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突围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⑪丨罗定市豆豉鸡产业园全力推进三产深度融合
2023年,罗定市豆豉鸡产业园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多措并举力促三产融合发展,以新气象新作为奋力开新局、启新程,不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罗定市豆豉鸡产业园以“罗定豆豉鸡”为核心产品,走科、农、工、贸、旅产业一体化之路,园区加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园去年取得了较大成效,现代化优质鸡养殖基地年出栏量可达300万羽,新扩建了大豆基地和三鸟屠宰车间,新建豆豉鸡和腊肉腊味车间等。”罗定市豆豉鸡产业园常务副总经理廖荣标介绍,2022年,产业园大豆产值提升50%,优质肉鸡年出栏量增加200%;肉猪屠宰量同比2021年上升50%。新的一年,罗定市豆豉鸡产业园将以三产融合作为发展重心,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一产方面,将加大优质肉猪养殖基地的分布建设;二产方面,将建设占地5万多平方米的预制菜基地及省供销社合作的3万吨冷库项目,计划今年全部完成;三产方面,将加大电商培训力度,为农村青年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
2024-05-16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㉗丨广东星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传统果”到“黄金果”的嬗变
无核黄皮、荔枝、龙眼花开正茂,琵琶、青梅、香水柠檬果实累累,四月的郁南县,花正开、树正绿、果正甜……地处西江中游的郁南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农林土特产资源丰富,盛产无核黄皮、荔枝、芒果等水果和肉桂、牛大力、巴戟等南药。其中,无核黄皮种植规模17.1万亩;南药种植面积60.5万亩,品种达30多个。然而长期以来,虽然水果、南药种类丰富、产量大、质量优,但是存在产品单一,缺乏产品深加工,传统产业综合效益不高等硬伤,水果只能以鲜销为主。近年来,郁南县大力扶持、引进水果深加工科研型企业进驻,全力为果农解决后顾之忧。广东星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科研型平台公司,多年潜心研发岭南水果和南药加工发酵技术,已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把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到省内外7家企业,延伸精深化加工水果发酵果酒、发酵果醋和南药新资源食品产业链条,将普通的农产品变成附加值高的商品,助推“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走进广东星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陈列室看到,“发酵型余甘果酒和果醋及其生产方法”“发酵型橄榄酒及其制备方法”“发酵型桑葚酒及其制备方法”“发酵型梨果仙人掌酒及其生产方法”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以及罗定、阳江、广西等省内外多家应用改进与提升后的生物发酵技术的食品企业生产场景。据2022年度“郁南工匠”、正高级工程师(农产品加工技术)、广东星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星源介绍,星耀生物科技科研团队共有7人,其中博士有5名,对水果进行技术研发,攻克发酵(技术),比如很难发酵的青梅,通过多年来的技术改进,可以将青梅的营养成份提取出来。另外,在橄榄果醋研发中,科研团队通过微生物新型发酵技术,把橄榄果醋提高鲜度,产品营养较好、纯天然、健康,深受消费者欢迎。“岭南水果种类繁多,每种水果在果皮果肉的厚薄、果汁的甜酸度、鲜度等都有不同的自身特性。我们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通过创新创造,除研发出黄皮、荔枝、桑葚、橄榄、青梅、柠檬、秋葵等发酵果酒、发酵果醋系列产品和弥猴桃蜜饯外,还把微生物技术应用到肉桂、巴戟、牛大力等南药新资源食品领域,实现了产品多元化。”黄星源说。目前,星耀生物科技水果和南药加工发酵技术已在7家企业应用落地,同时帮助两家企业制订了标准和生产专利。比如,罗定的肉桂深加工,公司帮助企业制订生产技术标准,并获得发明专利。另外,帮助阳江宜家公司的荔枝果醋和荔枝发酵果酒设计了一整套生产流程以及技术的输出。“以技术输出,吸引投资者,提升农产品价值,推动产业发展,这就是目前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黄星源说。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投入应用,为发展水果、南药精深加工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通过技术研发出高品质的新产品,改变了水果、南药加工品单一的现状,提高了产业的综合效益,使普通的“传统果”摇身变成了高附加值的“黄金果”,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一二三产业发展。
2024-05-16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㉘丨郁南县无核黄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湾区优质“果盘子”供给地
面粉搅拌、加馅、成型、烘烤、冷却、包装……流水线上一连串行云流水般的运转,一包包面粉变身为一个个金黄、香脆的黄皮饼。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郁南县无核黄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广东康美先食品有限公司看到,车间里流水线顺畅运转,生产、包装、运输工人来来往往,一派忙碌的景象。成立于2010年的广东康美先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和研制特色糕点、农产品深加工的新型食品企业。2018年,该公司新增投资建设无核黄皮三产融合示范园,融入种植、深加工、旅游服务等丰富业态,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实现转型升级,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020年,该公司与国内多家著名食品集团、科技企业达成合作,进一步将云浮农产品与康美先品牌推向全国。在康美先黄皮深加工车间,记者看到一个构造精巧、形似机器人的新设备,据操作工人介绍,这台无核黄皮剥皮机是企业耗时一年多研发的新产品,原理是通过挤压的方式,用8组挤压器把黄皮的皮挤压出来,把肉和汁回收做果酱。