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县历洞镇磨山村:夜议夜访聚民智 绘就 “百千万工程”新画卷
为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4月14至15日晚,郁南县历洞镇磨山村利用村民夜间空闲时间,连续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围绕挖根类南药图斑复绿、土地延包政策落实、典型村培育打造等核心议题集思广益、凝聚共识。镇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及村民代表积极参与,通过“夜访夜议”形式,倾听民声、回应关切、共商良策。
夜访入户听民声,精准对接解难题
会前,村“两委”与驻村干部组成工作组,深入村民家中开展“夜访行动”,重点了解群众对南药种植复绿、典型村培育等工作的意见建议。针对村民提出的复绿管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实际问题,工作组逐一记录并分类梳理,为会议讨论奠定基础。
复绿转型双推进,生态经济两兼顾
针对前期县林业局下发图斑,会议提出因地制宜推进生态修复,通过“林药套种”生态治理模式,平衡南药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驻村班子强调,目前已完善管护责任机制,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复绿工作,确保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村民代表纷纷表示支持,并提出加强技术指导、优化种植规范等建议。
政策宣讲入民心,土地延包稳根基
郁南县作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县,针对“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政策,村党支部书记结合文件精神,详细解读延包原则和实施方案,并就村民关心的新增人口土地权益、承包地流转等问题展开讨论。会议明确,将成立专项工作组,通过广泛宣传等方式,稳妥推进政策落地,切实保障村民合法权益。
典型培育明方向,南药片区展新篇
作为2025年“百千万工程”市典型培育村,磨山村立足“生态立村、产业强村”,依托“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政策,整合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借势县南药产业片区规划,以农房风貌提升、污水治理和乡村绿化为抓手,打造特色生态村居,串联周边村激活文旅潜力,探索生态与产业互融共促的乡村振兴路径。
干群同心聚力,务实举措暖民心
两晚的会议聚焦问题、务求实效,形成多项可操作决议,村民代表踊跃建言献策,现场气氛热烈。一位村民感慨:“干部们晚上上门走访,会上耐心解答,咱们对村里发展更有底气了!”下一步,磨山村将建立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此次“夜访夜议”模式,既解决了村民白天农忙难集中的问题,又以透明高效的沟通提升了群众参与度,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历洞镇将持续推广这一做法,推动更多村庄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中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