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
-
罗定消防创新服务织密村居“安全网”
“阿姨,您看这电线像‘蜘蛛网’一样,很容易引发火灾,咱得整理一下,入槽保护。”在罗定市素龙街道一户村民家中,罗定“火焰·蓝玫瑰”宣教队员像唠家常一样,耐心地给村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连日来,罗定“火焰·蓝玫瑰”宣教队以“实地走访宣传”“家常式教育”“温和指导”三大创新服务模式为抓手,将消防安全知识精准融入村居(社区)和“百千万工程”工作,为乡村振兴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宣教队先后走进该市的素龙街道、围底镇、生江镇等镇街,挨家挨户宣传、提醒。她们深入农户家中、厨房、仓库,仔细查看电气线路是否存在私拉乱接,液化气瓶是否规范存放等,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导整改。“很多村民对消防安全知识了解不多,只有我们走到他们身边,面对面指出问题,才能让他们真正重视起来。”宣教队成员梅姐告诉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宣教队员还向村民发放图文并茂的消防知识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家庭防火、火场逃生等知识。针对村居(社区)基层网格力量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宣教队采用“温和指导”的方式,手把手教学。通过专题授课、现场示范教学等进行指导。在宣教队的帮助下,村居(社区)基层网格业务能力、宣教水平大大提升。这种“家常式教育”打破了传统说教模式,宣教队与村民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讲解火灾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让村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消防知识。村民张大爷感慨道:“这样的宣传方式好,就像拉家常,我们爱听也记得住!”据悉,自创新服务模式开展以来,已有12个村居(社区)接受了消防安全培训,累计排查整改火灾隐患近百处,发放宣传资料千余份,辐射群众2000余人。罗定“火焰·蓝玫瑰”宣教队以脚步丈量乡村土地,以温情传递安全,用“家常式”的沟通、“管家式”的指导,将消防安全知识精准“滴灌”到乡村振兴的脉络深处,不仅提升了村居(社区)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更为“百千万工程”的顺利推进夯实了安全基石,让平安成为乡村最温暖的底色。
2025-06-30 -
“百千万工程” 三年初见成效丨罗定市龙湾镇创新机制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今年以来,罗定市龙湾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通过创新机制、凝聚合力,纵深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推动镇村面貌实现美丽蝶变。该镇创新构建“镇-村-组”三级联动机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党员议事会等渠道广纳民意,科学制定“拆、清、改、建”四步走实施方案。镇村干部深入开展“四个万家”入户走访,党员落实包片联户制度,每名党员联系5-10户村民做好政策宣讲。在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下,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整治,累计4243人次投入劳动,清理各类杂物垃圾1.2万平方米,拆除危旧房416间,整治河道63处,形成干群齐心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局面。“我们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将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风貌提升有机衔接。”龙湾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创新实施“积分制”管理模式,建立日常巡查监管制度,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环境管护的内生动力,推动人居环境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金充村是整治成效的典型缩影。昔日的卫生黑点已蜕变为多功能休闲公园,原生大树与全龄化健身设施相映成趣;通过“上级支持+乡亲捐赠+群众投劳”的创新模式,水毁工程升级为“一河两岸”综合整治项目,累计修复河堤2公里,重建桥梁1座。村民肖姨欣喜地说:“以前河坝破损严重,雨天都不敢出门,现在水清岸绿,成了大家散步的好去处。”如今,平坦整洁的观光绿道如绿色纽带串联5个自然村,新栽的垂柳与竹林、石径构成诗意景观,曾经的“防洪线”真正蜕变为令人流连的“风景线”,展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7 -
罗定市图书馆开展孔子学堂《将进酒》诵读活动
日前,罗定市图书馆在岭南书院罗定学宫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展了“童声传经典 诵读润童心”——孔子学堂:《将进酒》诵读活动。活动现场,老师带领未成年人与家长们观看《长安三万里》精彩片段,初步了解唐代诗人李白的生平事迹与文学成就,加深对“诗仙”李白的印象。大家齐声诵读《将进酒》,用充满激情与感染力的声音演绎了这首千古名篇,充分展现出中华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与强大生命力。讲解环节上,老师介绍了《将进酒》的创作背景、原文翻译和赏析全文,帮助在场未成年人和家长们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感受诗人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特征与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现场播放了改编自《将进酒》的音乐作品,以艺术融合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参与者对经典诗词的理解与记忆。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与文化素养,还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中华经典诗词的魅力,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力量,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2025-06-24 -
