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报道丨云城区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站在腰古镇的田埂上,眼前是一片刚刚完成土地清表的平整田地。村民老陈指着这片地笑道:“以前这里都是零散的小块地,拖拉机都转不开身。现在化零为整,以后种地方便多了。”这是云城区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
自整治工作启动以来,云城区以“一盘棋”思路统筹推进,不仅有效解决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等问题,更激活乡村发展的新动能。从零散耕地到集中连片,从闲置用地到活力空间,一场深刻的土地变革正在云城大地悄然发生。2023年至2024年两年间,云城区累计恢复耕地2700亩,基本农田整改390亩。
耕地提质 守护粮仓
耕地破碎化、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零散……面对上述问题,云城区以腰古、思劳、前锋3个镇4个耕地集中整治区为试点开展整治。“这些乡镇地势平坦,周边确有零碎土地,加上当地村民意向强烈,为项目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云城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云城区已完成耕地集中整治区约5000亩的地形测量工作,正逐步编制规划设计,开展土地清表工作。通过归并零散耕地,完善灌溉、道路、电网等农田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规模化经营水平。
南盛镇垦造水田。受访者供图
在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同时,云城区通过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措施,提升耕地质量,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位参与项目的干部表示:“以前资源不集中,现在将土地、资金等优先资源精准投到特定领域,有效实现了统筹规划。”
土地流转 激活产业
土地整治不仅要解决“地从哪里来”,更要回答“地要怎么用”的问题。云城区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低效工业用地和废弃工矿用地,将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乡村产业发展。百胜新天地广场就是成功案例之一,通过将城区闲置留用地改造成商业广场,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带动农户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
更引人注目的是高产值辣椒产业项目的落地。
2024年,云城区在安塘街道引入企业,试点种植约190亩辣椒,采用木本泥炭土壤改良技术,将撂荒地改造为高效种植基地。该项目年亩产量达3000斤,亩产值约9000元,年收益约180万元,不仅整治了撂荒地,还实现新增耕地约20亩。高峰期还带动60余名农户参与种植、采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此外,前锋镇围仔等四个村委会的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项目今年成功交易36.18亩,交易资金1809万元,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值最大化。
机制创新 凝聚合力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涉及自然资源、农业、生态、财政等多个部门,如何协同作战成为关键。
开展整治工作以来,云城区成立了工作专班,由区领导任负责人,定期召开协调会研究分析工作进展。为加快项目落地,专门为部分项目行政审批打开绿色通道,启动容缺机制,将审批时长缩短了三分之二,推动项目早日开工。这种“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协同机制,有效整合了各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放大了政策叠加效应。
百胜新天地广场是云城区盘活留用地的成功案例之一。王嘉豪 摄
在生态修复方面,云城区高峰街道大台村项目将490亩采矿用地复绿复垦,获得省自然资源厅下达的470亩周转建设用地指标,成为云浮市2024年唯一通过增减挂钩形成周转指标的县区。
此外,南盛石场308亩矿区经过全面整治,让废矿坑变身生态绿洲;云浮硫铁矿复绿工程已完成约180亩,正在开展验收工作。这些成效的取得,得益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有效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
如今,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云城区的土地正焕发新的生机。从矿坑复绿到良田连片,从产业导入到农民增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仅重塑着土地空间格局,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动力。
展望未来,云城区将继续把重点放在耕地上,特别是发展好2026年的耕地集中整治区,让这片土地孕育出更多希望。
相关
“沉睡”资产
变增收“活水”
云城区中心城区范围内,留用地资源呈现点多面广、面积分散的特点,长期闲置不仅影响土地效益,更对城市风貌和整体形象造成制约。
面对这一问题,云城区加强对留用地项目的统一规划和建筑风貌管控,严格依据《云浮市中心城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控指引》,从建筑风格、色彩、材质到屋顶设计进行全面把关,推动城市品位提升。
在政策落实方面,云城区严格执行征地留用地开发利用的相关文件,明确集体留用地不得用于宅基地和商品房开发,并通过清单化管理引导镇街开展招商引资。与此同时,各街道积极探索村企合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将闲置地块改造为商业广场、市场等业态,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促增收。
以云城街道西塘村为例,该村通过民主议事、“四议两公开”等方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最终通过平台公开招标引入企业,以租赁方式合作开发留用地,建成百胜新天地广场。该项目不仅每年为村集体带来200多万元租金收入,还带动数百人就业,成为留用地高效开发的典型样本。
在此基础上,云城区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契机,持续推进留用地规划建设。2024年已有5宗留用地项目通过外立面审批,涵盖市场、商业、餐饮等多种类型,进一步拓展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盘活留用地,不仅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也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更推动城乡融合与产业升级。云城区通过政策引导、民主决策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正逐步把“沉睡”的土地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活水”,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城乡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