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城市大使带您游云浮》第十二集!带你解锁休闲时光里的禅域小镇
在时光的涟漪里我邂逅了一个唯美的梦境只为寻找内心的自我踏上新兴禅域小镇仿佛穿越千年回到那莺歌燕舞的大唐盛世曲径通幽碧瓦朱栏镶嵌着岁月的风尘漫步于石板街巷仿佛与古人擦肩而过聆听那风花雪月的浪漫午后,时光很慢最适合舒展心灵闭目,听那叶落无声的清雅抬眼,望那云卷云舒的自在在这里我还听到了一个蕴含艺术与传承的故事千百年来蓝染之法代代相传手工的纱线穿过历史的纽扣青蓝的波纹在织物上跳跃勾勒出一个个独特的图案定格此刻的心情而泥塑则是与自然亲近的艺术在这个独特的世界里泥土是艺术家的伙伴而双手则是心灵的延伸一块块黏土在手中旋转、捏揉、塑形化作美轮美奂的作品感悟自然与美的和谐来吧让我们携手踏上这场美妙之旅漫步在唐风古城中感受浓厚禅意让时光在这片风景中停驻让美好留在彼此的心底【策划】卓超明 梅天恩 黄三翀【编导】杨艳【摄像】宋永文 吴子华 刘汉林【剪辑】宋永文【动图】李满盈
2024-02-07 -
中国的观鸟“圣地”在哪里?这四大观鸟胜地看万鸟起飞
每年的4月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国际爱鸟日。翱翔长空的飞鸟是自由的象征,它们是追寻梦想的使者,是灵动的精灵。在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中国人对鸟的爱:《诗经》里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同为众生,皆有共感,当我们观鸟时,何尝不是在看自己。中国有很多适合观鸟的地方,今天,就带大家了解四个经典的观鸟胜地。鸭绿江口东亚鸟类迁徙大站每年3月8日左右,斑尾塍鹬(Limosa lapponica)陆续到达鸭绿江口,并在4月上旬达到春季迁徙的种群数量高峰。在鸭绿江口停留的斑尾塍鹬有两个亚种——B亚种(L.l.baueri)在新西兰越冬,春季迁徙至鸭绿江口停歇,然后向东北方向飞至遥远的北美洲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育空地区繁育后代;另外一个M亚种(L.l.menzbieri)亚种在澳大利亚北部越冬,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繁殖,春秋迁徙在鸭绿江口停歇。△斑尾塍鹬B亚种(L.l.baueri)迁飞时间及路线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相比之下,在新西兰越冬的斑尾塍鹬B亚种旅途更为艰辛。从位于南半球的越冬地至中国辽宁鸭绿江口的飞行距离约有10300公里,在7~8天的时间里,它们需要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持续扇动翅膀飞行,依靠分解脂肪作为飞行能量,快接近目的地时,如果有必要的话甚至要分解肌肉。这是一次挑战死亡的减肥,到达鸭绿江口时,每只鸟的体重会减少约一半。所以,斑尾塍鹬被称为已知鸟类中连续不间断飞行的冠军。△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除了斑尾塍鹬,春季的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还有数万只大滨鹬栖息。在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飞区中,原本还有另一处重要的候鸟栖息地——位于韩国西海岸的新万金湿地。但在2006年,随着新万金海堤的合围,这片栖息地被围垦后逐步建成工农业用地,不复存在。大滨鹬的种群数量遭受重创,短短几年间便下降了约9万只。万幸的是,在失去了新万金之后,迁飞的大滨鹬和其他候鸟尚能在鸭绿江口和辽河口栖息停留。如今,中国的鸭绿江口和辽河口湿地成为大滨鹬最重要的迁徙停歇地,两个湿地都在辽宁省。根据多年的统计结果,每年3~4月,约有20万只水鸟,包括大滨鹬、斑尾塍鹬、大杓鹬、白腰杓鹬、黑腹滨鹬、灰斑等鸟种在鸭绿江口沿海滩涂停歇和补充能量。鄱阳湖东亚最重要的候鸟栖息地鄱阳湖是我国乃至东亚最大的候鸟越冬地,每年能容纳100多种候鸟,种群超过70万只,同时这里还有一些留鸟栖息。这些鸟类食性各异、偏好的生境也各不相同,而冬季鄱阳湖复合的生境能满足它们多样化的选择。各种鸭类在水面活动、寻找各种水生植物的种子,白鹤挖掘沉水植物的根茎为食,黑翅长脚鹬偏好泥滩中的底栖无脊椎动物,东方白鹳擅长在浅水捕鱼,而灰雁喜食洲滩上苔草的叶片……在这里,它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鄱阳湖为何能吸引数十万只候鸟前来越冬?由于泥沙沉积不均匀,鄱阳湖的湖盆中自然形成了一些洼地。在夏季的丰水期,它们隐没在广阔的湖面以下。到了秋冬季节,当湖水逐渐向北退入长江之后,这些洼地便如一个个浅碟,为鄱阳湖“盛”下了有限的存水,类似大海退潮后,礁岩潮间带的凹陷中蓄积着海水的潮汐池。鄱阳湖中这些枯水期的“碟形湖”(也被称为“子湖”)的位置是大体固定的,总体数量在100个左右。尽管大部分碟形湖的面积都不大,水也不算深,但它们却是一种复合型的湿地生态系统,能为候鸟提供多样化的生境和食物来源。从湖心向湖岸,湖水逐渐变浅,生境类型大致沿着“开阔水面—浅水沼泽—泥滩—草滩”的顺序渐次排开,形成一个“同心圆”结构。各种候鸟的食性与取食习惯千差万别,鄱阳湖区域越冬的候鸟大致可以分为“食水中植物种子组”“食鱼组”“食块茎组”“食底栖生物组”和“食草组”,彼此都有各自偏好的生境和生态位,而无论哪一类,都能在小小的碟形湖及其周边找到适合自己的食物和栖息环境。河南黄河湿地冬季候鸟乐园黄河两岸地貌、地形复杂,河流宽阔,滩涂广袤,大中型水库较多,为多种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蕴藏了丰富的物种资源。同时,大面积的水域和滩涂为候鸟提供了充裕的空间和食物,每年秋冬季节都会有大量候鸟在此栖息。