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通 云浮发布 云浮日报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云浮宣传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生死20分钟!云浮两名供电员工火场勇救八旬老人

2025-06-30 09:55 责任编辑:董琼 字号:

“如果不是高村供电所两位师傅冒险相救,我母亲可能就……”6月27日,云安区高村镇司马村委黄沙自然村村民符启林提及几天前那场惊心动魄的火灾时,声音仍止不住颤抖。在他身后,被熏黑的墙壁和烧焦的门框无声诉说着6月23日上午那场生死救援。

当天10时许,南方电网广东云浮云安供电局高村供电所员工许明州、李河新完成线路巡检返程途中,在黄沙村路段突然发现异常。“老李快看!那户人家不对劲!”许明州指着路边一栋冒出滚滚浓烟的民宅喊道。两人立即停车冲向现场,浓烟中隐约传来微弱的呼救声。

在滚滚浓烟中,只见一名阿婆瘫坐在起火房屋的大门口,正被浓烟呛得不断咳嗽。李河新一个箭步冲上前试图搀扶,却发现老人双腿无法行走。

“电源切断了!”许明州大声喊着,并快速跑过来与李河新合力用“担架式”搬运法,将老人转移到大门口一侧的安全地带。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河新突然发现大门口左侧有一个水龙头,旁边放着两个塑料水桶。“有水!”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拧开水龙头的瞬间,喷涌而出的自来水在阳光下划出一道银弧。

李河新在泼水灭火

两人立即展开“接力灭火”:李河新弓着腰快速接水,许明州则冲刺传递水桶。每一桶水泼向火场时都发出“嗤啦嗤啦”的汽化声,升腾的白雾混合着黑烟在屋内翻滚。

“砰!砰!砰!”几声巨响,高温炙烤下的门窗玻璃突然爆裂,飞溅的碎片差点击中李河新。同时,头顶的天花板开始簌簌掉落石灰块,两人临危不惧,继续坚持“接水-传递-泼洒”的动作灭火。

经过20多分钟的扑救,大火终于被扑灭。此时,两人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面部和手臂多处被热浪灼红。

火势控制后,两人又与赶来的村干部排查隐患,并主动检查周边线路是否受影响。当家属闻讯赶回来时,许明州和李河新已悄然返回工作岗位。

“我母亲今年88岁,中风多年,双腿已不能行走。”符启林红着眼眶,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母亲房间的门框,“那天发生火灾时,她硬是用两只手撑着身子,从床头一点点挪到大门口……”

“具体起火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家庭火灾隐患往往藏在生活的细枝末节里,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疏忽,都有可能成为引燃温暖港湾的导火索。”司马村相关负责人指着烧得焦黑的房间,语气凝重地说:“如果不是供电所两位师傅冒险扑救,一旦火势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短评:

平凡人的英雄底色

在这场与死神赛跑的20分钟里,我们看到了两个普通电力工人最不普通的职业担当:巡检途中敏锐捕捉异常的职业警觉,第一时间切断电源的专业本能,临危不惧穿越浓烟的勇气担当,以及事后主动排查隐患的责任延伸。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恰是千万次训练形成的职业自觉,是融入血液的安全意识。

面对记者的采访,不善言辞的李河新反复说着:“遇上这种事,换谁都会这么做……”;而退伍军人许明州则用军人的直白坦言:“当时根本没时间想危不危险,就像条件反射一样。”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恰如一面明镜,映照出云浮这座城市最动人的文明底色。在这里,英雄从不自诩为英雄,善行只是源于内心的自然选择。在这里,平凡人的闪光故事,如同散落在城市、乡村各处的文明火种,共同点燃了“青春云浮、善作善成”的城市精神。

当然,这起救援事件也折射出当下农村老人居家养老的安全困境。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独居老人超2000万,居家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因此,在感动于英雄事迹的同时,我们更需思考如何建立长效防护机制。如推广智能监测设备、完善应急响应网络、发扬邻里互助传统等。唯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老有所安”的民生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