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通 云浮发布 云浮日报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云浮宣传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郁南“沙梨哥”,让土特产“出山向海”丨云浮青春合伙人·第二季

2024-02-07 16:46 责任编辑:陈熠 字号:

【编者按】美丽云浮,青春出发。为了展现云浮擎旗先锋的青春城市形象,云浮市委宣传部联合南方日报于2023年起推出“云浮青春合伙人·第二季”系列报道,展现有创劲、有闯劲、有干劲的青春合伙人扎根云浮、挥洒汗水、奋力拼搏,融入云浮高质量发展过程的生动实践。

在奔腾的西江边,北纬22度到23度之间,坐落着一个千年古邑——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气候,被称作“西关甜乡”。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水充沛,一年四季鲜果不断。

“沙梨哥”朱郁荣的创业故事,要从这片乡土开始讲起。

他曾从这里奔赴珠三角,最终又回归故乡。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下,他返乡发展种养业,把朋友圈、短视频、商城货架等电商模式当作“新农具”,带领村民将希望“种”进大地,让这片乡野上的珍馐“出山向海”。

从种菜到种梨,返乡“重启”人生

朱郁荣生于郁南县通门镇一户普通人家,儿时记忆里的乡村生活底色贫瘠,到珠三角打工成为多数人选择的发展路径。

17岁那年,他来到东莞谋求生计,干起了种菜卖菜的活儿。每天凌晨四点,天还没亮,他就用自行车载着400多斤的菜,骑过一段段崎岖的路,把菜从村里拉到城里去卖。

单纯依靠体力挣钱的过程十分艰难。“有一次拉到半路,我实在太累了,忍不住哭了起来。我开始问自己,为什么要过这种生活?”朱郁荣说,后来他努力攒钱买了一辆摩托车,然后思考怎样让日子过得轻松一点。

2008年,朱郁荣回家过年时听说砂糖橘丰收,价钱卖得很高,便决定回乡创业。

于是,他“重启”了自己的人生——不再日复一日地种菜卖菜,而是当起了农民和商户之间的“桥梁”,依靠在外经商时积累的经验和人脉,联络外面的商户收购当地种植的土特产,帮助解决当地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然而好景不长,一场黄龙病的风刮得郁南的砂糖橘全军覆没。看着橘树叶片从完全黄花到落叶,直至全株死亡,当地村民的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我当时也种植了几十亩砂糖橘,看着它们没有结果,我的心里也很焦急,思考着如何转型。”2014年,朱郁荣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干部。冲枚村“两委”干部结合当地实际,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前往广西等地考察适合在冲枚发展的水果,寻找致富路。

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从广西引种桂花梨,村党支部并建立了一个以点带面的桂花梨示范基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朱郁荣主动承包示范基地种植桂花梨,以“村党支部+合作社+党员”模式带动30多户群众种植。

从橘树到梨树,村民重燃希望

2014年春天,原来种植砂糖橘的土地上,种上了一棵棵桂花梨小树苗。何时施肥、摘果、修剪枝叶,借鉴了广西的种植经验,朱郁荣信心十足。“相比砂糖橘,桂花梨更容易管理。”他说。

三年之后,冲枚村桂花梨基地第一次成功投产。该梨果表皮呈金黄色带桂花状花斑,皮薄肉白,肉脆汁多,味甜化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而且,冲枚村种植的桂花梨比原产地桂林早上市15天左右,错开了市场销售高峰期,抢先销售商机。

在桂花梨树上,村民再次看到了希望。

朱郁荣说,很多村民如果没看到成果,就不敢种。所以党员示范带头、以点带片,邀请村民品尝桂花梨,吸纳更多村民参与种植。为了科学规范种植,村干部时常“走出去”学习交流,也会将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请进来”指导种植。

“2017年,我就开始跟朱郁荣种植桂花梨,总共种植了50亩。一直以来,他引导我们种植,教我们平常如何管理、压技、施肥,到2020年开始投产,亩产约4000斤左右。”桂花梨种植户朱永高说。

今年7月,通门镇还举办了“梨王争霸赛”活动。经过对果品重量、甜度等测评,代表沙梨哥专业合作社参赛的朱郁荣,以其参赛果品重1.77市斤斩获“最大梨王”奖。

为了带动当地群众更快、更稳地走上致富路,朱郁荣向群众定出了“帮理念”“帮技术”“帮资金”“帮销售”的方向。目前,通门镇的桂花梨已扩产发展到1000多亩的种植规模,年产量可达数百万斤。桂花梨也成为冲枚村“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群众致富的好项目。

从乡村到城市,开拓全新市场

头戴草帽,脖子上挂着毛巾,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这是朱郁荣的“漫画形象”,也是“沙梨哥”的专属商标。

怎样让桂花梨卖个好价钱?在朱郁荣看来,除了提高甜度,还要提升“知名度”。2021年,他成立了郁南县“沙梨哥”种养合作社,并采取“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让桂花梨、竹笋、百香果等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这一年,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他注册了抖音号,通过“沙梨哥”这个接地气的名字,让家乡的土特产“向山出海”。

“大家好,我是‘沙梨哥’!”这是他一贯的开场白。视频里的他常常笑容灿烂,走在乡野田间,记录着果树成长的点滴,分享着一名农民亲身经历种植、管理、收获的过程。

今年8月,他还带着几箱百香果前往浙江。“我一下飞机就直接打车到附近的水果批发市场,把百香果拿给老板和员工品尝。”朱郁荣说,电商销售固然重要,但之前的卖菜经历让他相信,这种最原始的方式也能开拓市场。

这段经历也被他用视频记录了下来,并配文“让自家产品走向全中国”。

“沙梨哥带着甘多特产走向全国各地,相信这条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好,加油。”“我在美国都想食你的所有果果。”“祝你早日实现梦想。”……视频评论区有不少网友留言,朱郁荣也一一耐心回复。

近年来,朱郁荣先后获得云浮市“模范乡贤”、全国乡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优秀党员”等众多荣誉称号,并在2022年被评选为“云浮好人”。“接下来,我计划邀请技术人员作为合作社顾问,提升果子的质量和包装,把家乡的农产品销售得更远、更广。”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