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通 云浮发布 云浮日报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云浮宣传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搭建”美丽云浮的建筑潮流丨云浮青春合伙人·第二季

2024-02-07 16:46 责任编辑:陈熠 字号:

【编者按】美丽云浮,青春出发。为了展现云浮擎旗先锋的青春城市形象,云浮市委宣传部联合南方日报于2023年起推出“云浮青春合伙人‧第二季”系列报道,展现有创劲、有闯劲、有干劲的青春合伙人扎根云浮、挥洒汗水、奋力拼搏,融入云浮高质量发展过程的生动实践。

走进位于云浮新兴县的广东筠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面放满了奖状和专利的陈列柜。从2015年成立以来,这家装配式建筑公司已经获得了国家、省、市大大小小6余个奖项,已成为云浮市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企业。

什么是装配式建筑?筠诚建筑的技术总监张伟生向记者介绍:“这就像是‘搭积木’。在传统的建造方式中,工人需要进行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而装配式建筑则是在工厂加工制作好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

而张伟生作为建筑工程师,则是这个“搭积木游戏”的“指挥官”,见证了一栋栋新建筑在云浮和全国各地拔地而起。从2005年硕士毕业到现在,他已在建筑行业工作了18年,云浮市实验小学、新兴县中医院易地新建项目等建筑装配设计正是出于其手下。如今,43岁的他正致力于“搭建”云浮这座年轻的城市。

广东筠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从深圳到云浮

他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潜力

张伟生出生于福建泉州,自小对于闽南的“十间张大厝”(闽南话里管房子叫“厝”,“大厝”即较大的房子)建设颇感兴趣,“十间张一般有上下两进,有顶厅、大房、边房,两边对称,有着严谨精巧的布局构思。”

基于对建筑的兴趣,张伟生在大学便选择了建筑结构工程专业。2005年张伟生于华南理工大学完成本科和硕士学业后,就到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开启了13年的建筑研究工作。

在设计院,张伟生历任主任工程师、总工助理、结构总工程师等职位。但在2018年,张伟生辞掉了设计院的工作,全职来到云浮投入到建筑施工行业当中。

张伟生说:“我第一次来云浮是在2007年,而真正‘结缘’是在2015年到2017年,我参加了那几年在云浮举办的大学同学聚会。温氏集团下属的筠诚建筑刚好于2015年成立,一些在此工作的同学建议我可以跟他们‘一起干’。”

一边是已经工作了13年、家人都在此的深圳,另一边是陌生、经济发展远比不上前者的云浮,张伟生却选择了后者,“第一个是因为同学情怀,第二个是自己很早就被温氏的齐创共享文化感染,最重要的是云浮对于人才的尊重和科技的支持吸引了我,公司为我组建了团队,提供经费支持我进行研发。”

在云浮新兴,张伟生认为“县城仍大有可为”。由何镜堂院士设计、于2016年竣工的新兴惠能纪念堂,通过融于山水的场所、层层递进的院落,将禅宗精神与建筑艺术紧密结合,张伟生直言其“绝不亚于任何在大城市的建筑”。

新兴惠能纪念堂。

“搭积木”“玩无人机”

用科技力量引领建筑潮流

虽把装配式建筑形容为“搭积木”,但其建设过程绝非如此简单。筠诚建筑作为云浮当地第一个装配式建筑公司,张伟生来到公司时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当地缺乏相应的产业工人,施工难以达到国标的灌浆套筒连接水平。

灌浆套筒起到的是连接钢筋的作用,在施工时通过注入快硬无收缩灌浆料,依靠材料之间的黏结咬合作用连接钢筋与套筒。灌浆套筒连接的难度在于工人操作要求高且套筒内灌浆质量较难无损检测。

在发现了这个问题后,张伟生带领团队与华南理工大学的专家一起进行了专项研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对套筒的大小直径、连接材料等进行了多次试验,终于攻克了这个难题。

“我们创新性把冷挤压套筒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每节柱底留一段后浇段,通过柱中预埋定位装置固定定位预制柱,柱纵向钢筋通过钢套筒冷挤压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属于机械连接,质量直观可靠。”张伟生向记者解释这项科研成果。

冷挤压套筒技术示意图(红色方框内)即为连接钢筋的套筒。

冷挤压套筒很快就被应用到了建筑施工当中,惠能小学、黄冈中学新兴学校等建筑都运用了该项技术。如今冷挤压套筒已应用到了筠诚建筑公司目前进行的所有建筑项目中,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质量。

而张伟生的第二个建筑科研代表成果,则是“无人机三维实景技术”。张伟生介绍:“简单讲,就是通过无人机拍摄建筑物采集数据,然后通过平台自动生成三维实景BIM模型,再利用该模型进行工程管理功能开发。”

“公司的建筑项目不仅仅只在广东省内,而是远至新疆、东北,遍布全国各地。这时如果是派人去监测工程建设情况,就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如今,我们利用无人机三维实景技术进行测量,每星期更新1—2次模型数据,总部就能直观、及时地管控项目进度、安全和质量。”

位于新兴总部的无人机三维实景监测室。

建筑未来在于装配式

携手共绘发展蓝图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掀起了国内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潮流。2022年,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15个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30年底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50%以上的工作目标。

为什么要发展装配式建筑?张伟生解释,首先是装配式建筑有利于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第二个是有利于施工效率提升,以往需要建造一年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可以减少两三个月;第三个是可以减少人工成本,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工人数量可以比以前减少一半。

张伟生参与建设的校舍建筑。

装配式建筑会是建筑业的未来,但是该技术在云浮仍处于起步阶段。今年初,张伟生与公司牵头成立了云浮市土木建筑学会,以期通过学会的方式推动云浮市建筑行业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目前我们仍是云浮唯一的装配式建筑公司,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公司可以加入装配式建筑行业当中,在云浮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近些年来,在云浮科技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张伟生和公司成功组建广东省第一批装配式建筑(施工类)产业基地、云浮市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工程技术中心和广东省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张伟生表示,在未来自己希望个人和公司能跟上云浮高质量发展的脚步,“我们最近在研发一种循环利用的环保建筑材料,以及一项应用于温氏养殖业的新型装配式楼房养猪建筑,我们的技术在云浮以及全国各地都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公司所在的新兴筠城国际广场,是目前云浮最大型的集商业、办公、居住、餐饮、文娱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张伟生和同行穿梭于广场当中,一起讨论着云浮城市的发展变化,讨论之余张伟生心中已渐渐形成了一个城市未来建筑发展的蓝图。

张伟生参与建设的云浮鲲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