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突围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㉗丨广东星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传统果”到“黄金果”的嬗变
无核黄皮、荔枝、龙眼花开正茂,琵琶、青梅、香水柠檬果实累累,四月的郁南县,花正开、树正绿、果正甜……地处西江中游的郁南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农林土特产资源丰富,盛产无核黄皮、荔枝、芒果等水果和肉桂、牛大力、巴戟等南药。其中,无核黄皮种植规模17.1万亩;南药种植面积60.5万亩,品种达30多个。然而长期以来,虽然水果、南药种类丰富、产量大、质量优,但是存在产品单一,缺乏产品深加工,传统产业综合效益不高等硬伤,水果只能以鲜销为主。近年来,郁南县大力扶持、引进水果深加工科研型企业进驻,全力为果农解决后顾之忧。广东星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科研型平台公司,多年潜心研发岭南水果和南药加工发酵技术,已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把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到省内外7家企业,延伸精深化加工水果发酵果酒、发酵果醋和南药新资源食品产业链条,将普通的农产品变成附加值高的商品,助推“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走进广东星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陈列室看到,“发酵型余甘果酒和果醋及其生产方法”“发酵型橄榄酒及其制备方法”“发酵型桑葚酒及其制备方法”“发酵型梨果仙人掌酒及其生产方法”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以及罗定、阳江、广西等省内外多家应用改进与提升后的生物发酵技术的食品企业生产场景。据2022年度“郁南工匠”、正高级工程师(农产品加工技术)、广东星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星源介绍,星耀生物科技科研团队共有7人,其中博士有5名,对水果进行技术研发,攻克发酵(技术),比如很难发酵的青梅,通过多年来的技术改进,可以将青梅的营养成份提取出来。另外,在橄榄果醋研发中,科研团队通过微生物新型发酵技术,把橄榄果醋提高鲜度,产品营养较好、纯天然、健康,深受消费者欢迎。“岭南水果种类繁多,每种水果在果皮果肉的厚薄、果汁的甜酸度、鲜度等都有不同的自身特性。我们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通过创新创造,除研发出黄皮、荔枝、桑葚、橄榄、青梅、柠檬、秋葵等发酵果酒、发酵果醋系列产品和弥猴桃蜜饯外,还把微生物技术应用到肉桂、巴戟、牛大力等南药新资源食品领域,实现了产品多元化。”黄星源说。目前,星耀生物科技水果和南药加工发酵技术已在7家企业应用落地,同时帮助两家企业制订了标准和生产专利。比如,罗定的肉桂深加工,公司帮助企业制订生产技术标准,并获得发明专利。另外,帮助阳江宜家公司的荔枝果醋和荔枝发酵果酒设计了一整套生产流程以及技术的输出。“以技术输出,吸引投资者,提升农产品价值,推动产业发展,这就是目前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黄星源说。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投入应用,为发展水果、南药精深加工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通过技术研发出高品质的新产品,改变了水果、南药加工品单一的现状,提高了产业的综合效益,使普通的“传统果”摇身变成了高附加值的“黄金果”,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一二三产业发展。
2024-05-16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㉘丨郁南县无核黄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湾区优质“果盘子”供给地
面粉搅拌、加馅、成型、烘烤、冷却、包装……流水线上一连串行云流水般的运转,一包包面粉变身为一个个金黄、香脆的黄皮饼。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郁南县无核黄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广东康美先食品有限公司看到,车间里流水线顺畅运转,生产、包装、运输工人来来往往,一派忙碌的景象。成立于2010年的广东康美先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和研制特色糕点、农产品深加工的新型食品企业。2018年,该公司新增投资建设无核黄皮三产融合示范园,融入种植、深加工、旅游服务等丰富业态,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实现转型升级,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020年,该公司与国内多家著名食品集团、科技企业达成合作,进一步将云浮农产品与康美先品牌推向全国。在康美先黄皮深加工车间,记者看到一个构造精巧、形似机器人的新设备,据操作工人介绍,这台无核黄皮剥皮机是企业耗时一年多研发的新产品,原理是通过挤压的方式,用8组挤压器把黄皮的皮挤压出来,把肉和汁回收做果酱。以前人工剥一吨黄皮的皮大概需要一个多月,人工、各样成本加起来大约需要16万元,现在用这台机器剥一吨黄皮,一个人10天左右就可以了,人工节省了,效率提高了。“近年来,我们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分别与华农、广东海洋大学、仲恺农学院联手,通过‘产学研’加强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目前企业开发品种包括糕点、蜜饯、果酱三大类,1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产能方面,新建一个约15亩的厂房,我对我们的优质产品融入湾区有很大的信心。”康美先负责人朱振雄说。据了解,郁南县无核黄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容提质)项目于2021年12月申报成功,规划区域包括都城、建城、平台、桂圩、河口镇,总规划面积635.5平方公里,总投资2.11亿元。项目统筹园区生产、加工、流通、旅游、文化、研发、服务等功能,总体形成以都城镇无核黄皮加工物流园为核心,打造无核黄皮产业仓储、加工、物流、科研、服务一体化核心区。同时,依托建城镇4万多亩种植基地和农旅设施,打造世界黄皮公园;串联平台镇、桂圩镇,构建无核黄皮标准化种植基地,形成集无核黄皮绿色生态种植、果品加工、科普教育、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一园、一区、多基地”的空间功能布局,将产业园建设成为集聚生产示范、加工物流、科研创新、休闲农旅等综合功能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成后,产业园入驻加工企业增加至16家,黄皮日处理能力提高至80吨;产业总产值增加到36亿元,辐射带动农户2万户以上,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目前园区进驻企业9家,我们希望通过园区的扩容提质,优化营商环境,集聚发展,做大做强黄皮产业,打造湾区优质‘果盘子’供给地。”郁南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杨伟成说。
