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城
-
云城区青年志愿者开展防蚊灭蚊行动
为进一步做好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迅速降低蚊密度,精准防控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7月30日至31日,团云城区委联合云浮农商银行、区志愿者协会,组织青年志愿者前往牧羊村委网格区域,开展“灭蚊防蚊齐参与,健康同行共守护”主题行动,以实际行动筑牢群众健康防护屏障。活动当天,青年志愿者手持扫帚、夹子等工具,深入牧羊村委网格内的居民家中及活动广场,仔细排查每一处可能积水的地方,对小型积水容器进行倾倒清理,从源头上阻断蚊虫孳生链条。主动协助村委清理路边杂草和堆积杂物,改善辖区环境卫生状况,为灭蚊防蚊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志愿者还携带宣传手册、海报等材料,通过面对面讲解、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群众普及蚊虫孳生危害、蚊媒传染病预防知识及科学防蚊方法。“大家要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积水,像花盆托盘、废旧瓶罐里的积水都是蚊虫产卵的温床,定期清理才能从源头减少蚊虫。”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主动参与到灭蚊防蚊行动中来,形成 “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的良好局面。此次活动有效降低牧羊村委网格区域的蚊虫密度,提升群众对蚊媒传染病的防范意识。下一步,团云城区委将继续组织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到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中,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和消杀范围,同时呼吁更多青年加入志愿者队伍,形成“全民参与、共防共治”的良好氛围,为守护群众健康贡献青春力量。
2025-08-01 -
云安区交通运输行业全力做好蚊媒传染病防控
为有效预防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切实保障道路运输行业运营安全与广大群众的健康,连日来,云安区交通运输局迅速部署,做好道路运输领域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 紧急部署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强调务必充分认清当前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首要任务,落实专人负责,细化工作任务,确保防疫措施无死角、全覆盖交通运输行业。多措并举 科学防控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和督导辖区客货运场站、农村客运、维修、驾培等重点场所环境卫生整治、积水清理和防蚊灭蚊工作,消除卫生死角,清理蚊媒孳生地,切断疫情传播链条。督促运输企业加强对车辆的消杀管理,做好从业人员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发生聚集性疫情。强化宣传 提高意识积极做好卫生防疫宣传工作,营造群防群控的社会氛围,通过入户宣传、微信工作群、客运站场LED屏等多种渠道开展宣传工作,增强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和广大旅客的防护意识。下一步,云安区交通运输局将持续关注基孔肯雅热疫情动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防控措施,确保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稳定运行,为广大群众的出行和健康保驾护航。
2025-08-01 -
2025年云浮市“土专家”、乡村工匠培训班开班
为培养更多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电商带头人,近日,2025年云浮市“土专家”、乡村工匠培训项目——农村职业经理人(农村品牌营销、电商人才)培训班在市区开班,约130人参训。本次培训班为期3天,由市农业农村局指导,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办,华南农业大学承办,邀请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教授、专家进行授课与分享,聚焦“理论+实操+资源对接”三大环节,帮助学员学习电商基础知识、短视频剪辑、AI工具应用等技能。主办方还组织学员到罗定市竹之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罗定市罗城镇域经济创业园参观学习,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电商模式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引擎”。
2025-08-01 -
