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
-
郁南无核黄皮赏花季暨“土特产”推介活动3月29日来袭
进入三月,郁南县无核黄皮树悄然绽放,美时美景引来众多市民、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据悉,该县将于3月29日举办2025“土特产”推介暨郁南无核黄皮赏花季活动。届时,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黄皮花,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郁南美食,感受郁南乡村振兴的独特魅力。26日,记者来到建城镇看到,世界黄皮公园、文昌桥一带,无核黄皮花开正艳,一朵朵洁白的小花点缀在枝头,犹如点点繁星,美不胜收。日出时分,阳光洒满大地。绿树、白花与晨曦交相辉映,如一幅水墨画卷舒展开来。花海中,有穿着汉服的姑娘们在树下流连,呈现出古典与现代错觉美感。当地摄影爱好者也纷纷来到无核黄皮果园进行采风活动,他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将这份美丽传递给更多的人。
2025-03-27 -
镇能量丨郁南县都城镇大力发展生态综合种养
当前正是春耕生产时节,郁南县都城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联同广东省农科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开展省农村科技特派员科技下乡活动,指导企业科学开展春耕生产,推动发展“稻鸭共作”生态循环农业,助力奏响农业“增收曲”。活动中,广东省农科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向坤为农业公司赠送精心挑选的优质水稻种子——南晶香占40斤、粤禾丝苗200斤,以及优良肉鸭苗1500羽,推广“稻鸭共作”生态循环种养技术,助力推动生态循环农业。据了解,这批水稻种子和鸭苗预计产出可达15万元。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为现场群众讲解“稻鸭共作”生态循环种养技术要点,普及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知识:鸭子在稻田中活动,可以捕食害虫、疏松土壤,其粪便还能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而水稻则为鸭子提供遮荫和栖息的场所,“稻鸭共作”能够实现水稻与鸭子的互利共生。这种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既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又能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有好种子、好鸭苗,还有专家的技术支持,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发展好‘稻鸭共作’生态循环种养……”望着一袋袋优良稻谷种和一箱箱活泼可爱的小鸭子,郁南县坤为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满怀信心表示,这次活动送来的不仅是物资,更是科学种养的力量,对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发展更有底气了。
2025-03-27 -
“田间汉”变身“带货达人”!郁南电商培训为新农人赋能
近日,第12期郁南县新农人电商人才培训班圆满结束。自去年启动以来,郁南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广东振欣人才服务有限公司,已累计培育本土电商人才620名。通过数字化营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助力农产品突破传统销售模式,加速走向全国市场。培训围绕电商直播基础知识、平台运营技巧、带货话术训练、农产品营销推广策略等核心内容进行教学。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和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学员们传授电商直播的精髓,确保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培训现场,讲师详细阐释电商平台规则以及短视频的剪辑技巧,深入分析成功带货案例,并教学员们如何挖掘农产品背后的故事,如何依托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树立品牌形象,如何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培训聚焦直播运营、品牌孵化及供应链管理三大核心领域,采用“理论授课+实战模拟”双轨教学模式,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展开。据悉,超63%的学员结业后成功开设农产品电商店铺,部分店铺年销售额突破50万元。学员们通过直播带货累计为郁南农产品带来300万余次网络曝光,搭建的“郁南新农人”话题标签播放量达1060万次,直接推动销售订单量增长超40%。无核黄皮、蚕桑制品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渠道销量显著提升,带动农民增收超20%。学员朱郁荣是培训的受益者之一。他从“田间汉”转型为“带货达人”,通过培训掌握了短视频营销技巧,其店铺销售的西洋菜同比增长120%。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标志着郁南电商人才培育取得阶段性成果,更为县域经济转型提供了创新路径。随着越来越多新农人活跃在“云端”,郁南农产品正借助数字化力量,走出一条品牌化、市场化的乡村振兴之路。
2025-03-24 -
郁南县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掀起春种植树热 春游研学活动如火如荼
