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闻
-
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将从13日起给广东带来暴雨
随着台风靠近,广东连日的高温天气有望得到缓解。气象部门预计从13日开始,广东将有一次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降水过程。这次台风是典型的“南海土台风”,带来的降雨量大,大家注意做好防御。今年第1号台风已迟到2个多月常年来看,每年的第1号台风平均生成日期为3月25日,今年已经迟到2个多月。在10日8时,原位于南海中部海面的热带扰动发展为热带低压,台风正式进入生成阶段。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截至10日20时,热带低压位于距离海南省三沙市(西沙永兴岛)东偏南方向约230公里的海上,预计其将以每小时5—10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缓慢移动。综合中央气象台、省气象台预测,这一热带低压将进一步发展,并在6月11日前后增强为热带风暴,进而获得命名“蝴蝶”,由此成为2025年的第1号台风。此后,台风逐渐向海南岛南部到广东西部沿海靠近,预计于13日前后在上述沿海登陆,登陆时强度为强热带风暴级到台风级。受其环流影响,13—15日,广东将有一次明显的风雨过程。广东先炎热后暴雨在接下来的几天,广东天气如何?省气象台预计,11—12日,韶关、清远和南部沿海市县有中到强雷雨,局部有暴雨,雷雨时伴有8—10级短时大风,中北部市县高温炎热天气持续;13—15日,广东有一次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降水过程。随着台风靠近,广东海上风力也将加大。其中,11日,韶关、清远和南部沿海市县多云,有中到强雷阵雨,局部暴雨,雷雨时伴有8—10级短时大风,其余市县晴到多云,局部有(雷)阵雨。最高气温:广东南部沿海市县30℃—33℃,其余大部分市县33℃—37℃,粤北市县局部38℃。12日,清远、韶关、汕尾、珠三角南部和粤西市县多云转中到强雷雨,雷雨时伴有8—10级短时大风,其余市县多云,有分散雷阵雨。最高气温:广东南部沿海市县29℃—32℃,其余大部分市县33℃—37℃,粤北市县局部38℃。13—15日,广东有一次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降水过程。云浮天气:温馨提醒:1.台风将给南海中北部海面和广东海面带来明显风雨影响。海上过往船只、海上作业、海岛和滨海旅游需注意安全,及时避风。2.需注意防御台风临近前出现的局地强雷雨、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防御强降水及其引发的城乡积涝、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和中小河流洪水等次生灾害。3.台风的后期路径及风雨影响有较大不确定性,请持续关注最新消息。
2025-06-11 -
广东最新人事任免
据广东各地市政府官网2025年6月2日—8日广东多地发布人事任免以下为各地详情广州广州市政府任免工作人员任命陈强同志为广州越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越秀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同志兼任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免去张招兴同志的广州越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越秀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退休;免去马曙同志的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职务,退休;免去陈世杰同志的广州市政务和数据局副局长职务,退休;免去陈强同志的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免去周建军同志兼任的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职务;免去袁俸农同志的增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职务。周涛、肖苏同志任职试用期满,同意其任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副局长;王玉印同志任职试用期满,同意其任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闫秀娟同志任职试用期满,同意其任广州市财政局副局长;龙小强同志任职试用期满,同意其任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杨兵同志任职试用期满,同意其任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龙云同志任职试用期满,同意其任广州市医保中心主任。茂名茂名市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员任命麦哲伦为市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主任(试用期一年)。免去麦哲伦的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副主任职务。清远清远市政府2025年5月人事任免吴国泛同志任清远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潘俊斌同志任清远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刘祥同志任清远市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处主任(试用期一年)。免去汤庆祥同志的清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职务;免去唐宁同志的清远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职务;免去李晓瑜同志的清远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职务;免去张志鹏同志的清远市水利局总工程师职务。