以前人工剥一吨黄皮的皮大概需要一个多月,人工、各样成本加起来大约需要16万元,现在用这台机器剥一吨黄皮,一个人10天左右就可以了,人工节省了,效率提高了。“近年来,我们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分别与华农、广东海洋大学、仲恺农学院联手,通过‘产学研’加强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目前企业开发品种包括糕点、蜜饯、果酱三大类,1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产能方面,新建一个约15亩的厂房,我对我们的优质产品融入湾区有很大的信心。”康美先负责人朱振雄说。据了解,郁南县无核黄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容提质)项目于2021年12月申报成功,规划区域包括都城、建城、平台、桂圩、河口镇,总规划面积635.5平方公里,总投资2.11亿元。项目统筹园区生产、加工、流通、旅游、文化、研发、服务等功能,总体形成以都城镇无核黄皮加工物流园为核心,打造无核黄皮产业仓储、加工、物流、科研、服务一体化核心区。同时,依托建城镇4万多亩种植基地和农旅设施,打造世界黄皮公园;串联平台镇、桂圩镇,构建无核黄皮标准化种植基地,形成集无核黄皮绿色生态种植、果品加工、科普教育、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一园、一区、多基地”的空间功能布局,将产业园建设成为集聚生产示范、加工物流、科研创新、休闲农旅等综合功能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成后,产业园入驻加工企业增加至16家,黄皮日处理能力提高至80吨;产业总产值增加到36亿元,辐射带动农户2万户以上,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目前园区进驻企业9家,我们希望通过园区的扩容提质,优化营商环境,集聚发展,做大做强黄皮产业,打造湾区优质‘果盘子’供给地。”郁南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杨伟成说。
2024-05-16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㉛ | 广东广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助力企业加速跑
走进位于云安区都杨镇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内的广东广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智能大屏正在实时监测遍布全国各地的起重机的运行状态,另一边技术人员正在演示着自动化智能起重机(样机)智能抓取和搬运工件……数字化、智能化的高科技气息无处不在。起重机是搬运、装卸的重要设备,可有效减少人力,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一家生产起重物流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广东广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加快推进生产环节及产品的智能制造进程,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这是公司最新开发的智能云数据中心,每一台出厂的起重机都会标配远程监控系统,目的是不但能让公司和客户都能实时了解起重机的运行状态,而且对售后维护提供精准的数据参考。”在该公司智能云数据中心的大屏下,工作人员认真地向记者介绍。广东广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加工大型港口码头机械,桥门式起重机制造、大型钢结构部件、塔吊标准节、风力发电塔筒附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广东最大的起重物流装备制造和服务的创新型技术企业。公司年产值3亿元,产品远销全国和东南亚地区。据介绍,该公司自主立项的《起重机金属结构件智能制造系统研发及应用》项目,2022年在云浮制造基地落地并投入使用。目前,项目研发了智能龙门起重机、智能化抓吊具和举升式重载AGV,实现了起重机大型金属结构件的智能化转运。同时,该公司还建立了涂装质量缺陷图形库和缺陷对比算法、起重机大型金属结构件库存管理及工程项目协作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起重机远程运维服务工业互联网系统、智能喷涂车间和整机性能智能试验平台。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适应时代发展步伐,从2018年开始,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对生产流程以及生产的产品同步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方向的研发,每年投入研发费用达五、六百万元。“现在对车间的工艺进行一次智能化智造的改造,还有对二期厂房进行数字化车间建设,估计在6月可以完成。”该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将持续朝着物联天下、智能达成的新型智能装备制造商目标进发,推动企业自身以及所服务的客户共同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2024-05-16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⑭丨云浮市华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中国一流园艺企业
早春二月,云浮市华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迎来开门红,发展前景如其培育的花卉般欣欣向荣,正向着中国一流园艺企业的目标进发。记者走进位于云安区高村镇花卉苗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华创花卉快繁育苗中心,只见大棚内的白犀牛、绿天鹅等各式小盆栽长势良好、郁郁葱葱。工作人员正忙得不可开交,挑选、打包、配送,准备将各类花卉产品发往东南亚及国内市场。“从年初五复工到现在为止,已经对外销售盆栽60多万盆。随着今年整体市场的复苏,1月份销售组培苗30多万株,2月份订单有所增加,预计销售组培苗近50万株。”华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卓志介绍说。 