2024-05-16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㉚ | 广东翔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安全保质量 加快项目建设
塔吊林立、机车轰鸣,运输车辆往来穿行,参建人员奋斗在施工一线……这是记者日前在广东翔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多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看到的场景。近年来,作为新兴县本土企业,翔顺建设集团积极响应省、市、县高质量发展大会号召,“一马当先,事事领先”,以安全、质量为本,全面吹响抢生产号角,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快“跑”,为新兴县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近日,记者来到新兴县创新中心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头戴安全帽,身穿蓝、红、黄醒目工作服的工人们奋战在各自岗位上。在各建筑单体、出入通道、防护棚显眼处,都拉挂着“安全是生命之本、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等醒目标语。据项目建设现场负责人介绍,新兴县创新中心建设项目自去年4月动工以来,已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约60%,其中主体结构完成90%,主体结构工程计划于4月20日全面封顶,比计划提前28天,计划于今年底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项目建设过程中,翔顺建设集团始终坚持质量与安全并重的原则,在质量管理上,实行“样板引路”制,所有分项在开工前先进行样板施工,验收合格后再大面积推行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样板要求管控,从而保证每个分项的质量。在安全管理上,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晨会”制度,利用上班前的5至10分钟时间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注意事项提醒等,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深入人心,真正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在同处县城区域的新城镇凤凰小学扩建二期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同样也是一片忙碌的施工场景,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投入各项建设工作,他们坚守岗位、奋战正酣、抢工期、保进度,掀起了建设热潮。工人们在安全施工的同时也确保了工程质量。目前,小学的教学楼、综合楼、功能楼2层结构已经完成,体育馆首层结构完成,完成总工程量约40%,预计于8月底前竣工。另外,由翔顺建设集团承建的新兴县第三人民医院建设项目、新兴县城区旧城活化改造项目(二期)也在加紧建设中,他们开足马力抓进度,紧盯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广东翔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翔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属下的二级集团公司,自1991年创业以来,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公路、机电、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资质的建设集团。集团下属7家子公司:具有市政行业乙级、建筑行业乙级资质的广东翔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翔顺安发公司、混凝土公司、工程设备公司、门业公司、园林绿化公司、采购中心等,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建筑业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多年来,翔顺建设先后承建了一批省/市优质工程奖,承建的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在2023年1月获得了云浮市首个“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该公司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广东省预制装配式建造一体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24-05-16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㉛ | 广东广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助力企业加速跑
走进位于云安区都杨镇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内的广东广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智能大屏正在实时监测遍布全国各地的起重机的运行状态,另一边技术人员正在演示着自动化智能起重机(样机)智能抓取和搬运工件……数字化、智能化的高科技气息无处不在。起重机是搬运、装卸的重要设备,可有效减少人力,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一家生产起重物流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广东广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加快推进生产环节及产品的智能制造进程,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这是公司最新开发的智能云数据中心,每一台出厂的起重机都会标配远程监控系统,目的是不但能让公司和客户都能实时了解起重机的运行状态,而且对售后维护提供精准的数据参考。”在该公司智能云数据中心的大屏下,工作人员认真地向记者介绍。