2025-06-10 -
南方日报评论员:以法治护航“海上新广东”建设
《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近日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7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是广东省首部关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广东在海洋经济法治化建设方面迈出坚实一步,为打造高水平的“海上新广东”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将海洋经济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要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全面建设海洋强省。制定出台《条例》,是广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以法治力量护航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国家经略海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广东是海洋大省,向“蓝海”要生产力、求新增长点,是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潜力和空间所在。近年来,广东把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作为省委“1310”具体部署的“十大新突破”之一,按照“疏近用远、生态优先”“陆海接力、岸海联动”的要求,积极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大力唱响“海洋牧歌”,拓展蓝色海洋发展空间,“蓝色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打造“海上新广东”取得积极进展。从湛江巴斯夫、廉江核电等超百亿美元重大项目在广东下海建设,到我国首艘超深水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入列,再到海上风电总装机规模跃升全国第一……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在全国率先突破2万亿元,海洋经济总量连续30年位居全国第一,全省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保护海洋能力全面提升。与此同时,产业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要素保障不充分、海洋环境治理有待加强等制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仍然存在,亟待进一步破解。在此背景下,《条例》系统总结提升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从推动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提高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韧性、构建全面开放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凝聚海洋经济发展合力等方面作出7章53条规定,为我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制度支撑,必将助力广东更好发挥发展优势,释放发展潜力,增加经济纵深,开辟高质量发展新空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条例》一方面聚焦产业发展,结合广东海洋产业发展优势和重点发展领域,从优化海洋空间布局、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提升海洋服务业水平等方面,对广东主要的海洋产业规定了具体的发展措施,引领培育壮大海洋产业链,打造海洋特色品牌,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另一方面强化科技创新,分别对创新体系、企业创新、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作出规定,着力以创新引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竞相涌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梯次格局,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集聚区。