华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建立以来,就以盆栽种植、销售为主,近年来,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经过研究探索,建设了自己的种质资源库,组建科研团队研究种苗繁育和扩繁,拓展了组培苗这一上游产业链,也拓宽了市场,为企业高速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助推云安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谢卓志表示,今后要在把常规品种做好、做大做强的基础上,继续从国外引进优质品种,回来进行扩育繁殖,加强花卉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花卉产品质量,增加国内外花卉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与地方沟通联系,尽快把二期组培室建立起来,强化农、文、旅协调发展,让花卉走进云浮的千家万户。目前,华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云浮已拥有占地面积共30万平方米的4个大型生产基地,首期建成了1360平方米的高标准组培生产车间,2万平方米设施完备的育苗大棚,年产海芋、蔓绿绒、彩叶芋、粗肋草等各类组培苗1500万株,发展成为一家集专业从事花卉生产、新品种育种研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花卉销售、园林施工、绿化养护于一体,年产值4000多万元的综合性园艺公司,培育的组培苗及小型盆栽畅销海内外。随着经济复苏、产品种类的拓展以及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公司预计今年年销售额将较去年迎来10%到15%的增长。
2024-05-16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㉘丨郁南县无核黄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湾区优质“果盘子”供给地
面粉搅拌、加馅、成型、烘烤、冷却、包装……流水线上一连串行云流水般的运转,一包包面粉变身为一个个金黄、香脆的黄皮饼。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郁南县无核黄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广东康美先食品有限公司看到,车间里流水线顺畅运转,生产、包装、运输工人来来往往,一派忙碌的景象。成立于2010年的广东康美先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和研制特色糕点、农产品深加工的新型食品企业。2018年,该公司新增投资建设无核黄皮三产融合示范园,融入种植、深加工、旅游服务等丰富业态,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实现转型升级,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020年,该公司与国内多家著名食品集团、科技企业达成合作,进一步将云浮农产品与康美先品牌推向全国。在康美先黄皮深加工车间,记者看到一个构造精巧、形似机器人的新设备,据操作工人介绍,这台无核黄皮剥皮机是企业耗时一年多研发的新产品,原理是通过挤压的方式,用8组挤压器把黄皮的皮挤压出来,把肉和汁回收做果酱。以前人工剥一吨黄皮的皮大概需要一个多月,人工、各样成本加起来大约需要16万元,现在用这台机器剥一吨黄皮,一个人10天左右就可以了,人工节省了,效率提高了。“近年来,我们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分别与华农、广东海洋大学、仲恺农学院联手,通过‘产学研’加强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目前企业开发品种包括糕点、蜜饯、果酱三大类,1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产能方面,新建一个约15亩的厂房,我对我们的优质产品融入湾区有很大的信心。”康美先负责人朱振雄说。据了解,郁南县无核黄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容提质)项目于2021年12月申报成功,规划区域包括都城、建城、平台、桂圩、河口镇,总规划面积635.5平方公里,总投资2.11亿元。项目统筹园区生产、加工、流通、旅游、文化、研发、服务等功能,总体形成以都城镇无核黄皮加工物流园为核心,打造无核黄皮产业仓储、加工、物流、科研、服务一体化核心区。同时,依托建城镇4万多亩种植基地和农旅设施,打造世界黄皮公园;串联平台镇、桂圩镇,构建无核黄皮标准化种植基地,形成集无核黄皮绿色生态种植、果品加工、科普教育、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一园、一区、多基地”的空间功能布局,将产业园建设成为集聚生产示范、加工物流、科研创新、休闲农旅等综合功能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成后,产业园入驻加工企业增加至16家,黄皮日处理能力提高至80吨;产业总产值增加到36亿元,辐射带动农户2万户以上,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目前园区进驻企业9家,我们希望通过园区的扩容提质,优化营商环境,集聚发展,做大做强黄皮产业,打造湾区优质‘果盘子’供给地。”郁南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杨伟成说。
2024-05-16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㉜ | 新兴县利和食品有限公司:“小调料”做成“大蛋糕”
芳菲四月,春风和煦,走进位于新兴县天堂镇沙湾工业园的新兴县利和食品有限公司,一阵阵大豆发酵的馥郁香气扑鼻而来,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为酱油进行装箱,一派繁忙景象。这是一家专注生产调味品的企业,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并在今年2月顺利从小微企业升级成为规模以上企业。近年来,天堂镇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不断加大对“小升规”企业的培育力度,加强对工业、重点服务业企业的规范引导,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格局,全力促进天堂镇经济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中调味品就占据了一半以上,其地位不言而喻。新兴县利和食品有限公司深耕调味料已逾百年,企业创立的两大自主品牌,“品味香”和“利善和”也塑造了良好的口碑。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变化,新兴县利和食品有限公司也面临了发展难题。“我们是2009年选择回到天堂镇开办企业,主要是看中了天堂镇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新兴县利和食品有限公司厂长梁伙兴告诉笔者,“一开始回来的时候,发展遇到很多瓶颈,但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推动我们‘小升规’,并且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公司拥有5条完整的生产线,实现年销售额2000万元。”