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通 云浮发布 云浮日报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云浮宣传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天涯共此“石”丨云浮青春合伙人·第二季

2024-02-06 18:12 责任编辑:陈熠 字号:

【编者按】美丽云浮,青春出发。为展现云浮擎旗先锋的青春城市形象,云浮市委宣传部联合南方日报于2023年起推出“云浮青春合伙人·第二季”系列报道,展现有创劲、有闯劲、有干劲的青春合伙人扎根云浮、挥洒汗水、奋力拼搏,融入云浮高质量发展过程的生动实践。

一架报纸折成的飞机,一只些许陈旧的皮革包,一盆枝条翠绿的芦荟,一碗让人垂涎欲滴的猪杂粉,尽展力与美的邂逅。

石头原本是坚硬的大自然造物,梁建坤手拿雕刻笔、雕琢刀,把它们变成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凭借这门手艺,他安身立命,也获得无数荣誉。从上世纪80年代,梁建坤进入云浮工艺美术研究所,生命就和石艺交织得越来越紧。

“每一块石头都是大自然中经历岁月的磨砺孕育而成的,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一块石头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唯一的。以生活为基础,用心体会大自然的奥妙和神奇,才能创作出记录人生故事的作品。”在梁建坤技能大师工作室,我们聊起他钟爱一生的石艺。

从画笔到刻刀

用热爱书写漫长岁月

在梁建坤成长的年代,“公仔纸”十分流行。纸上印着各式人物,大多取材于《水浒传》《西游记》等著名古典小说、连环画、影视作品等。每次看到比较精美的图案,梁建坤便会收藏起来,一有空就临摹。

梁建坤幼时便对绘画有一种天生的热爱。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看到哥哥的素描作品获得了一等奖,在公园前面的牌坊展示,不禁心生羡慕——“要是我能像哥哥一样画得这么好,让这么多人看到就好了!”

由于担心学习跟不上,这个愿望并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每天晚上,梁建坤都是等到隔壁房间没动静了,确认爸妈睡着了,才蹑手蹑脚地铺开纸张,享受着“偷来”的绘画时光。从晚上十一二点开始,一不小心便已是凌晨三四点了。

得知文化馆会在寒暑假开设美术班,梁建坤没有问家里要钱,而是从每天的早餐钱里,一点点省出来的学费。到了初中,他也省吃俭用,一有空就去书店买美术书。为了学到更多绘画知识,课余时他还会跑到高年级的教室去“蹭课”,并和师兄师姐成为了好朋友。

1987年,年仅16岁的梁建坤凭借优秀的美术绘画功底受到恩师谭林海的邀请,进入云浮工艺美术研究所学习石艺,从此踏上石艺之路。

“两年时间里,我就像一块海绵不知疲倦地吸收养分。”梁建坤说。白天在美院上课,晚上参加培训班,一到周末,他就坐上公交车去书店,几乎没有浪费一分钟时间。他手里的刻刀,在岁月的雕琢下,变得愈发锋利。

在一雕一琢中

聆听心灵与石头碰撞的回响

走进梁建坤技能大师工作室,一座小型的石雕艺术“博物馆”映入眼帘。这一方小天地便是梁建坤的创作之地,也是他的市隐之所。对他来说,一件名叫《步步高》的作品是特别的存在。

他曾有过十年的“隐退”生活。1995年,因工作的工艺厂转制,他进入到宣传部门工作,“但心里总惦记着那些石头。”十年后,梁建坤毅然决然地辞去体制内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石艺创作之中,《步步高》则是他“复出”后的第一件玉雕作品。

2008年,他在罗沙租了一间50平方米的破旧泥砖屋,作为自己的第一个工作室,找回了当年做石雕的感觉。在这里,他找了一块带皮的玉料,以石皮为主,玉料为辅,创作了第一件玉雕作品《步步高》。

后来,这个作品在第二届广东省(云浮)石艺创意大赛上展出时,引起业界轰动。随后这种巧色玉石雕刻技法,迅速成为云浮石艺创作的主流,《步步高》的诞生也成为了云浮石艺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梁建坤最喜欢齐白石的绘画作品。在他看来,雕刻和绘画一样,不一定要气势磅礴,有时候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往往最能打动人。“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更重要的一点是情感的触动。”梁建坤说。

有一天,他在南山森林公园散步时,留意到火龙果的绿茎和红花十分漂亮,想着要是能用玉石做出来就好。这个想法在他脑海里贮藏了三年,终于有一天,偶然到好友处品茗,发现了一块红、绿、褐色三层颜色的玉料,正是此作品创作的最佳用料,瞬间喜出望外。

石头对他而言,就像文字之于作家,音符之于歌者,就是一件表达感情的载体。在生活中,他努力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想法,然后再去偶遇一块合适石头来雕刻——这大概就是他手下的石头被赋予生命的秘密。

“从事石艺创作总是给人带来惊喜,因为无法事先得知石头内部的纹理结构,创意要随着纹理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时常充满意外之喜。”梁建坤对石艺创作满怀期待。在他看来,每一方石头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件作品也都是不可复制的。

人石相契,潜移默化之中,仿佛可以听到心灵与石头碰撞的回响。

培养更多“工匠”

让非遗手艺真正“活”起来

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曾提出,“非遗保护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梁建坤看来,非遗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如果对相关知识没有系统的整理,手艺很可能会失传。

云浮石材资源丰富,石文化历史悠久,给石艺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云浮石艺)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先进工作者,梁建坤主动承担起传承的责任,让云浮石艺继续演绎着一方民众以石为伴的故事。

因此,当2016年云浮技师学院向他发出合作创办“石材工艺”专业的邀请时,他毫不犹豫答应以校企合作的模式,在校内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以“师带徒”的方式,开展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编写专业教材,设置一体化课程标准。

在梁建坤眼里,任何一个好苗子都不能轻易放弃。有一次暑假,两个平时成绩不错的学生突然向他提出不再参加训练。梁建坤后来了解到,他们是因为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所以才决定退出训练的。

“你们只管安心准备比赛,其他的我来帮你们解决。”梁建坤当即决定帮助他们,一方面联系了企业家赞助,一方面也卖了自己的一些书画作品,凑够了训练的费用。他说,看到那两个学生努力的身影,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梁建坤表示,目前工作室已培养高技能石艺人才近百人。多年来,梁建坤师生团队的作品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2019年和2022年,在代表全国工艺美术顶级水平的第一届和第二届“百鹤杯”全国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中,梁建坤师生作品均荣获“百鹤新锐奖”。

数三十载,匠心不改。梁建坤凭双手雕刻生活,塑造“自然”与“技艺”的生活美学,也期望培养更多的“工匠”,用一雕一琢的诗意表达人类文明。

愿天涯或比邻,都能感受到坚硬石头里的温暖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