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东在守牢生态安全边界的前提下,推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海洋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通过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条例》就海洋空间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修复、海洋生态价值实现、亲海空间建设等方面作出规定,充分彰显“碧海银滩就是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理念,有助于提高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韧性,确保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此外,《条例》还从国际合作、粤港澳合作、省际市际合作三个层次对开放合作作出规定,对于构建全面开放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广东正由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加速迈进。全省各地各部门要以《条例》实施为契机,不断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凝聚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多方合力,切实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发展活力,推动打造“海上新广东”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
2025-06-04 -
广东最新人事任免
据广东各地市政府官网及相关报道2025年5月26日—6月1日广东多地发布人事任免以下为各地详情广州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名单(2025年5月28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任命迟军为广州市水务局局长。珠海珠海市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员:任命余锦杰为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免去周咏文的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职务。韶关2025年3月人事任免韶关市政府2025年3月任命:黄发祥为广东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试用期1年);赵平平为广东乐昌大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试用期1年);刘志宏为广东仁化高坪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试用期1年);卢爱民为广东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试用期1年);龙晓华为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试用期1年);房东明为广东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试用期1年);谢国健为广东曲江罗坑鳄蜥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试用期1年)。韶关市政府2025年3月免去:黄燕斌的韶关市民政局副局长职务;叶新年的韶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职务;胡道元的韶关市公路事务中心副主任职务。梅州梅州市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员梅州市人民政府2025年4月任免工作人员:免去钟志雄的梅州市人民医院院长职务。梅州市人民政府2025年5月任免工作人员:任命刘志军为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试用1年);任命李彭彪为梅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试用1年);任命李锡方为梅州市世界银行贷款业务办公室主任(试用1年);任命杨向东为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发展中心副主任(试用1年);免去徐杞文的梅州市农业农村局(梅州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职务。揭阳揭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李文俊同志任揭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免去其揭阳市人民政府招商引资办公室主任职务;林晓珊同志任揭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免去其揭阳广播电视台台长职务;蔡国贤同志任揭阳市财政局副局长,免去其揭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揭阳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职务;陈钦丰同志任揭阳市审计局副局长(试用期满);孙少伟同志任揭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揭阳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兼)。免去谢小明同志的揭阳市财政局副局长职务;免去郑宏光同志的揭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2025-06-04 -