广东广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加工大型港口码头机械,桥门式起重机制造、大型钢结构部件、塔吊标准节、风力发电塔筒附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广东最大的起重物流装备制造和服务的创新型技术企业。公司年产值3亿元,产品远销全国和东南亚地区。据介绍,该公司自主立项的《起重机金属结构件智能制造系统研发及应用》项目,2022年在云浮制造基地落地并投入使用。目前,项目研发了智能龙门起重机、智能化抓吊具和举升式重载AGV,实现了起重机大型金属结构件的智能化转运。同时,该公司还建立了涂装质量缺陷图形库和缺陷对比算法、起重机大型金属结构件库存管理及工程项目协作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起重机远程运维服务工业互联网系统、智能喷涂车间和整机性能智能试验平台。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适应时代发展步伐,从2018年开始,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对生产流程以及生产的产品同步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方向的研发,每年投入研发费用达五、六百万元。“现在对车间的工艺进行一次智能化智造的改造,还有对二期厂房进行数字化车间建设,估计在6月可以完成。”该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将持续朝着物联天下、智能达成的新型智能装备制造商目标进发,推动企业自身以及所服务的客户共同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2024-05-16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丨翔海光电:提升产能加大研发创新 力争今年营收破2.5亿元
“云浮项目是在今年4月份开始稼设生产线体的,到目前为止,我们今年的工作进度还是比较理想的,目前的产能已经基本满足订单需求。”行走在翔海光电公司生产车间,该公司总经理钱庆告诉记者。位于云浮新区省市共建信创园内的翔海光电产业基地项目是2023年省、市重点建设项目,项目由广东翔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22亿元,主要建设年产2000万套显示模组的生产基地,共15条生产线,生产35至86寸等多种型号的显示屏,产品以出口为主,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60亿元,可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日前,当记者来到翔海光电时,企业车间内正在开足马力生产液晶显示模组,以满足订单交付需求。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这些产品采取订单式生产,将出口到日本。从今年5月开始试产以来,目前已经有3条生产线投入使用,并达到设计产能,可日产液晶显示模组一万套,基本能够满足订单需求。截至今年10月份,总营收已近2亿元。据了解,基地的生产线均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的液晶显示模组在业内拥有产成品优良率、单线产能等两个全国领先指标,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我们的第四第五条生产线正在安装,年底可以调试好,第六第七条也可以在今年底完成安装,争取在明年一季度完成这四条生产线的调试,并开始量产。”钱庆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以来,受多方因素影响,液晶显示模组市场有所下滑,但由于翔海光电处在国内行业第一梯队,因此受到的冲击不大,订单量还算理想,预计今年总营收可超2.5亿元。目前,该公司在提升产能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力争在产品性能以及商业模式上不断突破,确保始终保持国内行业领先地位。“未来,我们将加强与日韩头部企业的合作,研发生产高端显示材料;加快与清华高端院合作,推出AI智能检测设备,解决行业痛点,以此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做强做大做优企业。”钱庆说。
2024-05-16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丨一力制药:高质量发展步伐稳健 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63.7% 二期建设稳步推进
近日,记者在位于罗定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一力制药(罗定)有限公司采访时了解到,该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产值1.78亿元,同比增长63.7%,预计全年产值达3亿元。在一力制药生产车间内,机器作业声不绝于耳,数十名工人正忙着包装药品,各类药品从半自动包装生产线源源不断产出,经过人工包装、装箱,最后销往全国各地,一片繁忙景象。一力制药(罗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力制药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绿色、高效、高质量“三大特色”发展方向,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研发,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2023年1-6月,公司累计实现产值1.78亿元,同比增长63.7%,实现税收1148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据了解,一力制药(罗定)有限公司是广东一力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项目计划总投资13亿元,规划用地面积400多亩,于2014年6月动工,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包括医药一体化厂区、配套仓库、质量检测中心、科研大楼、生活办公和公共工程等,于2016年1月公司通过国家GMP认证后开始全面投产。目前,项目二期正在稳步推进,预计投资8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包括承接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线项目、万寿堂药业项目和华润三九医药生产线项目,建设中药配方颗粒的提取、浓缩、制粒包装生产线和研发中心,增建片剂、胶囊剂及原料药等多个剂型的生产线。两期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一力制药可实现年产值达18亿元,年创税收950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
