。四是开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残疾人、危重病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上门公证服务50人次。开展公益法律服务,为符合减免公证费的公证事项和减免费用的当事人共办理减免公证费案件59件。
创新互联网+普法宣传提升普法普惠度
据悉,在日常开展线下普法宣传活动的同时,新兴县司法局积极开拓创新,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法律知识线上有奖答题18期、拍摄“律讲民生事”和新兴“云普法”等普法短视频共28期在互联网上宣传,播放量、浏览量和参与人数超过100万人次。其中,“律讲民生事”被评为2021-2022年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优秀普法工作项目。举办优秀普法小使者评选、青年普法志愿者基层行等线下法治文化活动近100场次,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升普法宣传普惠度。
助企惠企提高法律服务精准度
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新兴县司法局结合职能成立“法治护航”专班,印发《新兴县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党建引领“护企惠企强企”服务工作方案》等。据统计,近三年来“法治护航”专班和全县74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结对,共开展各类服务154场次,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32个。
2025年,建立新兴县司法局法律服务助企惠企工作制度机制和印发《新兴县司法局法律服务助企惠企联系卡》等500多份,开展“法治体检”60多次,解答职工法律咨询280多次,开展法治讲座52场,参与调解42次,服务企业人员数3000余人,本着护企不扰企的目的,精准对接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新兴县司法局实现作风建设与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建设的“双轮驱动”,既筑牢了干部队伍的政治忠诚与纪律底线,又实现了法律服务从“有形覆盖”向“有效供给”的转型。今后,新兴县司法局将在服务精准度、队伍专业化、治理现代化等方面纵深突破,为基层法治建设注入更强动能,以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