出行请注意!广东多地暴雨红色预警生效,可视为停课信号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6月3日至4日,台湾岛大部、广东南部沿海、福建东南部沿海、海南岛东部、云南西部和东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100~150毫米)。广东气象部门预计,3日,粤东和珠三角南部市县仍有大雨局部暴雨,雷雨时伴有8级左右的雷暴大风;4日降雨减弱,南部市县仍有中雨局部大雨或暴雨。截至今日(3日)7时20分,我省强降雨持续,龙门、博罗等9个暴雨红色预警仍在生效中,请注意防御。根据《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当气象部门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可视为停课信号,其生效期间,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停课。当暴雨橙色预警生效,学生可以延迟上学,上学、放学途中的学生应当就近到安全场所暂避。具体预报:3日,珠江三角洲南部、粤东市县有大雨局部暴雨或大暴雨,雷雨时伴有8级左右的雷暴大风,其余市县有(雷)阵雨局部大雨。最高气温:粤北市县26~27℃,粤西市县31~33℃,其余市县28~30℃。4日,南部市县阴天,有中(雷)雨局部暴雨,其余市县多云间阴天,有(雷)阵雨局部大雨。5日,西部市县有雷阵雨局部大雨或暴雨,其余市县多云有分散(雷)阵雨;部分市县有35℃左右高温。温馨提示:1.我省有明显降水并伴有强对流天气,需注意防范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对假期返程、海陆交通等带来的不利影响。2.近期雷雨天气频繁,需防范雷电、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龙舟竞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事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5-06-04 -
端午假期广东接待游客2321万人次,同比增长20.6%
据初步测算,2025年端午假期三天(5月31日至6月2日),广东累计接待游客2321.0万人次,同比增长20.6%;实现旅游收入114.4亿元,同比增长25.6%。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726.1万人次,同比增长18.9%;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103.0万人次,同比增长18.5%;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54.4万人次,同比增长17.5%;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133.2万人次,同比增长16.5%;纳入监测的80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市民游客64.6万人,同比增长13.2%。全省游客人均花费493元,同比增长4.2%,其中,一日游人均花329元,过夜游人均花费1028元,过夜游比例为23.5%。假日期间全省文旅市场安全有序、活力迸发,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全域联动焕新民俗跨界融合激活消费引擎端午期间广东省文旅活动以龙舟赛事为纽带,既传承了岭南水乡民俗(如起龙、采青、招景),又注入科技演艺(无人机表演、线上直播)、商圈联动等新元素。全域联动,规模空前。系列活动在全省21地市同步铺开,覆盖广佛深莞等核心城市及粤东西北县域。广州猎德龙舟宴、车陂竞渡,佛山叠滘漂移大赛、西樵山半山龙舟赛,深圳观澜河国际赛、大沙河科技竞渡,珠海金湾海上马拉松、斗门公开赛等成为热门项目,凸显地域特色。文化传承创新并举。叠滘弯道漂移、西樵山500年“半山扒龙船”、潮州大城所“游旱龙”等非遗民俗通过赛事焕新。猎德系列活动结合音乐会、啤酒节、市集;东莞沙田赛联动“湾区周末IN东莞”促消费、长安镇打造“水上竞渡+新质生活市集”;深圳光明区设龙舟嘉年华与非遗展演等活动,通过龙舟跨界融合激发消费动能。深圳、东莞专设粤港澳龙舟邀请赛,汕尾品清湖组织两岸青年联合龙舟汇演共展交流新篇。“百千万工程”赋能乡村振兴。茂名袂花江、阳江逆水赛、信宜锦江河等乡村龙舟赛吸引超百支队伍,结合龙船饭、增殖放流等活动激活县域文旅。中堂、港口等镇以龙舟巡游展示水系治理成果,坦洲镇借安阜涌赛事呈现“百千万工程”实效。央媒联动聚势赋能龙舟IP破圈提效与央级媒体合作,通过“大直播+深内容+强互动”三重引擎,实现文化传承与文旅消费的双向赋能。央视深度赋能,打造现象级文化IP。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节前推出“粤端午 粤快乐”广东龙舟宣传片,预热节日氛围;端午节首日,在“央视新闻”平台成功直播“当燃龙舟 粤拼粤勇——端午一起到广东看龙舟”特别节目,实时连线广州、深圳、佛山、汕尾、东莞、中山、阳江、清远、揭阳等9市龙舟竞渡现场;后续播出《佛山叠滘·最燃龙舟》短视频、《舌尖上的龙舟味道》宣传片、《今日宜·端午》文化短片、《主播说联播》端午特辑等,实现民俗破圈、文化浸润与全民话题共振;联动新加坡、阿联酋、美国、南非等国户外大屏进行展示,现场触达超过452万人次,间接触达超过3700万人次,形成“国内引爆+海外破圈”传播格局,全面掀起探粤文旅新热潮。人民日报全媒联动,激活全民参与。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搭建地市龙舟赛观看专区。发起“请到广东过端午”城市人气票选,在人民日报客户端“视界”APP、人民日报客户端双端开放投票,票数合计前三的城市将获得“最佳人气城市”称号。参与投票可抽取海量端午好礼,并有机会获得人民日报新媒体“十五运系列视频”采风机会,实现100%中奖率,助推线下消费转化。
