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万工程”丨罗定素龙街道:文旅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今年1月份正式建成投用的石牛山营地度假村是素龙街道重点文旅创意产业项目之一,项目以文化振兴和人才振兴为主导方向,是集酒店住宿、中西餐饮、户外营地以及科技馆为一体的研学农文旅产业综合服务体,这是素龙街道纵深实施推进“百千万工程”,着眼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拓展乡村旅游所展现出来的一个缩影。
创新产业用地方式
实行点状供地模式
该项目主体工程为石牛山生态农业旅游科技“渔樵耕读”旅游项目,属于乡村休闲旅游业,需求面积为5.54亩,主要为石牛山书院地块。素龙街道借助政策的利好东风,根据广东省实施点状供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政策规定,为项目快速建设量身订造了“点状供地”模式,对项目建筑物占地面积、建筑半间距范围及必要的环境用地进行点状规划、点状报批、点状供地。一是解决项目用地问题。率先对现有闲置资源进行摸查,选取石牛山森林公园进行“点状供地”,吸引企业投资建设,不仅盘活农村闲置零散地、节约土地成本,还节省了建设用地规模和指标,更减轻了投资方的资金压力。二是保持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引入的项目集特色种植、生态农业观光于一体,严格按照点状供地面积等量开发,对未纳入建设用地开发的部分作为生态保留用地,避免对周边生态林地的占用,合理利用现有土地环境,既保护原生态,又能优化种植基地作为旅游观赏区建立观光旅游带和相关服务设施,循环利用现有自然资源。三是对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本次“点状供地”落实乡村旅游项目,将有利于素龙街道发展乡村旅游集群,加快村域产业提质转型,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为城乡高度融合发展添加助燃料。
丰富文旅融合内涵
发展旅教一体产业
石牛山营地度假村项目是素龙街道积极发展旅教一体产业的示范项目,总占地面积约600亩,坚持“自然探索,打造农耕文化研修营地”的原则,结合特色农产品和农业文化,发展农业文化创意项目,在特色农产品、传统美食、经典游玩项目上继续做文章,深度挖掘农耕文化资源,以沉浸式体验、多元业态融合等情景带动农文旅新热潮。度假村拥有石牛山书院、石牛山自然学校、研学科技馆、农家原生态美食广场等功能场所。
其中,石牛山书院通过主题IP植入,将体验式情景游线结合在一起,配套建设千坪室内研学科技馆;结合拥有200亩种植区的石牛山自然学校,开发书院游学精品路线,充分利用罗定市悠久的历史文化,打造研学情境,让游客在系列寓教于乐实践活动中,传承书院文化,弘扬书院精神,促进文教结合、旅教结合。农家原生态美食广场集住宿餐饮游玩于一体,塑造出新的文化体验场景、消费项目和业态发展新模式,以文旅融合促进产业升级,形成带动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凝聚乡贤人才力量
助力文旅产业发展
素龙街道积极发动统战资源赋能经济发展,推动乡贤项目回归,众多乡贤在罗定有关旅游政策引领下,依托家乡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回乡兴办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业态,打造景村交融、农旅互融的乡村度假项目。石牛山营地度假村项目的顺利落成,乡贤和高素质人才功不可没,他们为项目的谋划和探索建言献策,带动一批企业家来考察和投资,以文旅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此外,与石牛山相连成线的素龙水楼村千树樱花农场、凤塘的顺天葡萄农旅产业等都是引领乡贤回归的成功例子。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路上,乡贤和人才是独特资源,也是重要力量,素龙街道主动对接外出乡贤和商会等统战力量,凝聚人才力量,做好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等工作,据统计,素龙街道近一年来已经利用乡贤等资源,推动嘉裕电子、石牛山度假村、迈特盛工业园等10个重大项目(企业)落地见效,为“百千万工程”增效赋能。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