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通 云浮发布 云浮日报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云浮宣传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云安区镇安镇:小驿站有大作为

2025-07-08 16:05 责任编辑:董琼 字号:

“人才驿站+博士工作站”双轮驱动,创新打造“两站合一,前站后厂”人才集聚平台模式;驿站主动对接“双百高校”,今年成功与12支“百千万工程”青年突击队结对14个项目;把实验室直接“搬”进人才驿站,“产学研”结合加速人才成果转化……

近年来,云安区镇安镇紧扣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在区委人才办统筹指导下,强化“党管人才”的原则,紧扣“六大机制”,聚焦乡村振兴产业需求、人才导向,创新整合多方资源构建起人才集聚平台,实施引育并举夯实人才支撑,通过政校企合作全面激活人才“第一资源”,全方位促进产才融合发展,以人才之“笔”勾勒出“百千万工程”典型中心镇新时代画卷。

多元整合,探索平台共建新模式

在G324国道镇安段,“云安肉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镇安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等标牌格外醒目。这里,是该镇创新打造“两站合一,前站后厂”人才集聚平台模式的主阵地,也是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功能优势互补、作用发挥倍增的秘诀所在。

走进人才驿站,农技人员正在为20多名种植户开展《红火蚁防控技术培训》,对红火蚁的蚁群结构、进食方式、防控要点等进行详细阐述。在驿站侧门走出去,对面是云安肉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生产车间,院子里运输车辆往来装货,车间里工人们在流水线上不停忙碌。

“前站后厂”模式是镇安镇人才驿站建设的一大亮点。前站人才驿站通过收集技术需求、链接人才资源,推动人才直达后厂、服务企业,后厂盘活了闲置旧厂房,实现了“招才引智+技术转化”同推进、同落地,形成“人才赋能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闭环生态。同时“人才驿站+博士工作站”双轮驱动,博士工作站对接引进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人才驿站通过“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为人才团队下沉镇域、服务产业、助企惠农提供全方位服务。

引育并举,专家教授与乡土人才齐聚

夏日,省农科院基因研究中心推广科人才团队走进卡蒂姆咖啡种植基地,炎炎烈日下丈量果树的种植密度、观察小树生长情况和叶片的舒展状态,对咖啡树生长进行参数记录、数据比对,现场为农户传授种植要点、管护技巧。

近年来,专家人才服务团成为该镇产业一线的“常客”,人才驿站发挥平台作用链接高校院所、积极引进人才,并通过市县两级人才驿站实现柔性引才资源与基层站点精准“接驳”。同时,引育并举。数据显示,驿站柔性引进专家人才40名,与12支“百千万工程”青年突击队结对开展14个项目。去年以来,紧扣镇域麻竹笋、火龙果、咖啡等“土特产”,组织41场次人才对接活动,11次邀请高校专家教授进行专题授课,累计覆盖培训人员1000多人次,共培育7名省级乡土专家、3名乡村工匠、5名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

政校企合作,加速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在该镇人才驿站4楼,技术人员正在广东海洋大学农旅协作校企联合实验室里进行蔬菜和土壤样本检测。农残筛查、土壤酸碱度、湿度速测等反馈数据,有效提升农户蔬菜种植产量和质量。

把实验室直接“搬”进人才驿站,是镇安镇人才驿站对“政校企合作”的精彩演绎。实验室是专家人才下沉进行实地科研、成果孵化的便捷平台,又是加快企业检测、人才培育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联合实验室帮助广东众兴食品有限公司成功研发8个新品种,推动企业月销售额超百万大关。截至目前已打造麻竹笋、预制菜、金钱龟、柑桔、火龙果等产学研基地,其中麻竹笋产学研基地在人才技术加持下,年产量增加约20万斤,产值达224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形成了人才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

生产制造世界冠军代言的高端面点食品、建成全省第一批成功种植咖啡的基地之一、众兴预制菜产业园形成联农带农效应、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省级医疗服务、集成无人机监测和森林防火等智能模块的“数字镇安平台落地……一个个项目成果转化落地的背后,离不开驿站汇聚的智慧力量。这座 1200平方米的小驿站,以创新模式和务实举措,正成为镇安镇争创省级“百千万工程”示范镇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