点石成“金”产业兴!云城区“代表联络站+产业链”模式赋能石材产业“蝶变”纪实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和“重要阵地”。近年来,云城区人大常委会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和常态化运行中,以“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为引领,深化拓展“代表联络站+产业链”模式,完善运行机制和功能、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不断巩固市石材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设成果,深入推动石材产业发展,为云浮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站点“建”在产业链上为7000余家石材企业提供“服务”云浮被誉为“中国石都”,是中国三大石材基地之一,石材产业是云城区乃至全市的支柱产业。据统计,全市共有石材市场主体7301家,其中企业4208家,规模以上石材工业企业66家,个体工商户3093家,带动石材从业人员20多万人。2024年全产业链实现工业总产值约300亿元,涵盖石材加工、销售、服务、展览等全产业链,是国内产业链最完整的石材产业基地。如何发挥人大代表在行业领域作用,促进石材企业信息互通、资源互补、淡旺互融?2023年5月,云城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探索“代表联络站+”模式,在市石材行业协会建立云浮市首个石材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全市7000多家石材企业提供“服务”,一座市域乃至全国、全世界石材行业沟通交流的“连心桥”自此搭建起来。联络站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石材企业的优势,组织云城区的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及区、镇人大代表等23名人大代表,常态化进站倾听石材行业从业者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政府与石材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走出一条“站点建在链上、代表干在链上、问题解在链上、产业强在链上”的特色路径。目前累计开展履职培训12次;开展接待选民活动92次,走访群众、企业500多人次,提出意见建议78条,推动解决问题52件。资源“活”在产业上为云浮产业体系建设“添砖加瓦”在近日举办的广东云浮-马来西亚RCEP产业合作交流会上,市石材行业协会与马来西亚百丽环球集团的有关负责人进行签约,标志着云浮与RCEP成员国的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这是近年来市石材行业协会联合石材行业代表联络站为助力推动云浮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力量的又一见证。云浮市是广东连接东盟等RCEP成员国的“大市场”之一。为充分发挥云浮石材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抓住RCEP政策红利,市石材行业协会、市石材行业代表联络站深入走访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和RCEP成员开展交流合作,进一步优化传统优势产业在RCEP协定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布局,扩大进出口规模。面对石材产品相对传统、品牌薄弱等产业转型痛点,石材行业代表联络站化身攻坚克难的“作战室”。驻站代表们多次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以问题为导向,罗列清单,精准发力,积极引导石材企业围绕市政府打造“千亿级绿色建材产业集群”战略目标,锚定“园区化、数字化、品牌化、集群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打出“产品焕新+品牌拓新+模式出新”的组合拳,进一步加快石材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目前已有10家“专精特新”石材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8家工业企业已进行数字化转型。政策“活”在产业链上23名人大代表力促企业“抱团”发展第二十二届云浮国际石材科技展暨第十六届石文化周将于今年10月18日至21日在云城区河口石博中心举办,该主题展会将长期落户此地,这个已经被“闲置”近10年的云浮国际石材博览交易中心,有望重新打造成石材行业永不落幕的“罗浮宫”展馆,购物中心及工业旅游3A级景区。这背后,离不开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市石材行业协会、市石材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等多方努力争取。“这一举措成功将政府的利好政策‘活’在石材产业链上,给云浮石材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全国人大代表、云浮市石材行业协会会长陈思扬说。