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通 云浮发布 云浮日报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云浮宣传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南方日报丨云安陈璘民俗文化周:一场穿越400年的文化盛宴

2025-02-26 20:59 责任编辑:董琼 字号:

2月22日,在云安区六都镇南乡街,号角与鼓声交织,万余名观众屏息凝望。随着舞台剧《粤将陈璘·龙崖烽火耀山河》的帷幕拉开,明朝抗倭名将陈璘的传奇一生被重新演绎。这场为期三天的陈璘民俗文化活动周,不仅是一场民俗的狂欢,更是一场优秀传统文化的盛典。从韩国访问团的鼓舞展演,到中韩青年足球赛的绿茵场交锋,从非遗技艺的烟火气,到文化巡游的盛大场面,陈璘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喷薄而出。

为何在四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明代将领?答案或许藏在他为国为民的功绩、融于乡土的情怀,以及当代人对英雄文化的深切呼唤之中。

大将之风 决胜千里

在回答“我们为什么要纪念陈璘”前,首先要介绍“谁是陈璘”。陈璘为明代将领,广东韶州翁源人,其一生有三大功绩:一是平定两广匪患、治理三罗地区;二是统领军队抗倭援朝;三是平定播州叛乱。

其中,第二大功绩奠定了陈璘的历史地位。明朝万历年间,倭寇大举侵略朝鲜,欲吞并我国辽阳等地。陈璘奉命率军出征,赴朝参战,作为此次战争中明朝水军的统帅,屡次率军击败日本侵略军。露梁海战大捷对战后朝鲜和平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让日本此后三百年不敢觊觎中华。据《明史》记载,壬辰战争,“论功,璘为首”。

“敬天地、拜陈公,行者歌、居者宁,狼烟息警,山城如画,军号吹响,陈公出征,震慑八方,陈璘文化,薪火相传。”开幕式《粤将陈璘·龙崖烽火耀山河》舞台剧第三幕《战露梁》,将观众带回16世纪末的朝鲜半岛,明朝水师主将陈璘与朝鲜名将李舜臣并肩作战,以火攻战术大破日军舰队。

而第一大功绩则是“为何陈璘民俗文化周要在云浮市云安区举办”的缘由。陈璘多次平定两广匪患,1577年,平定三罗后,陈璘奉旨落籍东安县,即今云浮市云城区、云安区。当时陈璘举家迁居此地,变卖田产招募兵士,主持修建道路、兴修水利,亲自参与劳作。舞台剧中有一幕尤为动人:陈璘与首任县长萧元冈开设“三学”(地理学、中医药学、儒学),乡民从战战兢兢到踊跃入学,折射出陈璘对文教兴邦的远见。

同时,他带领当地兵民积极投入建设新县事务,在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发展中起到开拓者作用。“疆里贴然,并落成聚”“狼烟息警,山城如画,行者歌、居者宁,缙绅大夫士、东西上下,而夜柝不击”是对陈璘治理东安政务的最好评价。

直到去世后,他最终归葬东安县,粤西地区成了他的“第二故乡”。现位于云安区六都镇南乡街的龙崖陈公祠,不仅是后人瞻仰陈璘的活动场所,更是云安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陈璘是云浮四大名人之一、云浮十大文化名片之一,《陈璘传说》编著作者、云安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叶广学认为:“东安县是陈璘的立功之地、成名之地、发迹之地、归宿之地。”

凝聚认同 搭建桥梁

龙崖陈公祠前,陈璘后裔兴奋地向游客介绍着自己祖先的故事。每年正月廿七为“陈公诞”,举办陈璘民俗文化周的首要意义就是纪念陈璘的诞辰。

在陈璘民俗文化周来云安品尝地道美食,不容错过的一道美食就是“擂茶粥”。“将军当年用这碗粥安顿了流民,如今我们用它招待八方来客。”擂茶粥店主介绍,滚烫的米浆裹着茶叶与花生,蒸腾的热气仿佛穿越时空。

