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通 云浮发布 云浮日报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云浮宣传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云浮青春合伙人 | 把身心交付艺术,让艺术润泽人心

2024-02-06 18:12 责任编辑:陈熠 字号:

【编者按】美丽云浮,青春出发。为展现云浮擎旗先锋的青春城市形象,南方+云浮频道于2023年起推出“云浮青春合伙人·第二季”系列报道,展现有创劲、有闯劲、有干劲的青春合伙人扎根云浮、挥洒汗水、奋力拼搏,融入云浮高质量发展过程的生动实践。

热爱岭南文化的人,对于粤剧之美的品味永远不会缺席。足够靓的扮相、动听的唱腔、绝妙的台词和的丰富的身段总能构成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引领观众来到审美之境。

今年2月,南江文化(罗定)艺术节连续9日举办文艺晚会,其中粤剧专场晚会6场,国家一级演员、戏剧“二度梅”得主冯刚毅,国家一级演员梁鈺等嘉宾带来《雾锁东宫》《长岗坡》《狮吼记》《汉文皇后》等大型古装粤剧,呈现了一场十足的视听盛宴。

台下,人潮和掌声已经回答了粤剧的魅力。作为国家一级演员的梁鈺在2015年通过人才引进来到云浮,担任云浮市罗定粤剧团团长,不仅带来了从艺数十年的积淀,带领全团练功底、提水平,更植根云浮罗定的传统历史文化,主导创作了现代粤剧《金稻传奇》《长岗坡》等。她说,粤剧已经融入了她的生命,享受演出、培养后进、传播善和美就是她如今的全部。

幼时结缘

在舞台上长大

粤剧,又称广府戏、广东大戏,是广东及广西粤方言区最大的剧种,这颗“南国红豆”吸纳了诸多腔调和民间音乐,在粤语地区和许多华侨聚居地都有相当的文化感召力。

生于文艺家庭的梁鈺从小就受到了粤剧的浸染。

生于文艺家庭的梁鈺从小就受到了粤剧的浸染。

生于文艺家庭的梁鈺从小就受到了粤剧的浸染,母亲的言传身教和生长环境的影响让她天然就亲近粤剧,5岁时就能登台演唱数首完整的粤曲。梁鈺说,这种从小学习和实践所带来的,已经不能用爱好来形容。

后来,梁鈺来到彼时的广东粤剧学校学习,到14岁时捧起人生中第一座有分量的奖时,她开始正式登上更大的表演舞台。那时,母亲对梁鈺说了一句话:“做一个演员,就要专注艺术和职业道德,病了也要上台,得闲死唔得闲病。”

    受访者供图

母亲的话激励着梁鈺加倍努力。18岁的她考上了有“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之称的中国戏曲学院。在学校里,她如饥似渴地学习了大量的戏剧知识,假期和广东曲艺团的老师们实践。

学院派的训练加上剧团的传帮带,梁鈺认为,这种“双线培养”让她快速成长。校内,梁鈺结识了京剧王派艺术名家于玉蘅,老师欣赏她的潜力和努力,在课程之外把所会所感积极传授。校外,她还得到了红线女、郑培英、陈丽英等名家的提点,“我从小就喜欢的红线女老师,能够得到她的指导,对我是莫大的鼓励。”

努力总会被看见。在2003的全国艺术新星大赛全国总决赛上,梁鈺演唱《荔枝颂》,获全国金奖。宝贵的经历和名家的鼓励塑造了梁鈺的世界观,等到2004年参加工作时,她在内心默默地对自己说:“我的艺术属于人民,要做人民的好演员。”从此,一片更广阔的艺术天地等着她。

梁鈺粤剧扮相。

梁鈺粤剧扮相。

从事文艺

要有耐心和感知力

伴着迷蒙的灯光,一句“哥变容颜泪夺眶,哥哥怎地异平常”传来,隐隐有悲意。情节推进,两兄妹再见无期,梁鈺扮演的妹妹一声“哥哥”,那饱含情绪的喊声击中了在场所有人的心灵,甚至有人泪洒当场。

这是梁鈺主演的长剧《钟馗》中艺术效果达到高潮时的一幕。彼时,梁鈺作为肇庆粤剧团的一员,正全身心探索着她的艺术进阶之路。《钟馗》“文武功夫”兼备,二黄、牌子,南音、小曲等穿插使用,全剧情感热烈起伏,彰显了十足的粤剧风采,也见证了梁钰又一次的成长。

作为全剧团艺术成果精品,这部剧在剧本、妆造、音乐、身段等部分考究而创新,梁鈺扮演的是钟馗的妹妹。作为重要人物,梁鈺在全剧末尾有个十分重要的“兄妹诀别”的情节,“这是一场钟馗兄妹俩的‘阴阳相隔会’,是全剧的高潮和情绪高点,我以一句‘哥哥’作为收尾。”梁鈺回忆道,但是当时技巧稍多,情感总不到位。

 梁鈺曾担任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代表、省妇女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云浮市六届和七届人大代表。

