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城区安塘街道:探索“1+7+N”路径,赋能商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云城区安塘街道坚持党建引领赋能商会,积极充分发挥商会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探索“1+7+N”工作路径,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为抓手、以平台为载体,推动商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为安塘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坚持“1”个引领,以红色党建铸魂强根基
安塘街道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商会发展的“根”与“魂”,积极探索“党建+商会”工作模式,构建起“三个一体系”。一是造一个“红色引擎”。成立安塘商会党总支,下设12个党支部,吸纳51名党员,实现党组织对200余家会员企业的有效覆盖,促使“党建红”与“商会兴”交相辉映,为商会前行注入强劲动力。二是筑牢一个“红色堡垒”。高标准建设商会党建阵地,规范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累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5次、专题党课36场次,促进党建与商会业务协同发展。三是织密一条“红色纽带”。与14个村党(总)支部、学校、派出所等签订党建联建协议,设立非公企业党组织孵化基地,辐射带动200余家石材会员企业,形成“党建搭台、商会唱戏、企业受益”的生动局面。
(安塘商会党支部组织会员企业到长岗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实施“7”个网格,以精准服务惠企惠民
安塘街道创新构建“网格化+商会”工作模式,联合安塘商会将辖区内200多家会员企业分成七大网格组,织就“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帮扶网络,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优质服务。助力“百千万工程”。动员20余家会员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向省典型村都栗村、白村村等捐赠价值约30万元建材,支持村道硬底化、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百千万工程”添砖加瓦。二是支持乡村绿化。积极动员会员企业参加“干群齐动手 答好‘四道题’共建美丽家园 ”、卫生网格化等活动,并向夏洞村、白村村、布贯村等累计捐赠价值17万花卉苗木;积极与中山市云浮商会密切联系,在凤尾村荔枝山共同打造了10亩的“商会友谊林”,以实际行动支持绿美安塘生态建设,为乡村添绿增美。
关注民生事业。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整合各方社会资源,重点关注教育、卫生和基层治理等民生领域。在教育方面,积极动员会员企业筹集约19万元资金,用于提升改造安塘中学运动场、游泳池和增设体育设施,并累计捐赠11万元作为教育基金,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在卫生服务方面,动员会员企业筹集12万元,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捐赠空调和电视机,切实改善基层医疗环境;在基层治理方面,成立了“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秉持“内行人管内行事,商人纠纷商会解”的原则,运用行业规范调解纠纷,促进社会和谐。自成立以来,累计成功调解28宗纠纷,涉及金额180万元。同时积极动员会员企业向安塘派出所捐赠监控电子眼、人脸识别等设备,彰显“商会有为、治理有效”的责任担当。此外,安塘商会还进行了各类捐款捐物和慰问活动,折合资金额近300万元,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安塘街成立全区首个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
设立“N”个交流点,以共建共享促发展
为了加强商会会员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开展会员活动,安塘商会创新平台载体,因地制宜设立会员交流点,打造“三大平台”,不断提升商会整体服务水平。一是搭建联谊交流平台。坚持以情联谊,定期举办会员活动,增进情感联络,凝聚发展共识,让会员企业从“单打独斗”到“携手同行”。目前,安塘商会已在云浮、肇庆、中山等地设立了会员交流点,为会员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二是搭建学习提升平台。坚持以学促干,累计组织了60多名会员企业赴厦门国际石材展、沙特阿拉伯等地考察,积极汲取先进经验,借鉴优秀成果,切实以“他山之石”琢“发展之玉”,不断提升企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三是搭建合作共赢平台。坚持以聚合资源、实现共赢为目标,推动会员企业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实现“1+1>2”的聚合效应,助力会员企业在合作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安塘商会外出交流活动照)
下一步,云城区安塘街道将继续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深化提升“一二三四五六”发展思路、“两步走”战略目标、“行业协会建设年”行动工作要求,锚定云浮“三十而励再出发”、全面建设“六个云浮”美好愿景,按照区委“128”抓落实工作思路和2025年“六个更加奋发有为”工作安排,持续推动安塘商会勇挑重担、担当作为,全力以赴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安塘街道经济社会的持续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