记者日前从郁南县了解到,自今年2月起,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掀起了一股植树热潮。市民们纷纷响应植树造林的号召,积极参与到植树活动中来。活动不仅增强了市民的环保意识,还促进了爱绿植绿护绿的良好风尚的形成。近日,公园迎来了今年首批大规模学生春游活动。蔡朝焜纪念中学等多所学校组织学生来到这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验植树造林的乐趣。公园内桃花、黄花风铃、樱花竞相绽放,花香四溢,给学生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据统计,此次春游活动共计接待学生游客2000余人。据悉,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新打造了多个特色景点,如建设自然资源·林业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自然教育基地、自然教育之家、桃花园自然教育径和大王山篮球场等。而广东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教育之家的开放使用,为师生研学、科普教育提供更为优质和便利的第三课堂教学场所。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是郁南县生态建设的样板工程,更是郁南县的一张生态旅游名片。公园始建于2000年,2004年经批复升格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22年被认定为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2023年被认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和广东最受群众欢迎的十佳国家级森林公园,2024年被认定为云浮市林长绿美园。
2025-03-24 -
郁南“课间十五分钟”释放校园新活力
下课铃声一响,操场上立刻沸腾起来。绿茵场上,孩子们尽情游戏,笑声连连;篮球场上,个个生龙活虎,对抗激烈。此外,还有跳格子、转呼啦圈、踢口袋、跳皮筋、打羽毛球的,欢声笑语洒满校园。新学期开学以来,郁南县各学校利用15分钟课间让学生“动”起来,让课间“热”起来,让氛围“活”起来,展现出一番热闹而充满活力的景象。在郁南县四一八小学,下课铃声响起,校园瞬间化作活力海洋。篮球场上生龙活虎的对抗赛、跳绳区整齐划一的节奏声、AI运动吧里此起彼伏的闯关欢呼,共同编织成一首生动的课间交响曲。郁南县四一八小学自2025年春季起,就积极采取措施激活课间时光,如开发“微运动场”、开放“共享体育器材”、开设“AI运动吧”等,让学生在这短暂的15分钟内随时随地都能参与体育运动,真正实现了“心里有阳光,身体能出汗”的愿景。为突破场地限制,学校巧妙利用教学楼转角、闲置空地等区域,打造出彩色跳格子区等“微运动场”,让校园边角空间变身运动乐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校还充分利用课间15分钟作为学生的心理疗愈时间。当上课铃响起,孩子们带着红扑扑的笑脸奔向教室,那些定格在课间的创意火花、温暖互动,都在诉说着教育的真谛——让每个生命在阳光与汗水中自由舒展。这种“动静结合、身心共育”的课间革命,正在为郁南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2025-03-24 -
聚焦“百千万工程”丨郁南县历洞镇旺埇村:百姓事 百姓议
一顶简陋的帐篷、一张留有岁月刻痕的桌子、一排高低不齐的凳子、一群议论纷纷的村民……这是记者近日在郁南县历洞镇旺埇村村口看到的一幕,也是记者见过最简单、最接地气的“百姓议事点”。“最好种植黄皮、龙眼、肉桂和香水柠檬等有收益的树种,拿去卖或者自己吃都可以。”在设置于该村士多店门口的“百姓议事点”,村民们正在议论“百千万工程”推进中房前屋后绿化美化事情。“我赞成种植香水柠檬,易管理、结果多,村里又有种植基地,既方便销售,又可美化村居环境。”刚刚从地里摘菜回来的村民黄锦满顺手搬来一张胶凳坐在旁边,边摘菜边听大家议论,还时不时插上一两句话。据了解,该村“百姓议事点”是2024年设立的,目的是收集村民意见,倾听村民心声,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村委对村民的意见建议进行整理,再充实完善工作方案,现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顺手多了。”村支书聂镜荣告诉记者,设置“百姓议事点”,既打开实施“百千万工程”工作思路,又提升村民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积极性。“开始的前两个月议事话题主要是环境整治,村民结合实际提出意见建议,牢骚话居多。现在村里建起了文体广场、村史馆,铺设了彩虹村道,打造了‘美丽庭院’,大家对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支持度高了、主动作为的多了、赞扬的话也多了。”聂镜荣说。当记者离开时,仍有不少前来买东西的村民加入议事行列。
2025-03-24 -
郁南县举办“黄皮花正开、郁南等您来”拍摄创作活动
3月22日,郁南县摄影家协会、县职业技术学校、县文化图书和博物馆、县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一场以“黄皮花正开、郁南等您来”为主题的拍摄创作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50余名摄影爱好者和学生参与,他们用镜头捕捉郁南春天的美丽瞬间,为即将到来的云浮郁南无核黄皮赏花季徒步活动和摄影比赛预热。活动当天,一行人首先聚集在风景如画的文昌桥进行拍摄。文昌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距今已有440年的历史,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风雨桥。桥上,女孩们身着汉服,款款走过,与桥两边盛开的无核黄皮花相映成趣。更有姑娘在无核黄皮树下悠然弹琴,琴声与花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摄影爱好者们纷纷寻找好机位,或用手机,或用相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美景和人文风情。随后,大家前往陈屋村世界黄皮公园进行采风。在这里,农户们正忙着对无核黄皮花进行淋水等护理工作,户外场景生机勃勃。摄影者们纷纷举起镜头,捕捉这些真实的农村生活画面,将郁南春天的田园风光定格在照片中。