“剧团的所有人都全力以赴,我也必须全身心付出。”梁鈺决定,硬着头皮去到殡仪馆凝聚这种“痛与悲”的情绪。最终的表演上,梁鈺把看到的“人世间”化为了妹妹“最后的呼唤”,一声“哥哥”叫碎了现场专家的心。

据了解,粤剧《钟馗》在2009年获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颁发第七届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1年全国戏剧文化奖中获个人表演金奖。

这段经历让梁鈺明白,专业的知识是粤剧演员的基本,还要有足够的生活感知。

“我们总说艺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真正沉入一项艺术,你才能明白,这句话的意义到底有多深。”在一部部的戏剧中,梁鈺去实地感知、学习,把感知力转化为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后来,她成功拿到了硕士学位,评上了国家一级演员,完成了艺术生涯的又一次进阶。

“在戏剧行业,十年磨一戏的不在少数,准备工作包括了剧本、舞美、灯光,还有演员们的酝酿,要去了解时代背景、人物定位,还要体验生活。”梁鈺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粤剧,台上是各种打磨之后的成品,聚光灯有太多汗水和眼泪。

2015年,云浮市罗定粤剧团老团长退休,剧团面临着未来发展的问题。云浮市委、市政府希望,通过人才引进让梁鈺来带领剧团。梁鈺了解到,罗定粤剧团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广东省农村剧队”三个粤剧团之一,而云浮年轻、有活力、容易吸收新鲜事物,“剧团有很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我有信心让团更好。”

云浮市罗定粤剧团有国家一级演员、戏剧“二度梅”得主、72家房客金医生饰演者冯刚毅为艺术顾问。

云浮市罗定粤剧团有国家一级演员、戏剧“二度梅”得主、72家房客金医生饰演者冯刚毅为艺术顾问。

云浮市罗定粤剧团有国家一级演员、粤语相声表演艺术家黄俊英为艺术指导。

云浮市罗定粤剧团有国家一级演员、粤语相声表演艺术家黄俊英为艺术指导。

不忘来意

做人民的好演员

晨光正好,窗外鸟鸣婉转,唱念做打各来一遍,梁鈺以晨练开启一天。练功、看书、排练、演出……她的生活数十年如一日。“每日练功已经是几十年的习惯了,无论在哪儿,总要练一练,就算白天没空,晚上睡觉前都一定要完成这项固定日程。”梁鈺笑道。

来到云浮市罗定粤剧团后,梁鈺发现要做的事比想象中更多。“刚来时设备陈旧,成员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她到团里后,把练功培训抓起来,希望提升大家的“事业心”。

罗定粤剧,再创辉煌。

罗定粤剧,再创辉煌。

剧团的副团长余湧泉说:“梁团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发挥了很大的标杆、示范作用,大家跟着梁团训练和演出,精神风貌和艺术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看到队员们的进步,梁鈺决定带团队赴港演出。“当时心里很担心,打击能不能展现出应有的水平。”梁鈺没想到,彼时演出全场满座,观众纷纷叫好,这也给了她带队共成长的信心,剧团也逐步打开了港澳市场。

粤剧表现出高度的开放性,既有传统戏剧的风采,又轻快流畅、灵活善变。既然来到了云浮,梁鈺希望根据本地文化,创作一些有“浓浓地方味”,又能传达“共同价值观”的作品。《长岗坡》就是这一系列本地粤剧的代表。

“当时是送戏到罗平镇,看着这个景观,很震撼,觉得可以试试编排一出现代粤剧。”回想《长岗坡》的创作,梁鈺记忆犹新。“当时花了半年创作举办,3个月设计排练,后期每天都只睡两三个小时,白天排练,晚上修改,连续40多天奋战。”

“几十年的历史文化要在两个小时内展现给观众,那每个细节都要足够细心,每个演员的优势也要突出。”梁鈺认为,粤剧是个戏曲与舞蹈融合的剧种,要让人物有血有肉,是一个漫长、枯燥的“磨”的过程。

学习戏曲艺术已逐渐成为青少年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为梁鈺送粤剧进校园。

学习戏曲艺术已逐渐成为青少年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为梁鈺送粤剧进校园。

在梁鈺的协调下,国家级作曲家为《长岗坡》编曲,舞美运用特技,加入了现代元素,“我希望保留地域特色,同时传递那种不畏艰辛,带着群众努力的精神,有一种塑造‘世界的长岗坡’的想法在里面。”

“不觉得累,很亢奋,很有激情。”梁鈺说,直到最后《长岗坡》演出成功,她才放松下来。后来,这部剧在广东省文化厅展演和多地巡演。

稳扎稳打之下,梁鈺还带领创作了《金稻传奇》,如今,云浮市罗定粤剧团有国家一级演员、粤语相声表演艺术家黄俊英为艺术指导,国家一级演员、戏剧“二度梅”得主冯刚毅为艺术顾问,剧团的整体实力也不断提升,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

“我为粤剧传统文化出一份力的心永不变。”梁鈺说,学习戏曲艺术已逐渐成为青少年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希望,继续送戏下乡让云浮乡亲品味粤剧的美,同时通过网络、进校园等方式让更多青少年有机会接触粤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