近年来,以联络站为载体,23名人大代表积极引导企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促进政府与石材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加快推动企业商户向代表反映的关于“融资难、贷款周期短”等问题,由陈思扬、邓建军等代表牵头,积极与市金融工作局、市国资委等部门和各商业银行沟通对接,推动2024年度云浮农商行对石材协会会员的授信贷金额达3.9亿元,解决了部分企业在“融资难”方面的“燃眉之急”;为解决企业反映云城区石梯迳机械商贸城存在急需解决用公变电问题,代表们多次向市、区有关部门和街道办提出意见和建议,不到3个月便解决了云城区石梯迳机械商贸城急需解决用公变电问题,惠及商贸城内有50多家企业。代表“站”在产业链上为地方立法工作绘上“产业底色”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推出诸多富有成效的改革举措,其中,云浮市首部营商环境领域地方性法规《云浮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围绕破解现存突出问题进行制度设计,为石材企业在市场准入、生产经营、权益保护等方面获得了更加明确的法治保障,对云浮石材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收到《条例》征求意见信息后,驻站代表们充分发挥联络站政策宣传和意见建议征集的阵地作用,广泛宣传和征集群众和企业的意见建议,并通过召开座谈会、代表小组会等形式,组织人大代表与企业、群众面对面交流,大家围绕法律草案各抒己见,积极收集各方意见建议。“结合全市实际情况,制定具有云浮特色的《条例》,把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是助推云浮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云浮市石材行业的领军人物,人大代表张泽成深刻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对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基于自身企业经营经验和行业洞察,重点聚焦石材产业发展面临的制度性障碍,先后提出了关于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等意见建议,不少建议被吸纳到最终出台的《条例》中,并优化了《条例》相关条款的设计。此外,驻站代表还积极解决群众提出的石材加工污染扰民等问题,经过实地调研和收集整理群众反馈的意见,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关于进一步解决石材加工行业噪音和粉尘污染的建议》,有效推动《云浮市石材生产加工污染防治条例》的制定和出台。该条例施行以来,全市以石材废渣、污泥、冶炼渣为重点,处置石材废渣处置项目31个,培育创建了3个省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年各类固废综合处理能力385.1万吨,切实做到了由“移居城市”转变为“宜居城市”。人大代表的履职尽责,为石材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当前,云浮市石材产业正从传统粗放模式向现代化绿色产业“蝶变”,成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未来,人大代表仍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这一产业焕发生机。
2025-07-31 -
云城区腰古镇水东村保护规划获批丨“乡见”百千万⑨
近日,广东7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获批,其中云城区腰古镇水东村在列,标志着历时近四年编制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水东村保护规划(2023—2035年)》获“准生证”。水东村,这座被誉为“岭南理学第一村”的明清古村落,自此有了贯穿未来十年的守护蓝图。规划清晰界定古村保护范围“以前规划更侧重保护整体布局和古建筑,这次我们把非物质文化也考虑进去了。”云城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指着规划文本解释。这份厚达近百页的规划,源于一个紧迫现实:2015版规划无法适应新时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在城乡建设中需要实现系统性保护与利用的要求。自2021年启动编制,团队历经史料挖掘、征求意见、专家论证、部门评审等流程,最终形成如今获批复的成果。规划最醒目的是一张红线图,清晰界定了保护范围:涵盖长流村的大部分区域以及大塘村的西北部,总面积约12.41公顷。其中核心区东达寿庵祠、长流村程朝侃宅、程氏香火堂一线,南抵古码头广场及武举人故居,西至大塘、石头塘东岸,北至明徵庙及程氏大宗祠,面积约3.92公顷。“体现理学文化的楹联、石碑石刻等也在保护名录中。”云城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规划蕴藏着古村落的活化密码:近期聚焦“救危”,清理156处房前屋后杂物堆、用传统工艺修复23栋古建筑屋顶;远期注重“造血”,融入文旅元素建设有当地特色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连通水东古村落,实现农交文旅商一体化发展。“以前游客看完祠堂就走,未来能住进修旧如旧的民宿,文化体验更丰富。”云城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保护从抢救屋瓦到发展农文旅2024年,施工队爬上水东村23栋古建筑的屋脊,借助央企投入的301万元专款和水东村委会投入的8万元资金修缮古建筑。