秋冬季节经过河南省的大批候鸟,大多数集中在五个区域停歇,分别是郑州黄河湿地、洛阳黄河湿地、三门峡库区、南阳丹江口、信阳董寨国家鸟类自然保护区等,大部分都在黄河沿线。三门峡是拍鸟人最爱去的地方。每年10月份到次年3月份,前来三门峡越冬的白天鹅在一万只以上,而在这期间来拍天鹅的人也是络绎不绝。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每年冬天,美丽的白天鹅都会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来三门峡的黄河湿地栖息越冬。大天鹅理想的栖息环境温度在15℃以下,环境温度接近0℃时,天鹅的数量会达到高峰。在我国境内,大天鹅越冬的湿地远不止河南三门峡这一处,在黄河两岸有与三门峡市相接的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的湖泊湿地,向东有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荣成的沿海浅滩,它们都是大天鹅非常重要的越冬地。但从全国大天鹅的数量来说,三门峡地区占到了全国越冬大天鹅的2/3以上。黑鹳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濒危鸟类,是一种大型涉禽。2016~2017年孟津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观察到84只,是保护区有记录以来数量最多的一次,而黑鹳在全球的数量还不到3000只。如今,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里芦苇的覆盖度为30%~40%,还有万亩的稻田和万亩的荷塘,每年荷塘轮换种植的时候,都会改成鱼塘、稻田。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扣马村北边的鱼塘是黑鹳们主要的觅食地。冬季经常能够看到一群黑鹳在二三百米外的鱼塘上方盘旋,尤其是当地村民经营的鱼塘清塘时,水很浅,里面残留着不少渔民不要的小杂鱼,不仅会吸引黑鹳来这里觅食,白鹭、苍鹭、大白鹭、白琵鹭、东方白鹳、织女银鸥等也会抓住一切机会来此埋头进食。云南盈江中国“活着的鸟类博物馆”发源于高黎贡山南麓的大盈江,从数百里原始森林峡谷中穿行而出,流淌到盈江平原,造就了一片江畔湿地,许多鸟儿在这里栖息。沿着大盈江往下走,两岸村落之间有几处竹桥掩映在芦苇荡里。行走在竹桥上横穿大盈江是一个观鸟的好方式。上百只栗腹文鸟成群地在芦苇荡中觅食嬉戏,时而还会惊起一滩鸭鹭;印缅斑嘴鸭和鸬鹚们排成一队向下游飞去,莺们立于芦苇尖头放声鸣唱。再仔细搜寻的话,还能发现红顶鹛和金眼鹛雀的踪影。江边的农田里,农夫和牛背鹭们和谐地相处着……△鸬鹚。盈江的平原与河谷地带是猛禽相对集中的活动与越冬之处。抬头仰望天空,常可欣赏到大型猛禽在蓝天白云中飞掠而过的英姿。在盈江,不仅可以看到常居于此的松雀鹰、凤头鹰、黑冠鹃隼、蛇雕、林雕、凤头蜂鹰、红腿小隼等十余种猛禽,冬季也能看到从北方迁徙而来的金雕、乌雕、草原雕、白肩雕、短趾雕、普通鵟(kuáng)、白尾鹞……种类之多,真是令人咋舌。盈江一个县就有至少560种鸟,这相当于观鸟发源地英国整个国家的鸟种数,实在是一方观鸟胜地。但希望前来观鸟的人能够爱护这里的环境和这些鸟类精灵们,不要过分地打扰它们,让这些鸟儿能在此自由快乐地生活下去。人类需要发展,鸟类也需要家园。我们与鸟类同住地球,也应共享自然。
2024-04-01 -
文博会二十年:蝶变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文博会”)将于2024年5月23日开启第二十届的大幕。自2004年创办以来,文博会一路成长:展示规模从首届的4.5万平方米,扩大到第二十届的16万平方米。线下展商数量从首届的700多家增加至第二十届的3076家;参会国家和地区从首届的10个增加至第二十届的108个;近年来每年都吸引国内外超10万种文化创意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辐射到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第19届文博会粤港澳大湾区馆。(资料图)回望来路,文博会可谓应运诞生、与时俱进: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确定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战略。200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立市”战略,并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决定从2004年开始举办文博会,并确定了“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办展原则。首届文博会在报批立项期间经历了三次“升格”,由深圳市到广东省、再到国家主办,成为由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深圳市人民政府承办。2004年,深圳市正式确立“文化立市”战略,文博会成为该战略重要支点。同年11月18日至22日,首届文博会在原深圳高交会馆举办,共有700多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合同成交额和意向成交额总计达356.9亿元。首届文博会入选了2004年“全国十大文化事件”。2006年,第二届文博会总成交额达275.40亿元,当年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点支持的文化会展之一,并成为中国首个获得UFI(全球展览业协会)认证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2008年举办的第四届文博会首次设立国际文化馆,香港特区政府正式组团参展。