2025-06-04 -
广东龙舟新叙事:让世界看见“粤式新龙舟”
端午前后,水网密布的广东总能见到这样一幅激荡人心的画面——江河湖海一艘艘色彩斑斓、造型威武的龙舟划破平静,奋楫扬帆,河岸上鞭炮声、喝彩声震耳欲聋。广东龙舟,正在成为中国文旅的一张新名片。图源:匠心勒流连日来,“过端午,广东人是认真的”“广东人是去救屈原的”等网络热梗刷屏,越来越多人看见了广东民俗文化的原真性与生命力。源自村社文化、宗族文化的广东龙舟,是经济实力的侧面彰显,更是广东人自古以来领潮争先的精神写照。自今年5月以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以下简称“广东文旅”)联合央媒、省媒以及各地市机构媒体,携手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共同为广东龙舟蓄力造势,让世界看见“粤式新龙舟”,让广东龙舟的叙事如同赛龙舟本身,一桨千年开新道。(一)广东人“扒(pá)龙舟”,不是新故事,如何讲出新意?今年,广东文旅提前围绕“请到广东过端午”的主题,抓住“广东龙舟”的核心内容,开启全新叙事方式——广东人扒龙舟,为讨一年的好彩头。造好龙舟的“势”。请到广东过端午,理由是什么?看“赛龙舟”。如果说去年广东猎德、叠滘龙舟在社交平台火出圈,那么今年,广东“扒龙舟”的声势更大,赛事更多,甚至吸引了央视名嘴撒贝宁前来一探究竟。今年端午假期前夕,广东文旅联合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当燃龙舟 越战越勇”龙舟季策划,开篇的龙舟季官方宣传片,颠覆端午龙舟的传统叙事,连青白二蛇端午喝雄黄酒现原形的典故也有了新演绎,化身众擎机器人的桥段,虽有些无厘头,但增加了赛博朋克的味道。传统与时尚兼备,这本就是广东文旅的独特魅力。同时,广东文旅联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央媒,以及省市超40家媒体展开“粤式新龙舟 绽放大湾区”的直播,为“广东龙舟”造势。此外,广东文旅联合新浪微博以“请到广东看龙舟”为核心,通过“热点事件+全民参与”传播模式在微博平台向全国展现广东文旅魅力,“龙舟季的广东人强得可怕”“被广东人的龙舟精神震撼到了”“广东龙舟燃爆夏天”等话题上全国热搜,阅读量超1亿人次。让全国人民都能看见这一民间盛事在广东的火热场面,这是讲好文旅的关键一步。讲好龙舟的“魂”。去年端午,一句网路热梗刷屏朋友圈——“老板,我要请假回村‘扒龙舟’。没有我,我们村可能会输!”恰如其分地展现出广东人“扒龙舟”有多拼。这股子拼劲,源于民间信仰、宗族认同。河流水网密布的广东,是岭南龙舟文化的重要起源地。龙舟不仅是装饰着龙头龙尾的窄体赛艇,更是承载民俗的载体,广东人视龙舟为“真龙”,因而在启用时须经过严谨仪式。每年的农历三月至农历八月,赛龙舟(广东人称为“扒龙船”或“扒龙舟”)活动在不同地区接连上演。“龙船扒得快,今年好世界”。在广东,龙船队在比赛中夺魁,不仅为荣誉,更为好彩头。“宁可煲烂,不可扒慢”,这种宁愿把龙船撞烂也不能减速的竞技信仰,让叠滘龙船拥有“银河系唯一水上F1”的美名。傍水而居的叠滘人,世世代代在家门口的河涌中挥桨竞渡,龙船漂移由此锻造。前两日,恰逢叠滘龙船开赛,中国体坛名嘴央视解说员贺炜声情并茂讲述“水上F1”究竟是如何实现弯道漂移的。对广东“扒龙舟”进行体育赛事的专业解说,这是广东文旅宣传推广的一次创新尝试,它不仅还原了粤式龙舟的速度与激情,更传递出广东人自古以来领潮争先的精神。(二)向世界讲好广东故事、讲好大湾区故事,必须将好声音传出去——传到海外去。今年端午假期前夕,受“你好!中国—剑桥龙舟节”组委会邀请,汕头潮阳和平下宫妈祖和兴龙舟队将赴英国剑桥参加比赛。作为唯一一支代表中国参加比赛的队伍,其首次走出国门,让更多人了解潮汕龙舟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龙舟文化。记者获悉,这是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动对接活动组委会,推荐广东龙舟出战。除此之外,广东龙舟的形象短片也登陆美国、阿联酋、新加坡、南非等四个国家五座城市核心商圈的户外大屏。好莱坞、纽约时报广场、迪拜购物中心、新加坡CHINATOWN、开普敦商业区等户外大屏上,广东龙舟激情竞渡的画面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我非常想去中国,亲眼看看龙舟比赛,人生至少要去看一次。”各国民众被迷住并赞叹说,想来广东实地感受这项运动的魅力。广东龙舟亮相海外四国五座城市核心商圈大屏。传出大声量。“广东文旅终于不低调了”“广东龙舟是去救屈原的”……自5月29日龙舟季官方宣传片《粤端午粤快乐》上线以来,网友们对广东文旅和广东龙舟的热议层出不穷。社交平台上关于“广东龙舟”的热议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广东龙舟借助海外大屏的传播,触达逾4100万人次。借助央媒、地方媒体和社交媒体等立体传播矩阵,广东文旅对粤式龙舟的叙事变得更为立体丰满,且保留原真性。正如央媒所言,广东龙舟正成为中国文旅的一张新名片。(三)广东龙舟,不仅关乎文化,更紧系民生。一年一度的龙舟赛事,既可以吸引海内外参赛者入粤比拼,在粤消费,也能够招揽来自世界各地和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赛事、品荔枝、住酒店、逛街区。龙舟经济可以成为拉动入境游、促进消费、带动区域经济的新引擎。