其间,水东古村周边209间农房外立面完成改造,连入口大榕树的围墙也添了手绘,还原历史场景。在水东村党支部书记程可眼里,保护需“两条腿走路”:一条是政府主导的投入,如投入资金修缮旧房子,保障古村落的文化底蕴;另一条则是引入市场“活水”,引进文旅企业发展农文旅项目。更深的变革在运营机制。水东村探索“维护+运营”模式:由第三方公司运营民宿等文旅资源,所得收益分三部分,一份归村民,一份属企业,一份则用作村落的维护基金。“通过经营反哺维护、维护推动经营,实现良性循环。”程可分享,目前每周已有千余名游客到访,若古村活化全面铺开,届时村落的农文旅产业将愈发完善。活化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漫步水东村,可见理学文化的现代表达。环村的礁石板路成了“礼让路”,每十米突出一块“T”形石,年少者要谦让年长者,轻装者需主动避让挑担人。在寿庵祠旁的青砖屋两侧,砖墙上的“一善”二字,则昭示着“日行一善”的祖训。“烧完炮,家家在祠堂摆席,比过年还热闹!”村民萍姨笑着说起二月二抢花炮习俗。文化传承正嫁接新枝。程氏大宗祠变身为理学文化馆,以五行中的“土”为主题,展示水东村程氏族人的发展进程及水东古村从明朝到现代600多年深厚积淀的智理沃土。影视镜头也聚焦于此:《英雄三元里》取景明清街巷,《我,就是风》摄制组在祠堂天井架起摇臂。改变的不仅是水东村的知名度,还有村民的生活方式与保护意识。体育公园里老人打着太极,古驿道改建的骑行道上掠过少年身影;圩镇客厅内,村民将黑豆、竹编等摆上展架,市民游客边尝边买。“以前村民不注重老屋保护,古建筑破损了很多,现在保护意识逐渐提升,老屋得以修缮活化利用。”程可说。链接岭南理学第一村水东村位于新兴江畔,始建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这里山清水秀,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为宋朝理学家程颢的后裔所住。目前,村内尚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规划布局和民居建筑,共有明清古建筑588座。其中明朝所建庙宇1间,明朝所建祖祠2座,民居163间;清代所建祖祠8座,民居414间。如今,“天人合一”“理佛合一”“粤皖合一”“耕读合一”“根枝合一”思想已经融入建筑构造和村民生活中,充分体现出水东村独特的理学文化意蕴,故被称为“岭南理学第一村”。2008年,水东村被评为广东省首批古村落;2012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被列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25-07-31 -
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进行时丨翻盆倒罐清积水!云城区全力“围剿”蚊虫孳生地
近期,随着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蚊媒传播疾病进入高发期。为切实保障辖区居民身体健康,云城区各社区积极行动,围绕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开展系列科学防控工作,通过环境整治、宣传引导、药物消杀等多重举措,筑牢社区防疫“安全网”。在云城街道金龙社区,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组成的防控小分队对小区绿化带、排水沟、垃圾桶周边等易积水区域进行全面排查,翻盆倒罐清理积水,从源头阻断蚊媒繁殖。同时,联合居民、志愿者全面清理房前屋后、阳台、天台等处的闲置物品及垃圾,最大限度减少蚊虫孳生环境。此外,还通过“线上+线下”形式普及防控知识,工作人员入户发放《云城街防蚊灭蚊倡议书》及防蚊片,每日在社区微信群推送科普信息,提醒居民做好家庭防蚊措施。“水生植物积水需每周更换2-3次,家中积水要及时清理。”社区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得到居民积极响应。一名居民表示:“现在了解了蚊媒疾病的危害,会积极配合清理积水,共同维护社区环境。”目前,云城区疾控部门已对各社区提供技术指导,确保科学消杀、防控到位。
2025-07-31 -
云城区第八届乡镇村居足球赛火热进行中
连日来,云城区第八届“中行·社保卡杯”乡镇村居足球赛在市区火热进行中,吸引了大批球迷现场助威或线上关注,气氛十分火爆。本次比赛由云城区足球运动协会主办,比赛时间从2025年7月至8月间在云浮市体育公园和云浮市恒大学校足球场进行,赛制为8人制男子业余足球赛,旨在为十五运会营造浓厚的运动氛围,助力云浮“百千万工程”,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云浮市业余足球赛事的广泛深入开展。比赛吸引了来自云城区、云安区、罗定市、新兴县等各乡镇的32支球队参加,运动员总人数达700多人。目前,比赛已经进入第四轮,现场观众及线上观看比赛的市民球迷反响十分热烈,即便是比赛过程中遭遇降雨,也阻挡不了球迷的热情,看台上座无虚席,助威声此起彼伏。参赛队员和球迷纷纷表示,这次比赛影响力较大,带动了广大市民的运动热情,为十五运会加温预热,助力提高云浮足球竞技水平。
2025-07-28 -
云城:社区联动织密防线 科学防控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