2024-05-16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丨罗定德信物流园:致力打造大型综合智慧物流园区
记者近日获悉,罗定市培育引进的德信物流园项目进展顺利,目前项目一期已经投入使用,二期基建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将致力打造云浮地区首个集电商、云仓、配送、分拨、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智慧物流园区。走进位于罗定市双东街道海创二路的德信物流园,只见物流车辆来来往往,一片繁忙。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德信物流园一期已经投入使用,整个园区已建成6栋建筑物,共享会议室、培训室、运动中心、电商中心已达交付使用条件,京东物流、中顺洁柔电商仓、德泰电子商务、安能物流等11家企业已进驻园区,中国邮政、顺丰、德邦等部分物流公司也计划进驻。目前,项目二期基建工作全面铺开,仓储物流中心、公寓正在加快建设。下一步,德信物流园将全力整合社会资源,加快推进云仓建设,推动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合一,进一步做大做强物流产业。据了解,罗定德信物流园总规划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150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主营业务为供应链管理服务、快递、电商、云仓自营、物流专线、配送、分拨中心、直达专线等。园区规划丙类多层云仓70000平方米、电商、总部经济办公楼8000平方米、公寓7000平方米、分拨中心33000平方米、大型停车场30000平方米。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容纳60家专线运输、30家快递物流企业进驻,可满足罗定未来10年货运物流和快递行业发展的需求。正常运营后,预计物流园年收入将达到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000万元。
2024-05-16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⑳丨云浮市科特机械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之路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云浮新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云浮市科特机械有限公司,只见石材机械设备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流水线高速运转,一派起步提速、开局争先的火热生产场景。云浮市科特机械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是一家专注于石材加工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组建了“广东省石材机械装备(科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致力于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近年来,公司致力于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研发,在石材机械专业领域初步实现了核心硬件国产化、软件功能创新迭代,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研发方面,我们有两个‘宝’,一个是‘科特宝’,它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智能化平台、信息化系统。另一个是‘云石宝’,我们称之为石材行业的‘淘宝店’,它主要是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面服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起近年来的发展,科特机械总经理、云浮石材行业协会会长陈思扬表示,“科特宝”和“云石宝”是数字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核心系统,通过这个数字化平台,企业不仅加强了自身的信息化管理,还通过“云石宝”这个平台,为石材行业提供全面数字化转型服务,促进整个行业在创新、研发、加工、销售等方面更上一层楼。走进科特机械陈列室,各种专利证书、名牌产品证书一一陈列,多不胜数。据了解,该公司一直以来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与高校多方面合作,并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研发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石材大板扫描仪、智能桥切、全自动智能连续生产线、五轴CNC、全自动连续磨抛生产线、桥式自动切割机、磨边生产线、全自动仿形石线机、裁切机、多片锯等,产品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和广东名牌产品,并拥有多项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加工精度高和生产效率高等特点。产品在国内销售一直居行业前列,并远销韩国、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等100多个国家。“这台五轴CNC(一体五轴桥切机)集切割、异性加工于一体,是我们近几年研发的重点项目之一,它让传统的‘一机一用’变身为‘一机多能’,为石材机械制造从传统手工发展到高新科技领域,跻身国际品牌行列提供了保障。”在科特机械车间里,公司副总经理陈晓博向记者介绍企业近年来不断研发、创新的成果。“石材是广东省产业集群21个重点项目的其中之一,近年来,我市提出整个石材行业要做到园区化、数字化、品牌化、集群化、绿色化。科特机械从2014年开始规划数字化转型,主要是做好产业互联网落地,帮助各石材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尤其是在硬件国产化方面,最近取得一些新的突破,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软件数字化更新迭代,加快了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有效促进了整个行业在国际大舞台上获得领先权或话语权,在数字化转型这一‘第二跑道’上先跑一步,取得先机,增加了发展空间。”陈思扬说。
2024-05-16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㉗丨广东星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传统果”到“黄金果”的嬗变