为充分挖潜龙舟的“人文经济”,广东文旅做了两件事:把海外游人请进来。如果说一系列视频影像文字等媒介让世界足以看见广东龙舟,那么把海外游人请进来,则是让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皆能真实触摸岭南文化的肌理,体验广东文旅玩、赏、品、购等多重乐趣。5月26日,“你好!中国”2025法国旅行社粤港澳大湾区踩线团开启为期10天的旅程,20位来自法国的头部旅行商在广州、潮州、深圳、香港、澳门、珠海体验活力广东时尚湾区的魅力。其中,摘荔枝、品龙船饭等专属于广东文旅的独特体验,让法国旅行商们真实感受有趣的人文之旅。外国友人在珠江边观看龙舟赛。让龙舟经济旺起来。作为经济第一大省,近年来,广东在激流勇进中强筋壮骨,经济基础更稳、结构更优、活力更足。一季度,广东GDP同比增长4.1%;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5个百分点。端午假期,广东文旅联动央媒发起“请到广东过端午 文旅好礼等你拿”等活动,为广大网友送出酒店房券、景区门票、OTA礼品卡等大礼包。“龙舟经济”破浪前行,牵动民俗游、赛事游、乡村游等多元业态,撬动餐饮、住宿、文创等周边消费——据初步测算,2025年端午假期三天(5月31日至6月2日),全省累计接待游客2321.0万人次,同比增长20.6%;实现旅游收入114.4亿元,同比增长25.6%。广东“人文经济”正在持续释放动能,推动广东文旅产业蓬勃发展,让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2025-06-04 -
广东演唱会经济加速升温 双“国际演艺之都”呼之欲出
2025年张惠妹ASMR MAXXX演唱会广州站,于今年5月10日在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受访者供图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文博会”)余温未散,广东演唱会经济愈发火热。今年以来,顶流艺人密集登陆广东各大城市,场馆内万人合唱声浪此起彼伏,场外文旅消费持续升温。数据显示,仅前4月广州已审批演出1661宗,深圳单月跨城观演比例突破65%,佛山等新一线城市正以每月超10场的演唱会频次,重塑中国演艺市场版图。“顶流盛宴”背后,是广东完整产业链的强力支撑,以及消费者与流行文化的双向奔赴。文博会期间发布的广东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中,17条专项措施直指演艺市场痛点,支撑广州、深圳打造国际演艺之都,广东正在书写一场“以演兴文、以文促产”的新篇章。众星云集头部艺人热衷到粤“开麦”6月,深圳将迎来陈小春、萧敬腾、周冰倩;王源、罗嘉良、汪明荃等明星将在广州“开唱”;谭咏麟、范玮琪、陈柏宇等将齐聚佛山;林忆莲将在汕头“开麦”……今年以来,广东演出市场呈现出愈发火热的发展态势。据统计,1—4月,李健、林忆莲、毛不易、杨丞琳等超20位人气歌手在深圳举办演唱会,当地共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会30场,同比增长20%,吸引40.62万人次到场观演。而作为全国“演唱会第一城”的广州同样数据亮眼。2024年,广州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会159场,占全国总量的显著份额。今年1—4月,广州审批营业性演出1661宗,同比增长11%。猫眼数据显示,今年3月广州大型演唱会门票预订数量同比激增230%,其中跨城购票的占比更是首次突破65%。广东各市成为头部明星演唱会热门选址地的背后,是当地得天独厚的市场消费力、交通便利性和文化认同感。例如珠三角,高密度人口、年轻消费群体、强文化消费意愿构成票房“基本盘”。广州、深圳常住人口均超2000万,佛山、东莞等城市人口超千万,且大学生群体规模庞大,单单广州就拥有165万高校学生。“门票价格承受力强,买票的人数多,氛围也热闹,这是广东的优势。”华南城市研究会创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表示。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前列,为全国粉丝提供便捷的航空接驳,让广东尤其是珠三角成为辐射全国乃至东南亚的观演枢纽。凭借“1小时生活圈”立体交通体系,珠三角城市九城合一,跨城观众从珠三角其他城市抵达场馆的时间普遍在90分钟左右。广府文化在广东源远流长,广东观众的语言认同、文化基因与香港形成独特协同效应,粤语歌受众基础广泛,成为香港歌手到内地开演唱会的最佳选择。产业协同覆盖演艺市场全环节广东演艺市场的繁荣,更离不开深厚的产业根基。中国照明学会舞台电影电视照明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一份广东灯光调研报告显示,世界70%的舞台灯光设备由中国制造、中国95%左右的舞台灯光设备出自广东,舞台灯光行业几家规模最大的企业均位于广州。“广州有接近3000家舞台灯光音响企业,占了全中国的一半,每年的营业金额超过5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广东演艺设备行业商会会长王锐祥介绍。例如,锐丰科技的“LAX”音响系统、影石创新的全景拍摄设备等“湾区智造”成为全球演出市场的标配,广州卓远研发的VR动感设备已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在上游内容制作上,依托腾讯、网易等科技巨头,珠三角在数字音乐、虚拟偶像、AI创作等领域领跑全国。深圳灵图创新开发的“视觉语言大模型”,可实时生成演唱会虚拟舞台效果,运用在明星巡演现场……科技的加持,丰富了舞台的表现形式,满足了观众的现场观感。在5月举行孙燕姿《就在日落以后》深圳站演唱会现场,“AI孙燕姿”现身大屏幕,穿越音乐生涯,巧妙重构13张专辑的代表时刻,引发观众对其音乐陪伴的共鸣。