活动现场分为手机组和相机组,参与者们根据自己的设备和擅长的方式,尽情发挥创作才能。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他们有机会与有经验的摄影爱好者进行交流学习,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摄影技巧,还拓宽了视野,对郁南的本土文化和自然风光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还吸引了罗定市、封开县等地的摄影爱好者参加,他们与郁南的摄影爱好者们一起,用镜头共同记录郁南春天的美丽瞬间,促进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此次“黄皮花正开、郁南等您来”拍摄创作活动,不仅展示了郁南春天的美丽风光和独特魅力,也为摄影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郁南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2025-03-24 -
郁南县宝珠镇组织开展2025年第二次义务植树活动
近日,郁南县宝珠镇组织开展2025年第二次义务植树活动,组织镇村干部、挂点单位、中铁十八局环北广东工程施工A2标党支部、驻镇帮扶工作队、互助工作队以及热心群众等约350人参与。活动现场,大家分工协作、配合默契,进行挖坑、扶苗、填土、浇水等一系列植树工作。党员干部在植树的同时,还向群众讲解乡村绿化的重要意义,将绿美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参与者,引导更多群众关注生态、爱护环境,共同参与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携手推进“百千万工程”出新出彩。据统计,此次植树活动共种植胸径3厘米以上的紫花风铃、嘉宝果、黄皮等树种1464株,新增绿化路段约300米。截至目前,宝珠镇已累计植树2804株,新建6个主题林,绿化面积达35亩。
2025-03-20 -
春暖阡陌 绿染田畴——春耕备耕正当时丨郁南春耕生产演绎“科技加速度”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郁南县的广袤田野上,插秧机忙碌地穿梭往来,植保无人机在空中精准喷洒,科技助力郁南绘就春耕新景。2025年,郁南县计划春种面积30.73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约14.7万亩,占春种计划总面积的47.2%,春耕生产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中。为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该县组织38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开展72次农业技术指导服务。举办5期农业技术培训班,培训人数达180人次。建成2个智能化集中育秧中心,采用“暗化催芽+基质育苗”技术,使秧苗成活率提升至95%,供秧能力可覆盖3000亩农田。同时,加紧建设无核黄皮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准的气象服务。计划建设安装4个“AI病虫监测站”,以提升病虫监测防控的智能化水平。目前,已完成农田水利清淤174.35千米、水利修补2365米,并调配132台抽水机用于春耕生产,以确保农业生产用水不受影响。遴选发布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37个、主推技术44项,并引进推广25个高产优质的粮油新品种,大力推广水稻合理密植以提高单产技术。接下来,郁南县将紧扣农时,继续加强农业用水调度,保障春耕农资供应,集中人力、物力全力投入春耕生产,确保在清明前后完成全部水稻的栽插工作。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力争水稻单产比上年有所提升。此外,深入开展农田沟渠维修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投入1800万元用于修补94.9公里沟渠,覆盖2.27万亩农田。组织农业轻骑兵等精干力量深入一线,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现场示范等方式,积极推广水稻合理密植、病虫害防治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水平。
2025-03-19 -
郁南县千官镇:严查消防隐患,筑牢校外培训 “防火墙”
近日,为切实保障校外培训机构安全运营,筑牢未成年人安全防线,郁南县千官镇组织镇应急、教育、市监等部门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行动,通过“强部署、严排查、促长效”三步走全面压实责任链条,为校外培训环境拧紧“安全阀”。高位推动,织密消防“责任网”。千官镇坚持“安全为基、预防为先”的管理方式,提前谋划、周密部署,深入分析辖区培训机构分布特点及周边交通环境,明确“全面排查、重点突出、整改闭环”的工作目标。通过细化任务清单、压实部门职责,明确“隐患清单”与“责任清单”,要求相关责任人签订“消防责任书”,推动场所主体责任落实落细。靶向发力,严把安全“硬标尺”。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击消防隐患核心领域。重点核查培训机构消防通道是否畅通、应急照明及疏散标识是否规范、灭火器材是否有效、电气线路是否老化等问题,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逐一登记造册,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到位。针对部分机构应急预案缺失、员工消防技能不足等问题,检查组同步开展“现场教学”,指导完善应急预案,演示灭火器操作流程,切实提升机构应急处置能力。“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下一步,千官镇将持续保持高度关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消防安全监管常态化、精细化,为学生与家长营造安全、安心、安宁的学习环境。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