近日,随着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蚊媒传播疾病进入高发期。为切实保障辖区居民身体健康,云城区各社区积极行动,围绕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开展系列科学防控工作,通过环境整治、宣传引导、药物消杀等多重举措,筑牢社区防疫“安全网”。在云城街道金龙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组成的防控小分队正忙着对小区绿化带、排水沟、垃圾桶周边等易积水区域进行全面排查。“这些地方最容易孳生蚊虫,必须定期清理积水、翻盆倒罐,从源头切断蚊媒繁殖链条。”社区网格员手持记录表,仔细检查每个角落的清理情况。针对楼道、地下车库等公共区域,专业消杀人员则背着喷雾器进行药物喷洒,确保消杀无死角。除了环境整治,各社区还通过多种形式普及防控知识。在社区公告栏里,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的预防海报格外醒目,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两种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及防控要点;社区微信群里,工作人员每天推送科普短视频和防控提示,提醒居民做好家庭防蚊措施。“以前不知道蚊子还能传播这么多疾病,现在社区天天宣传,我们都学会了每天检查家里的花盆托盘、阳台积水,晚上睡觉也会挂好蚊帐。”家住金龙社区的李阿姨说。据云城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均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临床症状有相似之处,都可能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表现,但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预防是关键。“社区是防控的最前线,只有发动居民共同参与,才能形成‘人人知晓、家家行动’的防控氛围。”该负责人表示,区疾控中心已对各社区防控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确保消杀方法科学、防控措施到位。
2025-07-22 -
云城区腰古镇:科技赋能智慧农业 打造田间“瞭望塔”
“这铁箱子会自己抓虫子?”云城区腰古镇永昌村种粮大户李伯围着新落成的白色监测设备转了两圈,好奇地打量着闪烁的LED屏幕。技术员小蒲笑着打开手机APP:“您看,刚才抓到的二化螟数据已经传到省里平台了,比我们下田查虫快多了!”为加强田间管理和农情监测,近日,云城区首个智能重点田间监测点在腰古镇永昌村委三角塘村建成,这将显著提升农业“四情”的监测能力,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助力腰古镇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该监测点占地36平方米,主体采用防腐蚀合金材质打造,配备5米高的立柱顶端360°旋转摄像头。核心区包含智能测报灯、性诱电子诱捕器、微型气象站等先进设备,外围安装安全阶梯和防盗装置。在功能上,集成了虫脸识别、“空天地”联动和智能预警三大核心功能,可通过最新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识别32种主要害虫,准确率达95%。同时,该监测点还与省农业遥感中心数据互通,实现了卫星、无人机和地面监测的三维联动,当虫量超标时,系统将会通过5G专网实时发送预警到监测点大屏和区中心,形成完整响应链条,也第一时间为广大农民提示了警示信息。目前该监测点覆盖永昌村委三角塘村周边约300亩农田,预计可使虫情发现速度较人工提升20倍,农药使用量减少35%以上,水稻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这个监测点就像给农田装上‘CT机’,现在病虫害问题早发现早治疗,农户再不用‘凭经验猜病情’。”永昌村委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腰古镇将继续加强农技推广,做好田间管理和农情监测,以数字科技守护“米袋子”安全。
2025-07-22 -
云城区总工会2025年暑假爱心托管班正式开班
为解决职工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7月14日,云城区总工会2025年暑假爱心托管班分别在洛迪公学、乐贝思特教育培训中心和云浮市华青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小菲德托管)同步开班,各基层工会共80名职工子女参加了此次托管班。据了解,本期暑假爱心托管班分为3-6岁儿童托管班和1-6年级托管班,开班时间为2025年7月14日至8月1日(周一到周五,共15天)。在课程设置上,各托管机构注重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欢乐的氛围中提升综合素养。其中,3-6岁儿童托管班主要包含感统训练、语言训练、生活实践、英语启蒙等课程;1-6年级托管班主要包含艺术特长课、观看电影、硬笔书法、跳绳、唱歌等活动,并辅导学生完成暑期作业。工会爱心托管班的设立,将有效缓解职工生育、养育的后顾之忧,让职工们切实体会到工会组织的关心关爱。下一步,云城区总工会将继续坚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聚焦职工子女暑期“看护难”的实际问题,为广大职工提供更贴心、更暖心的服务,切实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