罗定市附城街道开展《社区矫正法》五周年系列宣传活动
值此《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之际,罗定市附城街道在附城广场举办了以“依法矫正助新生·共创平安五周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公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知和支持。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过往公众分发普法宣传资料,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获得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同时,他们耐心解答了公众提出的各类关于社区矫正的问题,详细阐释了社区矫正的法律依据和意义,助力公众更好地理解和支持这一重要司法制度。随后,工作人员开展入户宣传,深入社区各个角落,面对面与居民交流,确保宣传无死角。在入户过程中,他们不仅介绍了《社区矫正法》的相关内容,还分享了社区矫正对象成功融入社会的案例,用实际成果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矫正工作的信心。通过此次活动,附城街道不仅加强了与社区居民的互动,还进一步推动了法治社会的建设,为共创平安社区贡献力量。此外,附城街道还组织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了“知法守法·重塑新生”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司法所工作人员对《社区矫正法》的核心内容以及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深入且详尽地阐释。通过结合具体案例,生动分析了违反社区矫正规定可能导致的严重法律后果,并强调了在矫正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珍惜矫正机会,端正矫正态度。此次《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显著增强了社区矫正对象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力推动了附城街道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进程。展望未来,罗定市附城街道将持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教育矫正手段,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打造平安附城贡献更多力量。
2025-06-24 -
罗定市金鸡镇:科技特派员在田间 助力果蔬产业发展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近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赴云浮罗定市金鸡镇开展科技帮扶行动,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注入创新动能。(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魔芋种子种前消毒)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前往金鸡镇蔬菜种植基地开展调研指导。金鸡镇新建立的蔬菜种植基地以种植魔芋为主,建有完善的魔芋加工配套设施,实现种植加工产品一体化发展。基地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魔芋种植管理方法、产量销售途径、产业发展现状等内容。科技特派员对魔芋种植前种子消毒等措施做出系统指导,强调要重视种前消毒处理,避免将种子上的病原物带入土壤内传播,对植物生长造成消极影响,导致产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火龙果种植田施药前调查)团队到广东恒华源智慧农业有限公司位于金鸡镇的火龙果种植基地现场调查,发现火龙果土传病害根结线虫发病较为严重。针对根结线虫病,特派员团队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与防治手段,筛选防治药剂,在种植基地开展田间防治实验,目前已完成施药,逐步跟进,找出最优防治策略与手段,进一步健全完善火龙果产业生产种植体系。在施药过程中发现火龙果种植田内多处有红火蚁成群出现,特派员韩群鑫教授与颜珣研究员检查蚁穴位置,嘱咐实验调查人员与工人应注意防护,注意相关事项,强调基地对于红火蚁防治要引起重视,及时施用饵剂等防治药剂,并做好安全防护。(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检查红火蚁穴位置)金鸡镇的田野正书写着乡村振兴新故事,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一幕幕描绘出科技赋能农业全方位进步,产业焕新特色高质量发展。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科技特派员将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帮扶使命,不忘初心,满怀热情,传递新技术新知识,为金鸡镇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与新动能。
2025-06-20 -
罗定市加益镇:干群携手为新人“护航婚礼”
