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通 云浮发布 云浮日报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云浮宣传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返乡大学生的种粮经丨云浮青春合伙人·第二季

2024-02-07 16:46 责任编辑:陈熠 字号:

【编者按】美丽云浮,青春出发。为了展现云浮擎旗先锋的青春城市形象,云浮市委宣传部联合南方日报于2023年起推出“云浮青春合伙人‧第二季”系列报道,展现有创劲、有闯劲、有干劲的青春合伙人扎根云浮、挥洒汗水、奋力拼搏,融入云浮高质量发展过程的生动实践。

隆冬腊月,正是农闲时节,新兴县“新农人”梁文超却一刻也没闲下来。冬翻冬晒、施肥除草……为来年春种打下基础。梁文超戴着眼镜,看起来有些书生气,但这位“80后”新农人已经与这片土地打了多年交道。

2009年毕业后,梁文超选择返乡创业,当起了“新农人”。这十多年来,他所经营的业务从单一的粮食收购拓展到提供粮食种植、管理、收割、烘干、收购的一条龙服务,服务从单一到全覆盖,在家乡的土地上找到了致富希望。

2023中国—东盟农业机械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举办期间,梁文超从200多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上榜全国大学生返乡创业典型案例。他说:“正是因为选择了家乡、选择了农业、选择了农机,才有了今天的自己。”

返乡,大学生变身“种粮人”

从新兴县城出发,二十分钟左右车程便抵达梁文超的家乡东成镇,回龙农机专业合作社便坐落在这里。

作为典型的山区县,新兴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南部多高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县境四面环山,冲积物、洪积物和坡积物形成的弱酸性肥沃土壤,非常适宜特种优质水稻生长,是广东传统产粮大县。新兴种植稻谷的水田主要分布于群山、丘陵之间的盆地,东成镇便是产粮地之一。

2009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梁文超便发现村子里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出门务工,村里的撂荒的土地越来越多,这让他心里很难过。“我从小在村里长大,是这片土地养育了我。看着这些地撂荒了,感觉很浪费。家乡哺育了我,当我有能力了也想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于是,梁文超毅然决然回到家乡,接手了父亲收购粮食再出售的生意,并流转了5亩土地种植富硒水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大米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因而富硒大米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谈及为何会选择种植富硒水稻,梁文超坦言,“以前,我们主要是种植普通水稻,但因为缺乏统一管理、技术不过硬以及天气突变等原因,经常出现倒伏的情况,导致产量不稳定,种稻收益不好,很多村民就转行做养殖业了。在了解种植技术的时候,认识了一些政府推荐的技术人员,他们向我推荐了富硒水稻。”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梁文超开始试种富硒水稻,一年两季,4月到7月一季,8月到11月一季。

创业初期,由于对农业知识了解不够透彻,梁文超也走了不少弯路。“岭南潮湿多雨,收割回来的稻谷一个不注意就容易发霉变质,刚开始两年亏损了不少。后来咨询了农机部门,安装了烘干设备才解决了这一问题。”梁文超介绍,“传统农业就是靠天吃饭,有一年天公不作美,我们这里干旱严重,稻田病虫害暴发,再加上有鼠害,导致水稻严重减产,一年的辛苦几乎付诸东流。”

减产的打击并没有击溃梁文超,反而促使他不断学习钻研。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梁文超四处搜寻农业培训活动消息,学习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水稻施肥浇水技巧等农技知识,了解农业机械设备的参数和使用技巧,还考取了农机驾驶资格,一点点补足短板,成为了乡亲们口中的“老把式”。

“虽然干活很苦很累,但当看到金灿灿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鱼儿在水中游动,鸭子在田间觅食,小朋友们在玩耍,我就很开心。”梁文超说。

一条龙服务打造优质稻米品牌

作为低附加值行业,稻米种植普遍存在盈利难,效益不足等问题。如何扩展销路,扩大规模成了梁文超面临的难题。

随着市场的深耕,梁文超意识到,品牌能让农产品走得更远。“我们这里稻田零散,走量基本没有什么竞争力。但优越的自然资源可以支持我们打造优质大米品牌。”梁文超介绍。为了扩展销路,他以家乡的回龙河为名,打造“回龙”富硒米,在品牌的带动下,富硒米通过电商、社区销售等渠道实现自产自销。

同时,为了扩大规模,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梁文超还为村民免费提供优质稻种,为本地农户提供种植、收割等农业服务。稻谷收割后,由回龙农机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加工销售,既保障了稻米的品质,也为当地农户提供了便利。“初心还是为了和大家实现互利共赢。”梁文超说,“种子免费送给大家,耕种期间如有病虫害,我们也会为大家提供免费的杀虫指导技术,在这种模式下,即使全程机械化种植、收割,扣除农药钱后,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也提高了大家的种粮积极性。”

如今,梁文超的水稻生产面积由100亩发展到310亩,其中富硒水稻由5亩发展到100亩,示范、科研基地60亩,“回龙”富硒米也小有名气。未来他想把富硒水稻打造成“一村一品”,慢慢做大,然后打进各大超市或者电商平台,做更优质、更高端的产品。

“接下来,我们将联合周边的农户,集小块田成大连片,统一生产、统一管理、保障质量、打造品牌,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村民增收。同时,将与电商带货助农团队对接,拓宽销路,探索合作发展的新模式。”梁文超说,“也希望能够带动更多年轻人向农业扎根、往农村流动,为家乡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