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通 云浮发布 云浮日报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云浮宣传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郁南建城:打造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2025-04-16 15:11 责任编辑:董琼 字号:

3月枇杷黄、7月黄皮甜、10月板栗香、腊月粉葛爽......郁南县建城镇,是传统农业大镇,中国无核黄皮专业镇。近年来,该镇锚定“大湾区生态产品供给地”目标,在做强做优无核黄皮这一“明星产业”的同时,做精做深枇杷、粉葛、西洋菜、油栗等特色农产品,以“一果兴百业”的实践,书写“百千万工程”的鲜活注脚。

一果兴——“小黄皮”撬动“大产业”

四月春意浓,黄皮花开艳。建城镇山间田野绿意盎然,一朵朵洁白的小花点缀在黄皮树枝头,犹如点点繁星,美不胜收。黄皮树下,果农正忙碌保花保果、疏花修剪、果树护理等工作。据建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6月以来,郁南县“生态名果”无核黄皮成功出圈,“来自世界黄皮公园的深山原生态无核黄皮奶茶”“甄选深山种植黄皮原果爆打的山野味道 ”......黄皮奶茶、黄皮饮品广告出现在欧美、港澳及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而来自各类奶茶店的大型采购,成功让无核黄皮走出国门、走进千家万户。随之而来的是无核黄皮收购价格同比翻番,建城镇冷链储藏行业蓬勃发展,黄皮产品从“夏季限定”到“四季可期”。

郁南无核黄皮素有“中华名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美称,建城镇是世界上面积最广、产量最大、品质最优的无核黄皮产业聚集区,全镇黄皮种植面积7.2万亩、年产量超4万吨,产业产值约17亿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约1.11万元,是名副其实的“无核黄皮之乡”。

近年来,该镇充分利用“珍稀果”“发源地”两大特色,打造“建城圩镇-世界黄皮公园”融合发展片区,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样板;大力引进精深加工项目,加强与佛山三水轻纯企业合作,生产黄皮糕点、黄皮饮料等数十种黄皮加工品,提升黄皮产品附加值;多次承办“黄皮花开 绿美郁南”赏花季徒步活动、“黄皮园里的嘉年华”露营星空音乐节、无核黄皮文化周等特色节庆等活动,吸引周边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等超10万人前来参观游玩。

百业兴——“土特产”蹚出“致富路”

枇杷香,半山黄。4月,正是枇杷成熟时节,建城镇白天村三千多亩枇杷喜获丰收,漫山遍野的一串串如鸡蛋般大小、色泽金黄、果香浓郁的枇杷挂满枝头。村里的枇杷园里一片欢声笑语,村民们三五成群,或拿筐、或用桶,兴高采烈地穿梭在果树之间,小心地采摘着枇杷。

据果农刘柏焕介绍,该村历来有种植枇杷的传统,从2000年后在当地政府推动下大规模种植,目前每家每户都有种植,总规模达到3000多亩。天马山枇杷以其皮薄肉厚、汁水丰盈深受消费者青睐。价格中等果有4-5元/斤、特等果12-13元/斤,主要销往珠三角、云浮市区,有水果流通商上门收购,可谓是供不应求。

在离天马山不远的车滘村,沁润着郁南第一峰“金菊顶”顺流的山泉水而生的西洋菜,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条件和令人回味无穷的口感从众多农特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群众舌尖上的绿色珍馐。近年来,该镇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在全镇范围内扩大西洋菜种植面积,并联合食品企业成功研制了西洋菜面、西洋菜干等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实现由一棵西洋菜串起富民兴村“共富链”。

“春季有沃柑、枇杷、青梅;夏季有无核黄皮、荔枝、龙眼;秋季有板栗、西洋菜;冬季有粉葛、淮山......”提起建城镇土特产,该镇有关负责人可谓如数家珍。据他介绍,在“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中,该镇有效激发人才驿站纽带作用,靶向引进果树研究专家、高级农艺师、虫害防治专家、金融本土专家等高素质专业化人才139名,与华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选育紫肉黄皮、盆栽黄皮、华蜜等黄皮新品种,培训推广宽行窄株、高产树形管理等现代化栽培技术,促进科技创新链与农业产业链加速融合,让“黄金果”插上科技翅膀。

好山好水出好物,“春赏花、夏品果、秋收栗、冬滋补”......如今的建城,紧抓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镇村建设契机,通过推进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加快特色产业品牌打造、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等系列举措,全面赋能乡村振兴,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让“土特产”真真正正成为富民兴村、“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的基石。“建城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古城,也是山水之城、诗意之城、魅力之城,欢迎大家到建城作客,一起赏美景、品美食、探文化、悦人心。”建城镇镇长热情发出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