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第十六届文博会首次以“云上文博会”形式在线上举办。通过开展云开幕、云展厅、云招商、云签约、云大数据等“五朵云”建设,对线上展览模式进行全新的结构设计和流程再造,打造集展示、交易、交流、互动于一体的网上展会新平台,不仅实现了全新的办展模式转型,开启了文博会数字化元年。2022年,文博会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第19届文博会甘肃展台载歌载舞。(资料图)2023年6月第十九届文博会开启,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精彩绽放,两场国家级重磅文化活动首次“交相辉映”。文博会人潮涌动,共有3596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展出文化产品超12万件,4000余个投融资项目在现场展示交易。除主会场外,还在深圳各区设立64个分会场,共开展各类活动500多项,总参与人次达400多万。第二十届文博会海报。经过多年努力,文博会已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是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被广泛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峥嵘二十年,业已做大做强的文博会迎来自己的“弱冠礼”。文博会官方表示,今年将是文博会转型升级元年,诸多多元新气象值得关注和期待。
2024-05-21 -
20届文博会的20个“第一次”
2024年,文博会跨入第20个年头。二十蝶变再启航,文博奋进新征程。自带“创新之都”的基因,文博会一路自我迭代,焕发新彩。每年都有新突破,让我们细数二十届文博会的20个“第一次”。
2024-05-21 -
今天是“国际茶日”,这些茶文化知识点你了解多少
红绿黄白青黑花,不同种类的茶叶该怎么泡?西湖龙井、黄山毛峰、铁观音…这些都属于什么茶?有哪些制茶技艺?茶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一组中华文化学习笔记带你了解↓↓
2024-05-21 -
以体促旅 “姑妈”篮球赛丰富苗寨业态
今年春节以来,到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游玩的游客,除了领略苗寨风光,还有机会现场观看一场规则新颖、乐趣满满的篮球赛:女球员身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抱着球全场奔袭,或自己进攻,或将球传给机会更好的队友……5月1日,安顺市代表队球员在比赛中。当日,2024年贵州省第一届“姑妈”篮球邀请赛在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景区落下帷幕,共有10支“姑妈”篮球代表队参赛。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这是一种当地少数民族妇女自创的特色体育活动,初时因参与者以外嫁返乡的妇女(当地人称“姑妈”)为主,而得名“姑妈篮球”。该项目拥有一套特定的比赛规则:没有走步违例,球员可以抱着球跑;只要不是故意犯规,原则上不会吹罚;常规比赛时间结束,双方比分相同时,通过罚球决出胜负。今年3月8日,黔东南州首届“姑妈”篮球邀请赛,在西江千户苗寨开赛。当天晚上,从深圳自驾到贵州游玩的柳女士和家人被热烈的现场氛围和趣味满满的场上情景所吸引,一家人在篮球架后方找了块空地坐下观赛,不时用手机拍摄记录。“我们来之前不知道有这个比赛,觉得很有趣,姑妈们非常有爱、团结。”柳女士说。3月8日,雷山县西江村队球员(右)与凯里市队球员在比赛中。3月8日至10日,2024年黔东南州首届“姑妈”篮球邀请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千户苗寨举行。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北京游客于洋与柳女士有同感,他曾在网上看过“姑妈”篮球赛的视频,觉得很好玩,来到现场后感觉更明显,“我全程笑着看她们打完了比赛”。浙江游客李先生说,“姑妈”篮球赛让他感到惊奇,“篮球原来还能这样打,太有趣了”。“姑妈”篮球赛也是一个少数民族文化大展台。一方面,来自不同民族,或同民族不同支系的参赛选手,角逐球场的同时,也展示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赛间休息时,现场观众可以欣赏到木鼓舞、铜鼓舞、芦笙舞、侗族大歌等独具黔东南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赛事奖品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银饰产品。5月1日,演员在贵州省第一届“姑妈”篮球邀请赛闭幕式上表演。新华社发(张平摄)5月初结束的2024年贵州省第一届“姑妈”篮球邀请赛的巡游环节,铜仁市代表队带来的60米长裙惊艳全场,游客称赞连连。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正华介绍,为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感,比赛期间,主办方还会现场组织游客报名参赛。截至目前,已组织了超10场游客“姑妈”篮球赛,共有超300名游客参加。贵阳游客蒋女士就体验了一次。换上赛事主办方提供的民族服装后,她和队友们登场比赛,几个回合下来,脸上已满是汗珠。“这个比赛规则简单,门槛很低,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但打起来也很累,比赛很激烈,不过很好玩,很开心。”她说。“‘姑妈’篮球赛的举办丰富了景区业态和文化内涵,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体验和了解苗族传统文化。”李正华说。