当下,从票务平台到短租民宿平台,广东培育了完整的服务链,企业逐渐从软硬件供应商转型为文化生态整合者。锐丰文化打造的广州国际灯光节,10年吸引6500万游客,成为城市文化名片;猫眼娱乐落户广州黄埔后,整合票务、内容投资、演出经纪,形成“内容生产—票务销售—场馆运营”闭环。根据广东省演出行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广东省的大型营业性演出场次达546场,票房收入达37.34亿元,双双位居全国第一。消费焕新Z世代成跨城观演主力在歌迷热情追捧下,各大城市演唱会“你方唱罢我登场”。有数据显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川渝这四大区域,贡献了全国超六成的票房。小锐是一名来自北京的上班族,也是五月天和张惠妹的资深粉丝,年均看三四十场演唱会。为一场演出,他不惜跨城奔波。像他这样的年轻人,超六成选择跨省观演,直接带动酒店、机票价格上升。小锐向南方+记者出示的一张跨城观演开销统计表格显示,平均一场跨城演出,住宿、机票、门票场均消费在3000元以上。2025年“五一”,东莞超级草莓音乐节吸引8万乐迷,带动收入约2.8亿元,占旅游收入的十分之一。嗅到这波商机,广东不少城市推出“跨城观演”专属优惠,配套服务做足。为了拉近与大湾区粉丝的距离,东莞定制演出阵容。针对大湾区乐迷推出的“粤语专场”,周柏豪热情安利家乡,秒变东莞推介官;威神V成员肖俊作为东莞本土成员,直呼“东莞烧鹅酥到流油”;本土乐队蛙池一出场便点燃现场,用音乐讲述城市故事。东莞还借势推出“潮流东莞·五一进莞来”等文旅活动。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三天,东莞仅滨海湾就吸引42万人次打卡,人气爆棚。年轻人群体充满朝气乐于分享,善于使用各类社交平台,既是流量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城市活力的源泉。珠三角城市通过举办一场场“造节”活动,塑造年轻活力的城市形象,得以抓住流量密码,让城市被发现、被看见、被拥抱。小锐对珠三角演唱会举办地如数家珍,更对这里便捷的交通赞叹不已。好几次来看演唱会,他都通过广州—深圳,或者香港—广州便捷轨道交通,实现两天异地观看两场演出的超级体验。“若对标新加坡等海外城市,大湾区城市在承接国际巨星演唱会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小锐不忘对大湾区演艺经济提出更高期许。广东显然也看到这一点。日前,广东发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87条政策举措,其中针对演艺市场的17条措施尤为亮眼。政策提出支持广州、深圳打造“国际演艺之都”,鼓励建设大型专业场馆,并通过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剧院联盟”促进三地演艺资源互通。随着新政策的出台,将不断优化完善演艺发展格局,持续激发演艺市场活力,提升演艺产业发展能级,优化演艺繁荣发展环境。“演唱会带来庞大人流,而且大多是年轻人,各市可以以此为契机向他们展示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和经济发展项目,吸引年轻人参与到城市的发展中来,将演唱会的短期经济变成长期效益。”胡刚建议。更多的包括演唱会在内的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旅新场景、新模式,将持续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活力与动力。
2025-06-04 -
五组数据看广东“百千万工程”三年成效
2025-05-30 -
今年以来南方最强降雨将至,广东周三起将遭遇新一次暴雨
广东的雨水刚减弱不久,小编又看到暴雨消息,而且很“劲爆”。5月25日17时,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27日至29日,今年以来南方最强降雨过程来袭。今年5月以来,南方较强降雨过程频繁,其中13日以来江南、华南及贵州等地已连续出现三次较强降雨过程(13-16日、17-20日、21-24日),贵州、广西大部、广东北部和西部、江西北部、湖南南部、浙江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三至八成,局地偏多1-2倍。中央气象台预计,5月27日-29日,南方地区将出现新一轮强降雨过程,贵州、江南、华南等地有大到暴雨,江南南部、华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其中,贵州东南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广西北部、广东北部、福建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有80-180毫米、局地300-350毫米。并且,上述地区有短时强降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这次降雨的进程为:27日暴雨区主要在贵州、广西、湖南;28日降雨最强,暴雨区向东扩展至江西、福建、广东等地;29日降雨带迅速南压移出华南。具体到广东,这雨怎么下?省气象台预计,26-27日,广东大部分市县多云到阴天,部分市县有阵雨。展望28-29日,我省将有一次暴雨局部大暴雨降水过程。也就是:先暂歇,再加强。具体来看,26日,各地多云到阴天,有分散阵雨。最高气温:中北部市县22℃-26℃,南部市县26℃-29℃。27日,广东西部市县多云到阴天,有分散阵雨,其余市县多云间阴天,局部有阵雨。最高气温:粤北市县23℃-26℃,其余市县27℃-31℃。待到28-29日,广东自北向南有一次暴雨局部大暴雨降水过程,局地伴有8级左右短时大风。云浮本周天气
202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