“小升规”是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和增后劲”的重要举措,天堂镇深谙这一道理。企业有所需,政府有所为。为推动新兴县利和食品有限公司快速成长,天堂镇积极发扬企业“娘家人”“店小二”精神,定期组织相关干部深入企业帮助协调解决要素保障问题,认真指导企业及时完善营业执照、备案文件、环评批复、纳税、厂区环境设施等资料并进行先期审核。最终在今年2月份,成功推进新兴县利和食品有限公司从小微企业升级成为规模以上企业。“在‘小升规’申报成功后,我们享受到更多政策扶持,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接下来,公司将乘着‘小升规’这股‘东风’,搞技改、扩产能,不断发展壮大自身实力,为天堂镇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企业贡献。”梁伙兴说道。 一瓶酱油一瓶醋,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看着毫不起眼的琐碎支出,但当它们的销量数以千万计时,小生意也能做成“大蛋糕”。新兴县利和食品有限公司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在天堂镇政府的帮助下,抢先一步占据市场,掌握主动权,经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后,科学扩充主营产品的品类,现发展有酿造酱油、醋、蚝油、鲍鱼汁、酸梅酱、番茄沙司、鸡汁、甜辣酱、烧烤酱、调味汁等主营产品二十余种,进一步优化调味品产品矩阵,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提高当地税收。据介绍,该公司除了在国内销售外,还把目光瞄向了国外市场,以华人市场和餐馆为主,并逐渐建立起立体式的销售网络,覆盖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有70%的产品出口,出口年销售达1400多万元。上规后,该公司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不仅拉动本地的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也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在“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几年前我都是在外地打零工,有时候一个月都没有工作,收入很不稳定,自从来到利和公司以后,不但收入稳定,还能在‘家门口’就业,真的很方便。”在该公司负责包装的温大哥说道。目前,该公司共有员工50人,均为天堂镇本地人。梁伙兴表示,接下来会继续扩大公司生产规模,给本地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天堂镇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会继续发扬“店小二”精神,对拟建及新引进的项目做好后续跟踪服务,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抓好“小升规”工业企业培育工作,加快“小升规”和新建新投产企业培育,同时,制定招引计划,通过招引一批好项目助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5-16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㊽丨衍生健康产业园:推广中医“药食同源” 大健康产业走向全球
作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云城区河口街的衍生健康产业园不仅是推广养生文化及药食同源的国家级旅游景点,也是研发及生产符合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的优质保健产品及食品的深加工企业。一直以来,产业园通过组建“药食同源”的创新团队,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下功夫,向全球推广中医“药食同源”的大健康产业。近日,记者来到衍生健康产业园内的药膳养生园,随处可见野菊花、肉桂、牛大力、金钱草等中草药,成为园区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走进生产车间,只见各条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忙着,一派火热的繁忙景象。据衍生集团推广部主管王芬介绍,衍生健康产业园建筑面积达72680平方米,在云城区河口街道扶卓村建有60多万平方米的GAP衍安生态园种植基地,是一家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可生产衍生产品系列、草本大王产品系列、彭祖衍生馆产品系列、衍喜品牌云浮特产系列等过百个品种。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拥有多条生产线,其中包括片剂、胶囊、膏方、口服液、颗粒剂、粉剂、冲调品等多条全自动生产包装流水。产品以养生文化和“药食同源”为核心,其自有品牌以天然草本食养为理念。作为“药食同源”的倡导者、衍生健康医药产业园构建“南药科普基地”“彭祖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产业基地”,拥有2000多平方米研发中心及检验检测中心及专业的技术型团队,其南药全产业链的模式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对港澳台中医药合作基地”。一直以来,产业园以专业的管理、进取的精神、严谨的态度,成为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策划推广、市场营销、物流配送为一体的“药食同源”全领域专业服务与管理企业。同时以产业园为依托,以南药种植、中药材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深厚的企业文化等资源开启中国传承中医中药文化研学教育旅游项目。“我们坚持以专注国民健康为企业核心,深耕大健康产业传播中国传统南药文化为集团发展目标,并与大中华地区顶尖专业机构‘大中华药食同源协会’合作,打造专业细分行业标杆。”王芬说。