2024-05-17 -
常熟虞山,吴文化第一山
5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常熟虞山,吴文化第一山》的报道。夏日已至,常熟虞山,一片葱茏。“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明代沈玄《过海虞》中的这句诗,最能勾勒出常熟古城的脉络:虞山高卧,曲水径流,山水相和。七条发源于虞山的河流穿城而过,恰似古琴七弦,故常熟又有“琴川”之谓。虞山城墙秋色。受访单位供图虞山,古称乌目山,又称海隅山。数万年前,虞山由长江口外的一座孤岛,演变成海边的孤山。263米的海拔相对很多名山而言,并不出众。不过,在一望无际的江南平原,小山也是大地脊梁。虞山承载记录着几千年历史文化,更有“吴文化第一山”的美誉。“江南福地、常来常熟”,这句耳熟能详的城市推介语,令人回味无穷。而借助虞山,也能细品常熟这颗江南明珠悠久的人文历史。道启东南早在距今近7000年之际,常熟境内就有马家浜文化以及后继的崧泽、良渚文化先民繁衍生息,但常熟的文化地标,还是虞山。公元前11世纪,商代末年,周太王钟爱幼子季历之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主动避位于姬昌,“乃奔荆蛮”。两人依照当地习俗,断发文身,与民同耕。他们带来了当时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受到土著的归附和拥戴,自立为“勾吴”,泰伯为君长。勾吴国,即春秋时期吴国的前身。“泰伯奔吴”,是江南地区得到中原移民开发的标志性事件。泰伯去世后,因无子嗣而由仲雍继位。仲雍去世后葬于海隅山,因仲雍又名虞仲,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吴文化始祖,将海隅山改名为虞山。周武王灭商后,实行分封制,赐勾吴为诸侯国,册封仲雍的曾孙周章为吴王。唐代陆广微《吴地记》载“仲雍、周章并葬虞山东岭上”。如今,仲雍墓已成为虞山的象征,也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吴文化遗址。早期虞山的文化记忆似乎与后世的文教兴盛相差甚远。当时,江南泽国尚属蛮夷之地,特别在文化礼制方面落后于中原地区。于是,一位年轻的常熟人北上求学,拜于孔子门下,成为孔子弟子中文学水平最为突出的人,此人便是子游,称“言子”。言子名偃,孔门十哲之一,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孔子曾赞许道:“吾门有偃,吾道其南。”虞山文学桥旁的孔子和言子石刻像。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朱旭东摄春夏之交,虞山脚下游人如织。寻访仲雍墓的游客不多,因为仲雍墓藏在半山腰,须绕过一两处茶室,多番打听才能寻见。游客更喜欢在山脚下施施然踏上文学桥,走过言子墓道,拜谒言子墓,沾沾这位“文状元”的喜气。言偃28岁时,孔子去世。守墓三年内,言偃与学友冉雍、卜商等编辑孔子生前言论及事迹而成《论语》,为保存儒家文献、传播儒家思想作出巨大贡献。61岁时,言偃遵先师遗训,返江南故土传道讲学,64岁去世,葬于虞山东麓。言偃是儒家思想在江南传播的第一人,后世尊其为“南方夫子”。清康熙帝、乾隆帝赞他“文开吴会”“道启东南”。而言偃提倡弦歌教化,与形如“琴川”的常熟,似乎有种天然的巧合,也促成虞山成为吴文化里的重要意象。文庙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有,大多是为了祭祀孔子而建。常熟的文庙却与众不同,它除了祭孔之外,还将言子作为祭祀对象。文庙东轴线上设言子专祠,体现了常熟对他的尊崇。隐逸安宁言子把孔子开创的私人办学教育形式带回故乡后,“经世济用”的读书风尚开始扎根。常熟博物馆原馆长周公太说,自唐至清,常熟出了486位进士,排名全国前三。经过长期浇灌孕育,常熟的人文之花在明末清初之际开得更加绚丽多彩。在古琴、诗歌、绘画、篆刻等领域,相继形成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以虞山命名的流派——虞山派。有以明万历年间严澂为代表的虞山琴派。周公太说,虞山琴派是明代晚期独步琴坛的重要流派,创始人为严澂。严澂在任时清正廉洁,卸职后以琴书自娱。他召集善琴者结成“琴川琴社”,共同探讨琴艺,同时集天下琴师来常熟讲论,使常熟本地传统琴学得以与武陵、广陵等派相结合,兼容并蓄,推陈出新。在此基础上,由他主持,与社中名师赵应良、陈禹道以及众多弟子编成《松弦馆琴谱》。此书一出,即被琴界奉为正宗,广为印行,虞山琴派遂名扬天下。《松弦馆琴谱》也是《四库全书》中收入的唯一一部明代琴谱。2005年,地方政府在明代藏书楼脉望馆原址上,建立了虞山琴派古琴艺术馆。艺术馆的主厅是严澂馆,一副“流水七弦东入海,琴川一脉此朝宗”对联,表明其一代琴宗的地位。还有以明末清初钱谦益为代表的虞山诗派。钱谦益官至礼部尚书,是诗人,也是藏书家,被时人推为东南诗坛祭酒。其最大特点是学古而不泥,积极主张诗歌革新。他的早期诗歌体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心。由于体裁新颖,内容充实,一扫当时盲目摹古的空虚诗风,开创了诗坛清朗活跃的新局面。“但是,当钱谦益降清,尤其是被乾隆列入‘贰臣’后,虞山诗派就式微了。”常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原局长吴伟惋惜地说。吴伟是常熟书协主席、虞山印社社长、常熟市首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说,以清初林皋、王瑾为代表的虞山印派,代有相传。晚清的赵石更是融百家之法,治印逾万,名满江南。2023年5月,国家文物局将赵石的篆刻精品列入禁止出境名录。以王翚为代表的虞山画派,影响更为深远。明末清初的常熟画坛众星闪烁、高手如林,其标志之一就是以王翚为首的虞山画派。王翚祖上五世皆善画,家学深厚。