无核黄皮、荔枝、龙眼花开正茂,琵琶、青梅、香水柠檬果实累累,四月的郁南县,花正开、树正绿、果正甜……地处西江中游的郁南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农林土特产资源丰富,盛产无核黄皮、荔枝、芒果等水果和肉桂、牛大力、巴戟等南药。其中,无核黄皮种植规模17.1万亩;南药种植面积60.5万亩,品种达30多个。然而长期以来,虽然水果、南药种类丰富、产量大、质量优,但是存在产品单一,缺乏产品深加工,传统产业综合效益不高等硬伤,水果只能以鲜销为主。近年来,郁南县大力扶持、引进水果深加工科研型企业进驻,全力为果农解决后顾之忧。广东星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科研型平台公司,多年潜心研发岭南水果和南药加工发酵技术,已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把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到省内外7家企业,延伸精深化加工水果发酵果酒、发酵果醋和南药新资源食品产业链条,将普通的农产品变成附加值高的商品,助推“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走进广东星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陈列室看到,“发酵型余甘果酒和果醋及其生产方法”“发酵型橄榄酒及其制备方法”“发酵型桑葚酒及其制备方法”“发酵型梨果仙人掌酒及其生产方法”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以及罗定、阳江、广西等省内外多家应用改进与提升后的生物发酵技术的食品企业生产场景。据2022年度“郁南工匠”、正高级工程师(农产品加工技术)、广东星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星源介绍,星耀生物科技科研团队共有7人,其中博士有5名,对水果进行技术研发,攻克发酵(技术),比如很难发酵的青梅,通过多年来的技术改进,可以将青梅的营养成份提取出来。另外,在橄榄果醋研发中,科研团队通过微生物新型发酵技术,把橄榄果醋提高鲜度,产品营养较好、纯天然、健康,深受消费者欢迎。“岭南水果种类繁多,每种水果在果皮果肉的厚薄、果汁的甜酸度、鲜度等都有不同的自身特性。我们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通过创新创造,除研发出黄皮、荔枝、桑葚、橄榄、青梅、柠檬、秋葵等发酵果酒、发酵果醋系列产品和弥猴桃蜜饯外,还把微生物技术应用到肉桂、巴戟、牛大力等南药新资源食品领域,实现了产品多元化。”黄星源说。目前,星耀生物科技水果和南药加工发酵技术已在7家企业应用落地,同时帮助两家企业制订了标准和生产专利。比如,罗定的肉桂深加工,公司帮助企业制订生产技术标准,并获得发明专利。另外,帮助阳江宜家公司的荔枝果醋和荔枝发酵果酒设计了一整套生产流程以及技术的输出。“以技术输出,吸引投资者,提升农产品价值,推动产业发展,这就是目前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黄星源说。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投入应用,为发展水果、南药精深加工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通过技术研发出高品质的新产品,改变了水果、南药加工品单一的现状,提高了产业的综合效益,使普通的“传统果”摇身变成了高附加值的“黄金果”,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一二三产业发展。
2024-05-16 -
“向上突围”云浮高质量发展融媒报道㉘丨郁南县无核黄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湾区优质“果盘子”供给地
面粉搅拌、加馅、成型、烘烤、冷却、包装……流水线上一连串行云流水般的运转,一包包面粉变身为一个个金黄、香脆的黄皮饼。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郁南县无核黄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广东康美先食品有限公司看到,车间里流水线顺畅运转,生产、包装、运输工人来来往往,一派忙碌的景象。成立于2010年的广东康美先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和研制特色糕点、农产品深加工的新型食品企业。2018年,该公司新增投资建设无核黄皮三产融合示范园,融入种植、深加工、旅游服务等丰富业态,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实现转型升级,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020年,该公司与国内多家著名食品集团、科技企业达成合作,进一步将云浮农产品与康美先品牌推向全国。在康美先黄皮深加工车间,记者看到一个构造精巧、形似机器人的新设备,据操作工人介绍,这台无核黄皮剥皮机是企业耗时一年多研发的新产品,原理是通过挤压的方式,用8组挤压器把黄皮的皮挤压出来,把肉和汁回收做果酱。以前人工剥一吨黄皮的皮大概需要一个多月,人工、各样成本加起来大约需要16万元,现在用这台机器剥一吨黄皮,一个人10天左右就可以了,人工节省了,效率提高了。“近年来,我们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分别与华农、广东海洋大学、仲恺农学院联手,通过‘产学研’加强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目前企业开发品种包括糕点、蜜饯、果酱三大类,1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产能方面,新建一个约15亩的厂房,我对我们的优质产品融入湾区有很大的信心。”康美先负责人朱振雄说。据了解,郁南县无核黄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容提质)项目于2021年12月申报成功,规划区域包括都城、建城、平台、桂圩、河口镇,总规划面积635.5平方公里,总投资2.11亿元。项目统筹园区生产、加工、流通、旅游、文化、研发、服务等功能,总体形成以都城镇无核黄皮加工物流园为核心,打造无核黄皮产业仓储、加工、物流、科研、服务一体化核心区。同时,依托建城镇4万多亩种植基地和农旅设施,打造世界黄皮公园;串联平台镇、桂圩镇,构建无核黄皮标准化种植基地,形成集无核黄皮绿色生态种植、果品加工、科普教育、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一园、一区、多基地”的空间功能布局,将产业园建设成为集聚生产示范、加工物流、科研创新、休闲农旅等综合功能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成后,产业园入驻加工企业增加至16家,黄皮日处理能力提高至80吨;产业总产值增加到36亿元,辐射带动农户2万户以上,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目前园区进驻企业9家,我们希望通过园区的扩容提质,优化营商环境,集聚发展,做大做强黄皮产业,打造湾区优质‘果盘子’供给地。”郁南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杨伟成说。
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