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城区高峰街道:党旗引领下的“暖心守护”
“阿姨,您血压有点高,我帮您联系家庭医生吧”“小朋友,过马路要牵好妈妈的手”……在云城区高峰街道云硫社区,这样的对话已成为邻里间最熟悉的背景音。从疫情防控的紧急集结到基层治理的常态化服务,一支红马甲队伍正在党旗指引下,将“远亲不如近邻”的古训书写成新时代的社区实践——他们是云硫社区暖心守护志愿服务队,400名志愿者用28万小时的服务时长,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年龄段的“民生守护网”,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不凡历程。
党旗引航,微光初燃
时间回溯至2020年,疫情防控的号角紧急吹响,35名云硫社区在职及退休职工主动协助医护人员测体温、登记信息……这份在并肩作战里生长出的守望相助,悄悄勾勒出了服务队最初的模样。谁也没想到,这些在防护面罩下模糊的脸庞,会成为日后温暖整个社区的“红色坐标”。2023年6月,高峰街道党工委为这份自发形成的温暖力量正式“命名”,“暖心守护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红马甲上印上了醒目的队名,党旗下的星火,从此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组织赋能,沃土培育
暖心守护志愿服务队的茁壮成长,是街道党工委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培育文明实践沃土的生动缩影。在党组织的感召和社区“两委”的积极推动下,这支队伍从最初的35名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发展壮大到如今的400名。其中持证志愿者204人、中共党员23人、共青团员98人。年龄结构以青年为主:14岁以下20人,14-30岁236人,31-50岁93人,51-70岁47人,70岁以上4人,其中有发挥余热的云硫退休老同志、假期返乡的大学生、热心的在职职工,更有稚嫩的“红领巾”,形成了覆盖全年龄段的爱心力量。在党旗的指引下组织起来,累计服务社区居民数万人次,服务时长长达28万小时,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374场次,将邻里互助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服务民生的温暖江河。
数字的背后,是服务版图的不断拓展,更是“暖心守护”从应急支援到常态浸润的蜕变。如今的暖心守护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社区的每个角落: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关爱老年人,帮助残障人士,守护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化解邻里矛盾纠纷;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中,他们精心策划传统节庆与邻里活动,组织运动会、文艺汇演、阅读分享,丰盈社区居民的精神世界;在环境微整治中,他们顶着烈日,带着工具清理房前屋后以及道路两侧的杂物,让老旧小区慢慢换上新颜,巩固了环境治理成果。在此次基孔肯雅热疫情防御战中,更是紧跟街道防蚊灭蚊工作步伐,组织志愿者清理积水、疏通沟渠、清除杂草杂物和卫生死角,从源头上减少蚊虫孳生环境,同时化身“暖心铁骑”入户宣传动员,穿街过巷实施“敲门行动”,让防蚊灭蚊知识更接地气、更深入人心。“人人争当志愿者,邻里互助暖人心”不再是口号,而是社区里最生动的日常。暖心守护志愿服务队像一个磁场,把社区里的善意都聚了起来,成了基层治理中最温暖的“生力军”。
微光成炬,光耀未来
从35人到400人,从应急响应到常态服务,这支队伍用行动诠释着:真正的温暖,是党旗红与志愿红交织时产生的化学反应。最动人的力量,永远藏在邻里间的守望里,长在党旗引领的沃土中。展望未来,这支队伍的“暖心清单”还在不断拉长。他们计划加大志愿者招募力度,扩大志愿者队伍规模,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吸引更多怀揣爱心与责任感的热心人加入这支队伍。相信这些萤烛微光般的个体力量,终将汇聚成照亮云硫社区的万千灯塔,让“暖心守护”成为云硫社区最鲜明的底色,并正向着更辽阔的未来,持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