受台风“蝴蝶”影响,罗定市加益镇遭受重创。灾情中,却有一场特殊的婚礼,在干群齐心协力的帮助下,如期绽放幸福光彩。在该镇加益社区,一对新人原本满心欢喜地筹备着婚礼,期待着与亲朋好友共同见证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但台风“蝴蝶”带来的强降雨,导致河水水位迅速上涨,圩街被淹,房屋进水,婚礼场地也未能幸免,满地淤泥,一片狼藉。看着被台风破坏的婚礼现场,新人和双方家庭心急如焚。加益社区急新人之所急,迅速行动起来,并发动群众共同帮助清理婚礼现场的淤泥和垃圾。“喜讯早就在街坊邻里间传开了。大家都清楚这场婚礼对新人的重要性,我们急新人之所急,没等新人开口,就商讨如何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确保婚礼能如期举行。”加益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少群表示。社区群众放下自家卫生清理工作,纷纷自发前来,与镇村干部一起,清理路面的淤泥,搬运杂物,冲洗地面。经过干群的共同努力,原本脏乱的婚礼现场逐渐恢复了整洁。6月16日,婚礼如期进行,现场张灯结彩,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喜庆的氛围冲淡了灾后的阴霾。“特别感谢村委和乡亲们,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这场婚礼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见证了我们的爱情,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加益人民的温暖。”新人表示。
2025-06-20 -
罗定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排查台风后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隐患
受今年1号台风“蝴蝶”影响,罗定市内出现部分低洼地区积水情况,为保障食品安全、特种设备运作情况正常,确保罗定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连日来,罗定市市场监管局迅速组织工作人员到客都汇商业中心及周边开展食品安全、特种设备风险隐患排查,对受灾情况进行评估,指导相关经营户开展安全复工复产工作。食品安全方面,工作人员严格督促相关食品经营单位,要严格做好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生产场所及工具的清洁、消毒等工作,不得使用被雨水浸泡或出现霉变等情况的食品原料,做好食材贮存工作;要严格检查仓储存货,如有被雨水浸泡过的食品,须及时销毁,不得流入市场;要确保冷冻冷藏设备正常运转,核实是否存在因停电造成食品长时间解冻腐败变质等情况,确保冷藏食品及食品原料贮存安全可靠。特种设备方面,工作人员要求相关经营户及时联系特种设备(如电梯)维保公司进行安全检测和维护维修,要根据检测评估情况严格处置相关特种设备,保障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以及乘用设备的消费者人身安全。目前,工作组已对客都汇商业中心、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单位开展食品安全、特种设备使用情况等排查工作,暂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下一步,罗定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结合日常监管工作,助力受灾经营户以及相关企业顺利复工复产,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稳定,护航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2025-06-20 -
罗定市船步镇人大:履职当好身边人 实干化解忧心事
在罗定市船步镇,人大代表的身影活跃在拆危前线、修路现场、微信群。他们不仅是群众意愿的“代言人”,更是扎根一线、切实解决问题的“身边人”。船步镇人大紧紧围绕“双联系”制度,依托遍布全镇的人大代表联络站为核心枢纽,推动代表“零距离”倾听民声、“实打实”纾解民忧,用实干担当书写履职为民的精彩答卷。乘“特办”东风,巧破历史困局自开展“助力三清三拆三整治”专题行动以来,船步镇人大积极动员126名各级人大代表响应云浮市、罗定市人大常委会号召,从自身做起,踊跃投身到攻坚拆危最前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廻龙圩路段有7间危旧房离234线国道仅仅不到3米距离,不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而且严重影响国道风貌提升。由于先有房屋后有国道加上涉及四个姓氏家族等历史因素,一直难以攻坚拆除,成为群众反复议论的焦点。船步镇人大代表、廻龙村干部邓超贤主动请缨担当,与船步镇人大主要负责人组成人大代表攻坚小队,逐家逐户摸排情况,一边记录群众诉求,一边登记权属关系,找准7户核心人员关系脉络,邀请户主坐下来相互协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错过这次整治专题行动,下次再动员群众拆危会难上加难。”邓超贤得知上级部门“特事特办”的指示,马上上门夜访讲解按规划退线建房细则,务必抓住政策“窗口期”,劝导大家放下心中成见,与其堆放杂物,不如重建后重新居住或者出租,各让一步,实现利益与情感双赢局面。最终,在人大代表攻坚小队弥合分歧下,顺利清拆廻龙圩国道周边10间危旧房,共计面积超1000平方米,心头大石终于放下了。搭好连心桥,共筑坦途惠民生“路顺畅了,心也安了。”看着45度角急转弯的村道变得顺畅,廻龙村民们无不拍手称赞。这条路的蜕变,正是船步镇人大代表倾听民意、凝聚合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生动写照。此前,红龙桥拆旧建新后与原本村道有所偏离,接驳后形成一处急转弯,成为困扰周边1.5万人安全出行的“老大难”。依托廻龙村人大代表联络站收集到的民情民意,驻站船步镇人大代表李亚弟挺身而出,主动担当“协调员”,经细致摸排,他发现拓宽拉直30米路段需移除3棵果树并征用90平方米土地,同时修路资金缺口亟待解决。“一天不解决,随时可能发生交通事故。”李亚弟双管齐下,一面耐心向农户解释修路拓宽的必要性,争取低价让地支持,一面联系爱心企业家募集修路资金。在代表的真情沟通和积极动员下,农户同意低价让地,修路资金也由镇政府、相关村委以及爱心人士筹集1.58万元,不足部分由爱心企业家李志成慷慨解囊兜底解决。凝聚着代表担当、群众支持、企业爱心的“连心路”顺利竣工。红龙桥接驳路段宽度由5米拓宽至9米,不仅彻底解决了困扰群众出行难题和安全隐患,更在实干中架起了一座连接镇党委、镇政府、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坚实“连心桥”。