文化巡游过程中,陈璘的扮演者每到一处,都受到居民和游客的热烈欢迎。对于英雄人物的认同感已深植于当地的血脉。“陈璘不是供在祠堂里的神像,而是融入了我们的日常。”云安区博物馆馆长、陈璘史迹展览馆负责人曾红霞说。

活动过程中,一群外国游客吸引了众多本地居民前来合影。他们目前在中国定居学习或工作,本次受邀组团前来云安领略地道民俗文化。首次接触陈璘故事,他们也有了很多新的感受。

“今天这一系列活动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英雄,陈璘将军就是云浮市的英雄。”目前在兰州大学就读的埃塞俄比亚留学生Samuel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而这里的人却有深刻的认识。”

本次陈璘民俗文化周活动,在韩陈璘后裔宗亲组织了80多名代表前来参加,其中还有来自韩国海南郡和丽水市的代表。

舞台上,韩国嘉宾带来的传统鼓舞表演瞬间点燃现场气氛,以表达对陈璘的敬意和祝愿中韩友好的心愿,观众纷纷跟着鼓点节拍鼓掌。

陈璘率军赴朝作战、与李舜臣共同击败日本侵略军的故事,在韩国同样受到热捧。清代陈璘子孙曾漂洋过海到朝鲜,受到当地人民的保护,目前聚居在韩国的陈璘后代有3000余人。以陈璘文化为纽带,两地之间的友好交流日益密切。

本次陈璘民俗文化周还举办了中国云安区——韩国海南郡足球交流赛,逾30名中韩青年球员在绿茵场上以球为媒进行交流。同时,韩国访问团到云安开展特色产业调研,促进各领域深化交流合作,推动双方文化、旅游、贸易等方面的发展。

陈璘民俗文化不仅凝聚了当地人民的乡土认同,也成为中韩交流的桥梁。韩国海南郡政府企划室组长任相熙表示:“430多年前参加壬辰倭乱的陈璘将军是一位伟大的英雄,我们以陈璘民俗文化周为媒介,展开了多方交流。希望以后可以与海南郡举办的鸣梁大捷庆典一起,进一步扩大交流的范围。”

搭建品牌 带动文旅

在巡游方阵展演中,“小陈璘”们一出场,便迎来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欢呼。他们是来自云安区六都镇中心小学的24位少年,他们化身“小陈璘”,身着特制戎装,腰挎宝剑,英姿飒爽。他们的步伐虽稍显稚嫩,却充满力量,一招一式,尽显英气。

此前,云安面向全国组织开展了陈璘人物形象设计征集活动,最终打造了“陈小璘”卡通人物文化形象IP,并进行多形式开发、利用,创作了一批文创产品。后期通过表情包等形式,“陈小璘”的形象在互联网上得到广泛传播。“陈小璘”不仅是一个虚拟形象,更成为传承陈璘文化的象征。

围绕陈璘文化品牌,云安正在紧锣密鼓筹建陈璘文化创意产业园,于加强历史建筑修复和保护基础上,精心规划出“五片一线连”的空间布局,旨在打造一个以“一祠(龙崖陈公祠)、一像(陈璘雕像)、一田(文化田园体验区)、一园(清风公园或专属文化园)、一会(文化交流与展示平台)”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体系。

同期举办的美食集市同样人气火爆。濑糍汤、烤羊肉串、鸡仔饼、罐罐烤奶、冬城甘蔗汁等地道美食和饮品琳琅满目。托洞腐竹、镇安火龙果干、高村山茶油等地理标志产品吸引市民游客驻足。现场还有粤菜师傅演示烹饪技艺,酒楼特色菜如烧鸡、都杨河鲜等备受青睐。

美食集市既展现了云安传统民俗的活力,也促进了农副产品的推广,让现场市民游客感受到云安区的文化魅力。同时,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生活,也为本地文旅产业注入了新动能。

据云安区文旅局介绍,陈璘民俗文化周三天共吸引游客超12万人次,显著带动了周边餐饮与住宿行业的收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