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城
-
云城区思劳镇:干群齐动手,护苗助绿美
为巩固乡村绿化成果,破解“重栽轻管”难题,近日,云城区思劳镇发动镇村干部、党员群众、“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200多人集中开展苗木管护工作,重点落实除草、扶苗、浇水等基础养护措施,确保苗木“栽得下、活得好、长得美”。本次养护工作以“镇村联动、分片包干”的形式来开展,在党员代表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设岗定责,除草清杂、扶苗固土、浇水养护,改善苗木生长环境,夯实乡村绿化成果。现场还通过“边干活、边示范”的方式,向村民传授苗木养护技巧,带动形成“人人参与、长效管护”的良好氛围。思劳镇通过科学统筹、多方联动,建立完善“种管并重”机制,确保每株苗木都“有人栽、有人管、有人护”。下来,思劳镇将持续开展相关活动,让乡村绿意常在、美景常新。
2025-03-24 -
云城区举办少儿舞蹈公益课
近日,由云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云城区总工会、云城区女职工委员会联合主办的“舞动文明 公益同行”云城区少儿舞蹈公益课堂开班,培养职工子女审美情趣,提升职工子女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本次舞蹈培训班共有30名职工子女参与,授课内容包含基础训练、舞蹈编排、舞台表演三个阶段。授课期间,舞蹈老师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从一个个简单的基础动作入手,带领小学员们改善姿态,培养舞感。小学员们认真听讲,不断揣摩舞步的动作要领并虚心向老师请教。现场学习氛围热烈浓厚,让广大职工群众切实感受到工会“娘家人”的关怀与支持。
2025-03-24 -
云城区云城街道鹏石村:嘉宝果花盛开
在云城区云城街道鹏石村,一片嘉宝果树开满密密麻麻的花。村民说这些果树已种植多年,高度有4米,生长好、果实大,经济价值高。嘉宝果又称珍宝果、树葡萄或小硕果,属于桃金娘科,原产于南美洲,最适宜生长在湿润的土壤中。据了解,由于嘉宝果树对种植环境有特定要求,如温度、阳光、土壤和施肥等,因此在国内种植并不广泛,多被用作盆景或庭院用树。
2025-03-24 -
聚焦“百千万工程”丨云城区前锋镇:外修“颜值”内提“品质”,绘就镇村蝶变新画卷
春日,走进云城区前锋镇,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农房错落有致,风貌整齐划一,与周边的绿植、溪流,构成一幅山水田园和美乡村画卷。近年来,前锋镇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农房风貌品质提升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小切口”撬动“大变化”,实现镇村从“干净整洁”向“生态宜居”的跨越式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群众为本 打好风貌提升“主动仗”前锋镇坚持“村民主体、党员引领”,结合镇级创新“奖补措施”和“浪漫花海·诗意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典型镇、典型村建设项目,激发群众参与热情。邀请专业设计团队深入镇村实地调研,对农村“存量农房”开展摸底排查,走访入户充分了解村民农房改造的意愿。立足岭南文化特色,以“统一规划、统一风格”为原则,编制农房风貌品质提升方案,避免“千村一面”,既保留乡土韵味,又提升文化内涵。全域统筹 按下品质升级“加速键”前锋镇以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坚持多措并举开展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行动。做好重点沿线建筑风貌改造提升,累计改造102栋省道沿线农房,外立面提升约33000多平方米;完成466县道沿线周边农房的摸底排查,摸查存在裸房80间,计划升级改造78间。整村推进存量农房微改造,依托“白墙、灰瓦”为主的岭南建筑特色,在江磅村和长江村打造“连片示范样板”,实现农房风貌提“颜”增“质”,告别“素颜”,迎来“美颜”。同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累计整治农房107间,提升外立面约12000平方米;完成农房风貌品质提升732间,外立面提升约250000平方米;因地制宜建成“农村生态小板块”325个,有力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全民参与 凝聚共建共享“向心力”前锋镇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广泛参与,逐步形成“全员发动、全域推进”的工作态势。积极发动群众力量参与,广泛宣传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行动的相关政策和益处,创新“奖补措施”,解决村民群众资金短缺问题,充分激发村民群众改造存量农房和改善村容村貌的参与热情。坚持带图审批,加强农村自建房的报建审批制度,严格落实新建农房“五公开”“三到场”制度,引导新建农房与村庄整体风格协调,从源头上把控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进一步优化村庄规划建设。机制护航 筑牢风貌提升“压舱石” 前锋镇积极建立督查指导机制,不定期开展督查和指导,动态跟踪改造进度,做到及时发现农房改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和村民进行联系沟通并解决问题,确保农房风貌提升行动行稳致远、农村风貌持续改善。同时,通过村规民约巩固风貌品质提升成果,确保新建农房风格统一且多元,推动群众从“被动等待”向“主动作为”转变,将“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让农房改造成果惠及长远。 接下来,前锋镇将继续以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促进生态宜居与乡风文明协同发展,以群众内生动力为引擎,绘就镇村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2025-03-24 -
云城区前锋镇:春约前锋不须归 花映田园正当时