康熙三十年,60岁的王翚奉诏入京主持绘刻《康熙南巡图》,从此名满天下,被誉为“画圣”。他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四王”,由众多弟子及宗其画风者所形成的虞山画派,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流派之一。“现在的孩子学画画,尤其是学中国山水,绕不开虞山画派,绕不开‘四王’。”常熟博物馆副馆长邹建东说。“很多画家到常熟来,都抱着朝圣的心态,因为这里有黄公望,有‘四王’,有虞山画派。”常熟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委员李政补充说。在与上述四位专家座谈时,记者问及虞山蕴含的文化品性。他们思忖良久,认为“低调内敛、隐逸安守、不露锋芒”比较符合虞山,也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特征。周公太说,虞山四大派当时很兴盛,如今在行业内依然有很大影响力,但在社会层面,知道的人不多。很多人知道黄公望,是因为他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富春山居图》的作者。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黄公望是常熟人。黄公望,本姓陆名坚。当元朝军队攻占常熟时,其正处幼年,被过继给居住在虞山的浙江永嘉人黄氏为嗣子,因而改姓黄。黄公望工书法、诗词,善作散曲,精于山水画,被列为“元四家”之首。其画风,对明清山水画的创作影响巨大,作品以分藏海峡两岸台北故宫博物院和浙江省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卷最为著名。黄公望去世后归葬于其故居小山南麓宗族墓地。清代嘉庆间,其十六世孙阆中知县黄泰,有感于黄公望之墓狭隘不展,遂于虞山西麓购置山地一块,称“黄家山”,将其迁葬于此。如今,黄公望墓成为虞山西麓的重要历史文化景点,前来凭吊怀古的多是习画之人,在供奉鲜花之外,还有文房四宝。虞山阜成门。受访单位供图剑胆琴心从早期的仲雍、言偃推动的文化启蒙,到此后历代的农业进步与城市发展,这种“耕读传家”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始终是常熟的重要底色。而私人藏书家的成批涌现,则是其中精妙的一笔。中国古代的藏书分为官藏和私藏,官方藏书虽然规模宏富,但往往束之高阁,且多随政权更替而湮灭。因此,社会文化的传承,很大程度上仰仗私人藏书家。据统计,明清两代,仅常熟就有300多位藏书家,而全国藏书家总数还不到3000人。清代学者叶德辉曾感叹常熟藏书风气之盛,称“以一邑之收藏,为中原之甲秀”。人们将崛起的常熟藏书家称为“虞山藏书派”,和虞山画派、诗派、琴派、印派,共同构成了常熟文化艺术的特色。位于常熟古里镇的铁琴铜剑楼,是虞山藏书流派的集大成者,也是清代四大藏书楼之翘楚。在一个下着绵绵细雨的春日,记者慕名前往参观铁琴铜剑楼纪念馆,在馆长王宇的介绍中,开启一趟心旷神怡的文化之旅。春雨中的铁琴铜剑楼大门。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朱旭东摄“铁琴铜剑楼是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因楼主瞿氏收藏有铁琴一张、铜剑一柄而得名,其藏书历史可追溯至乾隆年间,以藏书数量多、质量高而闻名。”王宇说,藏书楼内所藏珍本、善本书籍最多时超过10万册。藏书楼的主人一家五代,以保护、传承古籍为己任,让这座藏书楼留存至今。“封建时代,铁琴铜剑楼已经具备公立图书馆的功能。很多人慕名前来查阅资料,历任楼主还为他们提供免费食宿。一些家道中落的读书人,除将家中所藏卖给铁琴铜剑楼,还在古里以抄书为业。抄书,后来成了古里一大产业,很多老辈人,白天在地里干农活,晚上就帮瞿家抄书。”王宇娓娓道来,“很多藏书楼历经一代而终,铁琴铜剑楼历经五代,一直在收书、藏书、护书。”从咸丰十年至同治二年,因为太平军与清军在上海的拉锯战,时任楼主瞿秉渊、瞿秉清兄弟将藏书迁移7次,辗转多地。战乱平定后,才将藏书重新运回古里。当时有位名叫吴俊的画家,据此留下画作《虹月归来图》——画中人物乘船而归,船舱内满满的书籍。周公太推测,“虹月”可能是双关语。“一是引用了宋代黄庭坚‘沧江静夜虹贯月,定是米家书画船’的诗句典故。二是当时清代主流社会对太平天国运动称为‘洪杨之役’(洪秀全、杨秀清),故暗喻瞿氏藏书逃过太平天国兵燹并安全回归故里。”《虹月归来图》只有1.5米长,历经70年的题跋却有43篇、长约18米,足以证明后来的文人雅士对瞿家藏书、护书的感慨和感激。藏书不易,护书更难。铁琴铜剑楼第四代楼主瞿启甲在民国时期为躲避军阀混战之灾,将藏书转移到上海密藏;日军侵华时,又将藏书转移到租界。瞿启甲临终前叮嘱家人“书勿分散,不能守,则归之公”。新中国成立后,铁琴铜剑楼第五代楼主遵遗嘱,将藏书分别捐赠给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常熟图书馆。时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代表中央人民政府致函瞿家:“铁琴铜剑楼藏书,保存五世,历年逾百,实为海内私家藏书中最完整的宝库。先生们化私为公,将尊藏宋、元、明刊本及抄校本五十二种一千八百十六册,捐献中央人民政府,受领之余,感佩莫名。此项爱护文化信任政府之热忱,当为世人所共见而共仰。”王宇说,国家图书馆的文津阁,现在还有一个铁琴铜剑楼专库。为了让铁琴铜剑楼再现氤氲书香,在国家图书馆的帮助下,2018年铁琴铜剑楼举办了“典籍回家”仪式,让8700多册古籍的影印本回到这里。2023年底,铁琴铜剑楼纪念馆在展陈更新后重新启用,通过灯光音效、实物展陈、场景塑造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参观。参观完铁琴铜剑楼纪念馆,重回沥沥春雨中,不觉丝毫寒意,却有荡气回肠之感。历任楼主真应了楼名的意象,的确有剑胆琴心。