2024-05-16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⑳丨云浮市科特机械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之路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云浮新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云浮市科特机械有限公司,只见石材机械设备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流水线高速运转,一派起步提速、开局争先的火热生产场景。云浮市科特机械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是一家专注于石材加工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组建了“广东省石材机械装备(科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致力于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近年来,公司致力于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研发,在石材机械专业领域初步实现了核心硬件国产化、软件功能创新迭代,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研发方面,我们有两个‘宝’,一个是‘科特宝’,它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智能化平台、信息化系统。另一个是‘云石宝’,我们称之为石材行业的‘淘宝店’,它主要是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面服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起近年来的发展,科特机械总经理、云浮石材行业协会会长陈思扬表示,“科特宝”和“云石宝”是数字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核心系统,通过这个数字化平台,企业不仅加强了自身的信息化管理,还通过“云石宝”这个平台,为石材行业提供全面数字化转型服务,促进整个行业在创新、研发、加工、销售等方面更上一层楼。走进科特机械陈列室,各种专利证书、名牌产品证书一一陈列,多不胜数。据了解,该公司一直以来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与高校多方面合作,并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研发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石材大板扫描仪、智能桥切、全自动智能连续生产线、五轴CNC、全自动连续磨抛生产线、桥式自动切割机、磨边生产线、全自动仿形石线机、裁切机、多片锯等,产品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和广东名牌产品,并拥有多项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加工精度高和生产效率高等特点。产品在国内销售一直居行业前列,并远销韩国、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等100多个国家。“这台五轴CNC(一体五轴桥切机)集切割、异性加工于一体,是我们近几年研发的重点项目之一,它让传统的‘一机一用’变身为‘一机多能’,为石材机械制造从传统手工发展到高新科技领域,跻身国际品牌行列提供了保障。”在科特机械车间里,公司副总经理陈晓博向记者介绍企业近年来不断研发、创新的成果。“石材是广东省产业集群21个重点项目的其中之一,近年来,我市提出整个石材行业要做到园区化、数字化、品牌化、集群化、绿色化。科特机械从2014年开始规划数字化转型,主要是做好产业互联网落地,帮助各石材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尤其是在硬件国产化方面,最近取得一些新的突破,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软件数字化更新迭代,加快了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有效促进了整个行业在国际大舞台上获得领先权或话语权,在数字化转型这一‘第二跑道’上先跑一步,取得先机,增加了发展空间。”陈思扬说。
2024-05-16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丨华润西江发电厂:打造云浮地区能源保供中坚力量 11月上旬已正式对外输送电
位于云安区都杨镇牛远村西江畔的华润西江发电厂自全面建设以来,科学谋划、统一部署,进展顺利。目前机组已完成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等工作,机组于11月上旬进入整套启动,首次并网一次成功,已正式对外输送电。为确保机组投产后的高质量运行,公司确定了“做好机组高标准启动”“新机组投产后稳定可靠运行”等重难点专题,针对调试过程中的各项技术难题,第一时间组织专题研讨,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采取科学高效的方法,认真排查问题并快速解决。此外,公司成立“零尾工”突击队、配煤掺烧和燃煤接卸工作组,优化集控、辅控、采制样的人员配置和分工分界,加强对部门内部和相关方单位的管理,梳理问题制定清单开展建设转运营的制度“废、改、立”,力争在正式投运前全面完成查漏补缺。电厂预计将于12月中旬正式进入商业运营期,将按照既定计划、锚定目标任务,全面做好商业运营前各项准备,推动机组投产后高标准运行。作为我市的大型发电企业、云肇地区重要的电源支撑点,项目对于提升地区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项目是云浮市能源保供的中坚力量,为云浮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做大经济总量做贡献为云浮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据悉,华润西江发电厂是广东省“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由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与云浮市云润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占地面积约670亩。项目新建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采用二次再热等先进技术,同步安装高效静电除尘、脱硫、脱硝和在线烟气连续监测装置,致力实现超低煤耗、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全厂废水综合利用零排放,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配套建设2个2000吨级浮式散货卸船泊位和1个3000吨级装船泊位,动态总投资54.39亿元,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66亿千瓦时,年创税约3亿元。
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