春风执笔绘新卷,万紫千红入画来。当前,云城区前锋镇花海次第绽放,我们邀您共赴一场诗意盎然的春日之约。赤霞倾瀑 三角梅长廊漫步大江头村党建长廊,千株三角梅织就流霞锦缎。绛紫云涛沿湖堤翻涌,粉黛花瀑与白墙黛瓦相映成趣。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簇簇锦绣团花轻吻碧波,在暖风抚弄下摇曳出万种风情。长廊对面,农家庭院鳞次栉比,与潋滟花光共绘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此处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精神驿站。镌刻在花影间的“好人队伍”创建纪实、“百千万工程”成果展,让游人在移步换景间触摸乡村振兴的脉动。花荫下捧卷的老者,廊桥畔驻足的学子,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与时代对话。鎏金幻境 风铃木秘境转过花廊,大江头村的黄花风铃木正摇响金色铃音。三千树冠鎏金溢彩,将党建主题公园装点成梵高笔下的油画世界。穿行于林间栈道,每一帧都是光影魔术——暖阳穿透薄如蝉翼的花瓣,在游人的肩头发梢跳跃;清风过处,簌簌落英织就黄金雨幕,连呼吸都染上蜜色芬芳。文旅交响 振兴进行时从“生态颜值”到“发展价值”,前锋镇正谱写乡村振兴协奏曲。花海经济带动农旅融合,文明乡风浸润美丽乡村。这个春天,让我们循着花香而来,在姹紫嫣红中见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花期不待人,莫负好时光,前锋的万顷春色已为您预留最佳观赏席。
2025-03-24 -
云城南药春耕忙 产业振兴正当时——探访云城区前锋镇银田公司南药种植基地
春分临近,云浮市云城区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作为广东省南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云城区抢抓晴好天气,全面推进南药春耕种植工作。近日,记者走进前锋镇银田南药种植基地,探访南药产业的春耕图景与振兴脉络。 种苗繁育先行 科技赋能农业在银田公司的现代化育苗大棚内,三叉苦、岗梅、两面针等南药种苗长势喜人,工人们正有序进行移栽作业。据基地负责人介绍,依托云城区“种业先行”战略,公司年繁育优质南药种苗超1000万株,涵盖南板蓝根、鸡血藤等10余个品种,成为两广地区南药种苗的重要供应基地。目前,基地每日有80余名工人投入种苗出圃与种植工作,近期已向种植企业和农户供应种苗600余万株。 广东银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江嘉铅表示,春耕时节是推广南药种植的黄金窗口期。公司除向农户提供种苗外,还通过技术指导帮助农户规划种植密度、施肥管理,确保成活率。“今年计划在云浮推广南药种植2000余亩,同步推进标准化育苗流程,从土壤检测到病虫害绿色防控,全环节保障药材品质。”江嘉铅说。 标准化种植护航 全产业链发展在基地种植区,数十名工人正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打穴、覆土作业。技术人员李万忠介绍,南药育苗需精细化管理,如千里香种苗需高垄育苗、精准控水,并通过催芽和消毒处理提升发芽率。基地严格推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结合土壤检测、精准施肥等技术,确保药材质量稳定可控。 作为国家级现代农业(南药)产业园核心区,云城区通过政策扶持、科研合作等举措,推动南药全产业链发展。数据显示,当前全市南药种植面积达135.6万亩,较2023年底增长2.74%。依托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等科研平台,南药产业正加速向精深加工、康养旅游延伸。 “南药+”融合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银田公司透露,未来将结合生态资源开发药膳体验、科普研学等文旅项目,打造“南药+旅游”融合业态。从种苗繁育到联农带农,从标准化种植到三产融合,云城南药的“春忙”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缩影,更成为产业兴、农民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生动实践。在政策与科技双轮驱动下,云城正书写“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新篇章。
2025-03-19 -
云城无忧花盛开
进入深春深时节,百花盛开,云城处处飘花香。在环市西路与世纪大道交汇处,一林橙红色、花序茂密的鲜花随风摇曳,姿态动人。原来这是在佛教文化中被视为圣树的中国无忧花。中国无忧花为豆科无忧花属植物,常绿乔木,高5—20米。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分布于我国广东、云南等省,印度、越南亦有分布。中国无忧花还有其他别名,如火焰花、袈裟树等,这是因为其花序大型,橙红似火焰,蔚为壮观;其嫩叶成紫红色,柔软下垂,如僧人身上的袈裟。积极乐观,忘却烦恼,无忧无虑是无忧花的花语,它不仅是美丽的观赏植物,更是一种寄托美好愿望的象征。一抹青天半树花,橙红佛性卉无瑕——这是人们对无忧花的赞誉。
2025-03-19 -
云城区安塘街:140盏路灯“上岗”!点亮“百千万工程”温暖底色
“驻街帮街扶村工作队为我们村争取资金安装了路灯,晚上出行方便多了,特别是夜里老人小孩走在路上也安全了!”云城区安塘街红营村委岗磅村民们饭后成群结队沿着乡村道路散步,看着新“上岗”的路灯,难掩脸上幸福的笑容。前段时间,安塘街驻街帮街扶村工作队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红营村委岗磅村村内存在路灯损坏、照明设备不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群众出行安全和生活质量。因此,工作队成员通过走访入户、座谈交流、现场考察等方式,广泛收集村民意见建议,并将具体情况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研究后,迅速开展路灯报装工作。工作队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6·30”扶贫济困日活动组团单位捐款资金为岗磅村安装照明路灯140盏,合计34800元。经过有序施工,路灯已全部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这批新“上岗”的路灯主要位于村内主干道、路口以及活动广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大大改善了村民夜间出行条件,为群众出行安全保驾护航,更点亮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办好微小事,当好群众贴心人。安塘街驻街帮街扶村工作队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实事、好事、暖心事办到群众心里,及时解决群众诉求,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2025-03-19 -
