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婿”来电求助 郁南一老太被骗数万元!
接近岁末年初,是各类诈骗案件高发、多发期,各类冒充“孙子”、“亲属”针对老人会实施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近日,云浮市郁南县一位老奶奶辛苦攒下的数万元钱就被自己“好女婿”骗走了。
记者从云浮市公安局获悉, 2024年12月3日晚,郁南县建城镇居民R奶奶(69岁)在家中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R奶奶的女婿,但因嫖娼被东莞警方抓了需要用钱解决,并吩咐R奶奶务必隐瞒此事,他会想办法委托“朋友”上门找R奶奶拿钱。因家中固定电话无法显示来电号码,并且R奶奶救“婿”心切,于是其便在未向家人核实的情况下匆忙准备好了现金,静待“女婿”再次来电。
12月4日早上,“女婿”来电称自己委托的“朋友”准备来拿钱,要求奶奶到指定的位置将钱交给“朋友”。R奶奶按要求将1.5万元现金交给对方后,“女婿”再次来电称因自己嫖娼的对象不满18岁,警察说需要再交5万元才能彻底解决事情。
听到这个消息后,R奶奶表示没有这么多钱,对方便说有多少拿多少,尽量凑齐,不然他就要坐牢7年。R奶奶为了能尽快将“女婿”解救出来,便再次到银行取出4万元交给接头男子,但还没等到R奶奶详细了解情况,对方就匆忙离开了。
回到家中,R奶奶越想越不对劲,便打电话跟子女说明情况,R奶奶的子女马上意识到其母亲遭遇了诈骗,遂报警。
“‘装孙子、装亲戚’诈骗屡见不鲜,骗子往往会冒充家中晚辈、亲戚,利用老人对晚辈的爱护之心,拨打电话给老人,以犯事急需用钱为由编造各类谎言,让老人取出现金交给指定人员手中,从而实施诈骗。”云浮市反诈中心教导员蓝展鹏说。
据民警介绍,此类诈骗手法都有着类似的套路。一、非法获取信息。诈骗分子一般以老年群体为目标,通过不法渠道获取目标对象的个人情况和电话信息。二、冒充孙子,紧急求助。诈骗分子在掌握目标对象的信息后,会利用境外电话拨通老人的电话(一般选择打到老人家中无来电显示的座机电话),在电话中自称老人的孙子或孙女以“我打伤了人”“被警察抓走”等突发事件制造紧张氛围。三、要求转账,并且保密。诈骗分子以“保证金”“赔偿”等由头提出转账要求,并以“退学”“坐牢”等严重后果让老年人产生担忧畏惧情绪;同时以“担心责骂”等理由,要求老年人对家属保密。并且催促老人尽快将钱转交给自己的朋友,而这个所谓的“朋友”就是诈骗分子本人或同伙。四、持续开口,讨要钱财。诈骗分子会以“保证金”“保释金”“伤者医疗费不够”等理由要求老年人持续汇款。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要将此类诈骗手段反复向家中老人说明,让老人遇到此类情况时尤其是涉及“转账”“交钱”时,务必先通过电话或当面告知家庭其他成员或直接拨打110进行核实,如不慎被骗或遇到可疑情形请立即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