指尖履职“马上办”,速解“黄水”难题水质安全是关乎群众健康的头等大事,是实实在在的“揪心事”。“今天的自来水‘发黄’,影响群众正常生活用水。请相关部门及时跟进。”一条人大代表刘创威为群众发声的信息出现在船步镇“群众身边事 代表来督办”的微信联络群里,与此同时,不少代表表示家里存在自来水“发黄”。船步镇人大立即行动,联系粤海水务相关负责人了解自来水“发黄”最新情况,并动员各级人大代表线上反馈各村(社区)自来水水质问题,配合粤海水务定向排水清污,关乎几万人用水安全抢修行动就此开展。南桥排水、仓地村排水、甘步村排水……一条条抢修进度信息实时反馈到微信联络群,代表们也跟踪自来水水质变化情况。经多个部门共同努力下,技术人员排查发现是主管道爆裂导致大面积自来水“发黄”,立刻着手抢修工作。从问题反映到水质恢复正常,仅仅用时一天时间。这种通过线上联络站“指尖履职”、线下快速联动“马上办”的模式,正是船步镇人大利用信息化手段延伸履职触角、高效化解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生动实践。从攻坚拆危到协调修路,再到速清浊水,船步镇人大始终将“履职当好身边人,实干化解揪心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双联系”制度畅通了民意表达的“高速路”,人大代表联络站及线上平台构建了服务群众的“前哨站”。接下来,船步镇人大持续擦亮“身边人”这张履职名片,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25-06-20 -
罗定海关“批次检验”改革跑出危化品通关加速度
在全球危化品贸易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罗定海关创新推出的“批次检验”监管模式,成为辖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通关加速器”。自去年10月该模式落地实施以来,截至5月底,已助力企业完成146批次危化品出口,货值达1839.6万元。值得关注的是,实际到场查验次数从146次大幅缩减至17次,海关外勤执法频次同比下降88%。“过去每批货物都得等待现场查验,现在通过‘批次检验’,我们的订单交付周期直接缩短了一半。”云浮市鑫隆汇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谢登峰指着刚灌装的亚氯酸钠溶液介绍道。作为首家试点企业,该公司单批货物通关时间已压缩至30分钟,刷新了大湾区危化品通关速度纪录。相较于传统100%现场查验模式,“批次检验”模式通过科学划定“检验批”及周期,同一检验批货物在首次申报完成项目检验后,后续批次采取“单证审核+抽查验证”方式。这一创新举措有效解决了企业“货等证”的难题,使订单交付周期缩短50%。同时,海关得以将监管资源精准配置到高风险环节,实现了严密监管与高效通关的有机平衡。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监管协作机制的逐步完善,“批次检验”项目入选广州海关改革创新暨“双智”成果展示。目前,该模式正为更多化工企业打开通往全球市场的快速通道。数据显示,2025年前5个月,罗定海关辖区危化品出口额已突破4277.66万元,重量达4700.12吨。罗定海关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危险品“批次检验”改革,不断完善智慧化监管体系,强化责任担当与服务意识,为推动地方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2025-06-19 -
罗定市双东街道:迅速开展灾后清理 加快恢复生活生产秩序
受台风“蝴蝶”强降雨带来的影响,罗定市双东街道辖区多处地方受浸,道路被树枝阻塞,路面淤泥堆积,还有多处出现内涝。台风过后,双东街道迅速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投入灾后清理、复产工作,共建美好家园。清障开路疏通城市“毛细血管”双东街道成立专门的灾后清理恢复工作领导小组,街道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亲自督促。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村(居)干部、志愿者、群众等积极参与到灾后清理工作中,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建家园的良好氛围。在清理路障方面,街道组织了专业的清理队伍,配备了充足的工具和设备,对辖区内的主要道路、背街小巷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和清理。砍断搬运被风吹断的树枝、清理倒伏的广告牌和路障设施、疏通被堵塞的下水道……清理人员不畏艰难,加班加点,争分夺秒地工作,确保道路畅通无阻。驱泥涤巷唤醒市井“烟火精灵”针对台风带来的大量淤泥,双东街道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清理。一方面,调集了多台大型铲车、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对淤泥进行集中清理和转运;另一方面,组织了大量的人力,使用铁锹、扫帚等工具对大街小巷、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等区域的淤泥进行细致清理。同时,还调来了多辆高压冲洗车,对路面进行反复冲洗,确保淤泥清理彻底干净。小商户们陆续打开店门,熟悉的叫卖声、交谈声再次回荡在整洁的街巷中,市井烟火气重焕生机。排水疏涝构筑居民“安全港湾”针对出现内涝的地方,双东街道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对积水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抽水方案。一方面,利用现有的排水设施,调度挖掘机构筑排水路线,优化加强排水力度,加快积水排放速度;另一方面,紧急调配了多台大功率抽水泵,分别在积水严重的区域进行抽水作业。抽水人员不间断轮班值守,确保抽水排涝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经过夜以继日的奋战,辖区多处积水的地方基本恢复原状,有效保障居民群众的生活。下一步,双东街道将继续加大力度开展灾后清理和复产工作,引领党群齐心合力、共克时艰,进一步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
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