云城区安塘街道:DeepSeek赋能!跑出基层治理“加速度”
为全面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效率和精准度。今年来,云城区安塘街道依托“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聚焦“DeepSeek”为代表的新一代国产AI技术,结合街道实际,创新探索“DeepSeek+基层治理”新路径,将DeepSeek大模型嵌入基层治理实践中,切实以科技创新赋能政务服务,推动人工智能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调处纠纷从“经验驱动”到“算法赋能”安塘街道以调解工作中“释法答疑”为着力点,依托DeepSeek法律智库助力精准执法,借助其先进的算法模型将复杂的案件内容瞬间梳理,助力调解步骤的策略选择与释法应用,变为可量化的调解智能辅助工具,推动调处化解质效提升。2月初,辖区一石材厂内,陈某清理排污池时被倾倒的水泵砸伤右脚,双方就赔偿起纠纷。街道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与“评理员”迅速介入,借助DeepSeek仅1秒便梳理出《民法典》《环境保护法》相关法律依据。调解时,工作人员向陈某说明维权方法,如证据收集、调解优势、诉讼成本等,同时告知石材厂老板应承担法律责任及潜在责任风险。经及时全面普法释法,双方当天达成调解共识,雇佣关系重归和睦。走访排查从“碎片收集”到“系统整合”在传统的基层治理模式中,走访排查工作往往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既耗费时间,又路线重复。安塘街道充分发挥DeepSeek作用,通过“脱敏处理-匿名化处理-结构分析-案例示范”的路径,将人工智能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技术保障,实践于“四大”(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特殊人员管理等方面,迅速按需生成工作计划表、走访任务路线、任务清单等一套系统化行动方案,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法治宣传从“大水漫灌”到“精准输送”安塘街道根据辖区各村(社区)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通过开展“流动办公桌”“评理员培训班”“下乡入户”等方式,手把手向村“两委”干部、村(队)长、村民等科普DeepSeek的提问和使用方法,以“定制式”检索,为群众“量身定制”普法服务,切实实现“群众诉求驱动治理优化”的良性主动循环。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基层工作,是深化基层治理改革的有益探索,让基层工作人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服务群众上,促进基层工作减负增效。接下来,安塘街道将持续推进基层治理工作模式与人工智能模型有机结合,持续推进力求将基层各模块链条在法治安全轨道上运行,助力“平安安塘”高质量发展。
2025-03-19 -
云城区前锋镇:凝聚多元力量共建生态板块 绘就乡村绿色新图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要求,近日,云城区前锋镇通过组织镇村干部、中心小学师生及社会志愿者联动协作,开展“大手拉小手”生态共建活动,在校园周边成功打造200平方米的生态实践基地,通过以“政府引导+学校主抓+社会协同”模式,展现全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实践成效。多方联动激发治理活力活动充分整合属地行政力量、教育资源和群众智慧,构建“干部示范、师生实践、群众助力”的立体化参与体系。镇规划办联合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全程提供地块规划与种植指导;中心小学将劳动教育课堂延伸至田间,组织136名师生分班组开展实践;周边20余名村民主动加入翻土整地队伍,捐赠农具并传授种植经验。多方协同彻底激活校园北侧闲置地块,实现“废弃边角地”向“生态教育园”的提质转型。劳动实践深化共治共识基地打造过程中,在专业农技人员指导下,参与群体按技能特长组建“土壤改良”“幼苗培育”“灌溉养护”3个功能小组。党员干部带头清理碎石杂草,村民志愿者演示标准化翻垄技巧,学生们在实操中掌握株距控制、有机施肥等生态种植要领。通过协作,累计完成土地平整180平方米,种植时令蔬菜8类240株,搭建起涵盖耕作全流程的“露天生态课堂”。社会参与赋能乡村振兴本次活动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村(社区)”的传导效应,累计吸引37个家庭参与后期管护。前锋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农村生态小板块建设既是环境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只有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建设者”,才能实现人居环境从“一时美”到“持久美”的转变。接下来,将大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全域环境提升,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可持续的绿色动能。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