曲径通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都湮没在历史的烟雨中无迹可寻。然而,在虞山西北麓的破龙涧旁,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兴福禅寺依然存在。因其在破龙涧旁,故又得名破山寺。《唐诗三百首》中有首《题破山寺后禅院》,让该寺庙天下皆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此诗造就了“曲径通幽”和“万籁俱寂”两个成语,让诗人常建在全唐诗里占得一席之地的同时,成就了兴福禅寺的名声。常熟的很多名人叶落归根葬于虞山,如今需“曲径通幽”才见。曾经风光无限的他们,终归“万籁俱寂”,比如钱谦益。民间总喜欢演绎才子佳人的故事,钱谦益与柳如是却没有如此待遇。柳如是号河东君,她博览群书,不仅善诗文,还琴棋书画皆通。崇祯末年,因仰慕钱谦益的才名,成为钱之妾,从此二人白发红颜,夫唱妇随,本可留下一段佳话。清顺治三年,多铎领兵包围南京,钱谦益却以文官之首率留守官吏举城投降,受封为清廷礼部侍郎兼管秘书院事。明亡时,柳如是曾力劝钱谦益投水殉国,但他以“水冷”为由畏惧不从。钱谦益降清后,柳如是一度削发为尼,后隐居于常熟白茆红豆山庄,并参与支持反清复明活动。如今,两人之墓均在虞山南麓,相距不足百米。与冷冷清清的钱墓相比,柳墓前鲜花供奉不断。记者走访当日,就见到柳墓前既有包装精美的鲜花,也有随手采摘的野花,还有饼干果品之类的供品。常熟的历代名人中,钱谦益因为“贰臣”的角色让人一言难尽。常熟的媳妇柳如是,则为虞山增添了亮色。在他们的墓前,后人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心中的臧否。虞山还有一位名人翁同龢。翁同龢贵为清同治、光绪两朝帝师,是近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藏书家。因支持光绪亲政和维新变法,于光绪二十四年被慈禧太后开缺回籍,后又遭革职永不叙用、严加管束等处分,抑郁而殁于故里。翁同龢纪念馆馆长姚远介绍,翁同龢回归乡里后,将虞山脚下的翁氏丙舍扩修,取名“瓶隐庐”,寓“守口如瓶”之意,作为归隐之所。如今雕梁画栋的翁同龢旧居,依然可见当初两朝帝师的风采。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凡夫俗子更关注眼前的幸福。兴福禅寺旁边,自民国开始,兴起一种蕈油面。蕈,部分菌类植物的统称,能食用的种类并不多,且都为山野自生。常熟人珍惜此物,用它做出精美的菜肴,其最有特色的做法便是熬制蕈油,逼出蕈的鲜味来。蕈油面,原本是寺庙里的一道素斋,因食客青睐,才逐渐流传到市面上。在常熟人眼里,想吃到最正宗的蕈油面,首选兴福禅寺。借助这份光环,兴福禅寺旁边的望岳楼老面馆,成了网红打卡地。上百张桌子露天摆开,能同时容纳千余人共尝蕈油面。头顶参天古木,案前溪水潺潺,与好友家人静坐山阁,一箸面、一口汤、一杯茶,幸福的滋味由此氤氲开来。几千年前,因为有了仲雍、言子,虞山便厚重起来。有他们打底,后来的故事更加精彩纷呈。近年来,一些外地游客开发出如展翅雄鹰般的“虞山雄鹰线”,曲曲折折十数公里。探访虞山多日,记者感觉这里外观可能平平,胸中却有丘壑万千,只有走进去,才能领略其中的奥妙所在。
2024-05-17 -
“花young月季 出彩南阳”火出圈的流量密码
一城奇山秀水,千年楚风汉韵,古老的脉搏与青春的活力,在这里碰撞出令人惊喜的火花。读不透,那深厚的底蕴。看不尽,那迷人的吸引。这就是,南阳。一个不知不觉,就会爱上的地方!进入5月份,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成为花海,6000 多个品种的月季争相怒放,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南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崔培林摄《这就是,南阳》,是南阳举办第二届世界月季博览会和“花young月季 出彩南阳”短视频大赛期间新华网发布的作品。经微信官方证明,原创内容取得了当日微信发布全国榜单第三的惊艳成绩,曝光达2000多万,完整阅读约57万,精品评论1000+,点赞近1万个。随着“花young月季 出彩南阳”话题的迅速火爆,在新华网的强势推介下,人民网、央视网、河南日报社、河南广播电视台等中央、省级重点媒体、重点商业网站平台,以及全国各地网络大V和南阳本土媒体全面发力,推出系列产品,用镜头捕捉南阳之美,多角度感受南阳人文风情、历史风韵,记录和传播新时代南阳的发展瞬间和最新成就。让南阳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实现了出圈传播,成为五一假期期间的一大亮点。在抖音、微博、微信等各大网络平台,“花young月季 出彩南阳”短视频话题备受网民追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仅抖音平台播放量就达4856万,参与发布视频数量3300余条。这些作品,一经发布,火速出圈,有的冲上热搜,有的全网传播量破百万。“好玩又有创意,运镜好酷,这才是真正的‘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视频代入感太强了”“有温度、有情感、有共鸣,这是我看到的最棒的南阳介绍”这些网友留言,是大家真实的心声。“三顾之城”受到追捧。“五一”假期,南阳共接待游客594.0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75%、43.05%。全市开放55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总人数122.677万人次,营业总收入5151.38万元,门票收入2599.23万元。旅游大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国内最受追捧的20个小众旅游目的地城市,南阳热力值排名第五,酒店、票务订量同比增长166%。新华社记者邱晨《今年25,我想去南阳养老》的短视频,让我们不仅欣赏到河南南阳的满城芬芳,更能看到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幸福感;新华社《秀我中国》栏目行走体验官刘维走进南阳汉画馆、武侯祠、博物馆、医圣祠、月季园、府衙等地后,读懂了白居易的“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新华社记者高松龄化身月季花仙子,以《来南阳,赴一场月季花事》的视频介绍南阳月季之美。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用古诗讲述月季的历史文化……南阳,在他们的视频推介下,流量是一波接一波。此外,全网百万粉丝网络大V“铁妞妞”“影老板”“红鲤鱼与绿鲤鱼”“洋盆友”“我的名字叫木鱼”等发布的短视频评论区内,更是一片为南阳叫好的声音。不少网民通过短视频去发现南阳、了解南阳、品读南阳。一顾惊艳、二顾倾心、三顾忘返的文化历史名城用无限的活力与魅力,让宾朋流连忘返,留下最值得铭记的时刻。连日来,南阳市中心城区各处月季花开正艳。南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崔培林摄南阳各媒体的联动出圈也是此次短视频大赛的一大亮点。南阳网作为本地主流媒体,围绕新华网和南阳市委宣传部策划的“花young月季 出彩南阳”主题,积极策划宣传产品,推出视频、评论、海报、H5小程序、主持微博话题等,从不同角度将南阳的月季文化、城市文化、旅游文化等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这种媒体联动的方式不仅增强宣传效果,也极大提高南阳知名度和美誉度。随着宣传产品不断更新,话题热度持续上涨,吸引众多网友的参与。网友们通过拍摄、分享自己眼中南阳月季和城市风光,不仅记录这座城市的美好瞬间,也为南阳的多元文化出圈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更贴地气”的全民参与方式让南阳的多元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花young月季 出彩南阳”短视频大赛带来的城市热度还在不断升腾,“南阳 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成为网络热搜名词,“南阳故事”仍在持续发酵、传播,这不仅是南阳文化自信的体现,更是为南阳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我们期待未来南阳能够继续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成为更多人心目中的美好之地。
2024-05-17 -
凝心聚力向未来——透视湖北文旅高质量发展密码
各大博物馆纷纷“上新”,打造沉浸式“穿越”之旅;荆风楚韵绿意盎然,武汉樱花领跑春日“颜值”……今年以来,湖北各地奉上一台台“热辣滚烫”的文旅盛宴,荆楚大地游人如织,现象级舆论场“引爆”全网。近年来,湖北全省文旅系统抢抓文化繁荣发展和旅游转型升级重要战略机遇,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效,有力开创了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多措并举,文旅深融展作为“读李白 游神州”、背诗词赢门票、国风汉服旅拍、非遗体验互动、跟着演出去旅行……今年以来,文化味儿十足的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新现象频频出圈,勾勒出文旅深度融合、共促发展的火热态势和全新机遇。湖北是文化大省,荆风楚韵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着力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提升能级,走好具有湖北特色的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是推动湖北文旅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优势和有效渠道。对此,湖北文旅主动作为、持续发力,一个个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精彩上演。“与辉同行”湖北文旅行宣传推广活动热度斐然,将湖北文旅资源、文化内涵深度挖掘,与董宇辉形象特点、品牌优势和个人调性充分融合,开拓了互联网文旅营销的创新赛道;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走进湖北,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古老非遗,在荆楚大地上绽放出熠熠的时代光彩;“知音湖北,遇见书香”读书会以书会友,通过品阅经典,共读新篇,助力“知音湖北”的文化旅游形象更出新、出彩和出圈……还有全省各地多元丰富的各类活动,持续做热做旺湖北文旅市场,马上到来的“中国旅游日”湖北主会场活动也将在恩施利川腾龙洞景区盛大举行。“知音湖北,遇见书香”读书会现场在全省文旅系统精心谋划、周密安排下,湖北接住了春日和“五一”的巨大流量,赢得不俗口碑。根据同程旅行平台的相关数据,今年春游旺季期间(2月至“五一”假期)湖北主要景区的客流量同比增长近三成,呈现出跨省游与本地游“双轮驱动”的格局,本地居民的假日休闲需求旺盛,为部分文旅景区及度假区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客源,另一方面,部分热门旅游城市的跨省游接待量也创了阶段新高。这样的优异表现,承前与春节假期以来的全省文旅市场向好态势衔接,启后向夏季文旅市场延展,必将持续助力湖北文旅2024年“高开高走”。谋定后动,上下齐心同题共答见叶知秋、谋定后动。城市火爆背后,是政府牵引与市场主导的“双向奔赴”。如今,文旅产业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从业者拥有的机遇更具战略性和可塑性,面临的挑战更具复杂性和全局性。对于各地文旅系统而言,更应找准政治站位、历史方位、职责定位,观大势,谋全局,以超前理念、新颖创意、迅速行动,不断开创文旅工作新局面。长期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对文旅发展寄予厚望,高规格召开全省旅游业发展工作会议,对旅游业发展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并成立省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省旅游业发展,加大提升重视力度。全省各地整体联动,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召开文旅发展大会,建立文旅协调机制,出台扶持政策,促进文旅资源开发和区域合作,全省上下凝聚了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气场。今年年初,湖北省文旅厅组织全省文旅系统部署筹划2024“相约春天赏樱花”活动,省级层面重点抓六大主体活动,各市州配套220多项活动。活动期间,省级搭台联动市县,形成了跨部门协调、跨领域支撑、跨行业衔接的组织保障一盘棋,带动了国内重点客源地、入境游和各圈层游客来湖北的广泛热度。游客在襄阳古城游览(拍摄:杨东)文旅产业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湖北联动董宇辉湖北行等创新旅游业态,在全域范围内做足农文旅、科文旅、体文旅、商文旅等多元产业大文章,形成了湖北文旅+、+文旅的全链条产业模式,充分发挥文旅产业“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和特殊功能,在参与文旅经营中富民,在打造文旅链条中富民,在创新文旅机制中富民,实现文旅赋能与综合拉动的相得益彰。正如有网友说,“这次’与辉同行’直播对湖北做出两大贡献,一是将楚文化展现的非常好,楚风楚舞,楚国文物、楚国城墙和遗址,都让大家了解到原来湖北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二是对湖北农产品的宣传非常好,湖北的农产品非常有地方特色,又因为好山好水,品质非常好,值得被更多人知道、品尝。”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新篇章贡献文旅力量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旅游已经成为城乡居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旅游市场的长期繁荣和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湖北是一个旅游大省,进入新时期,无论是资源存量规模,还是旅游产业规模,都具备多方面的发展优势。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认为,湖北交通通达性良好,区位优势明显,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原城市群等核心区域之间联系紧密,交通便利;文旅资源禀赋优越,境内河湖纵横,名山荟萃,鄂西及鄂东地区生态及民俗资源良好,鄂中地区人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旅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基础雄厚。鄂西及鄂东地区的县域旅游近年来发展形势良好,部分县域的旅游度假产业发展势头走在了全国前列。另外,湖北位居长江旅游带的核心,随着长江游轮等相关产业的日益成熟,湖北沿江区域的文旅产业潜力被进一步激发出来。武汉黄鹤楼程超功表示,市场层面,湖北作为传统旅游目的地,应面向长三角、珠三角及中原城市群等核心客源市场精准推广,联动本地及客源地优势企业开发多元化、品质化旅游度假产品,抓住全民旅游时代的新机会。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对于本地居民快速增长的文旅消费潜力也需要充分挖掘,新增文旅项目尽可能遵循“主客共享”的理念,既满足跨省游客的需求,也能满足本地居民对于高品质文旅产品的需求,激发本地的周末游、短途游潜力,与外省客源的长线市场形成互补,增强相关目的地的跨周期弹性。从营销策略层面看,可以深入研究当前旅游消费碎片化的大趋势及社交媒体的传播规律,从大消费、大文娱着眼,挖掘可持续的“爆点”,打造传统地标之外的新型旅游吸引物。抓好文化旅游发展,事关现代化建设大局,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新篇章贡献文旅力量,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天地里,湖北文旅大有可为。
2024-05-17 -
湖北咸丰森林马拉松将于6月30日开跑
5月15日,湖北恩施州咸丰县举办2024咸丰文化旅游消费季启动仪式暨咸丰森林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公布2024咸丰森林马拉松(简称“咸丰森马”)将于6月30日上午7点鸣枪开跑。据介绍,赛事设42.195公里全程马拉松、21.0975公里半程马拉松和6公里健康跑。发布会上,还启动了2024咸丰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并发布生态文化康养避暑之旅、森林洗肺清凉之旅和漂流消夏穿越之旅三条避暑康养精品路线。即将举行“森林马拉松”的咸丰县到底有多美?一起来看看。
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