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里人说“镇”里事
-
镇能量丨新兴六祖镇龙山塘村:建设富美乡村 共享美好生活
近年来,云浮市新兴县六祖镇龙山塘村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共同缔造”理念,汇聚各方力量,完善治理体系,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扎实推进富美乡村建设。去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万元。龙山塘村美景坚持党委统揽奏响共同缔造“前奏曲”为健全纵向到底组织架构,龙山塘村以村民小组为基本治理单元,大力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制度,全面实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构建“镇党委-行政村党支部-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着力推动党的组织覆盖纵向到底。目前,该村设立村民小组党小组12个,12户党员中心户包保联系群众450户,推动党的领导落实到村组一级、党员作用发挥在村组一级,不断融入群众、带动群众。良好的自治机制是推动文明新风吹遍村落的保证。为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龙山塘村选优配强村民小组长12名、党员中心户12户,推动39户“共产党员户”挂牌亮身份、亮承诺。推行党员分类积分管理,设置社会治理党员示范岗12个,推动无职党员认领“环境卫生协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文明新风引导员”等岗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此外,以自然村为单位成立妇联会、青年小组等,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卫生理事会、发展理事会、治安联防队等村民自治组织,推选有威望的村民担任会长(队长)等职务,调动村民群众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共享宜居美好生活突出群众主体奏响共同缔造“先锋曲”“我建议,要布局好村庄的整体规划……”“村里的宣传栏定期更新我负责。”今年以来,龙山塘村积极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创新,搭建“黄金周末议事会”“板凳议事会”“夜谈会”等村民议事平台,由村“两委”干部前移到家门前和群众面对面交心谈心,结合“群众议、代表议、多方议”的方式,组织村民群众对村级治理、产业发展等工作成效进行评价和反馈,围绕村庄怎样发展、环境怎样治、房屋前后怎样管等方面谈想法、出主意,充分发挥村民群众“唱主角”的作用,有效将“工作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今年以来,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0余个,收集群众“微心愿”20余条。龙山塘村还坚持以“共评”为切入点,持续推行“星级文明户”评选、“积分制”管理、“光荣榜”评定等措施,将“领导评”变成“大家评”,大力宣传乡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平凡善举,激发村民群众投身美丽家乡建设的热情,形成“要我干”到“我要干”“看着干”到“主动干”的生动局面。该村曾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第一批连片推进村,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推进成果惠民奏响共同缔造“致富曲”近年来,龙山塘村把文明实践带到家门口,建立起红色书吧、妇女儿童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功能场所,组建12支志愿服务队定期帮扶村内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和重点企业,打造“爱心义剪”“文明实践 心向阳光”“企业店小二”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点亮群众精神家园。同时紧盯群众需求,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民生短板,建立和完善成果共享规则,使共建成果最大限度惠及村民群众,引领乡村治理向善向美。龙山塘村把文明实践活动带到群众家门口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龙山塘村以“共同缔造”为抓手,通过以奖代补、村级书记项目奖补、金融资助、贤能捐赠捐助、村民投资投劳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鼓励农户以出劳、出资、出智、出地、出物的“五出共建”方式参与宜居村庄建设。近年来,该村以“租金+薪金+股金”“支部+企业+农户”“农技+高校+电商”模式“三管齐下”,培育了蝶翠谷、禅农体验园、荔园、稻田酒店等农业体闲观光项目,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线路。2022年,龙山塘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万元。
2024-02-07 -
镇能量丨新兴县簕竹镇:助力“新兴味道”香飘世界
八月簕竹,风景秀丽,翠林成群。新兴县簕竹镇因“竹”成名,优良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品质上乘的竹笋,目前笋竹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量近1.5万吨。竹林争“俏”竹笋收购点青山毓黛迎宾客,绿水含情笋飘香。在近日召开的新兴县簕竹镇竹笋产业发展大会暨预制菜产业展览会上,簕竹镇打出了“农牧簕竹 笋香万户”的旗号,通过展览、演出、参观等活动,邀请社会各界宾客以“笋”为媒、共商“笋”业,共同感受今年簕竹竹笋大丰收的喜悦和乡村振兴的魅力,致力让万亩竹林的笋香飘进千家万户。竹笋深加工预制菜热销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者的餐桌,是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关系居民饮食健康的重要产业。簕竹镇竹笋原料丰富,拥有发展预制菜产业的良好基础和优势,因此,该镇以竹笋产业为契机,与科研单位合作创制“勒竹鲜”系列预制菜畅销大湾区,走出一条三产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簕竹又一张绿色名片。同时,该镇立足特色资源优势,支持指导企业抢抓机遇、合作共赢,有效构建产研销多方合作平台,将“新兴味道”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让新兴预制菜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让三产融合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如,云翰食品有限公司每天能产生近10吨笋壳,这些笋壳粗蛋白、粗纤维含量高,笋壳利用价值的开发有助于促进产业链延长,提高企业效益。温氏集团充分发挥龙头效应,推动更多本土企业由“小特产”变为“大产业”,旗下温氏乳业公司向云翰食品有限公司提出收购笋壳用于制作饲料,实现笋壳价值的最大化。选购预制菜直播销售从一棵小竹笋到餐桌上的竹笋佳肴,从本地新鲜农产品到“勒竹鲜”系列预制菜……精深加工技术的赋能,既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又帮助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丰收的喜悦当前,新兴县簕竹镇正加快推动“政银企村户”共建家庭农场项目建设,促进农牧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谋划建设竹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全力打造竹笋产业集群;大力推动实施文化产业繁荣工程,建设以华侨文化和农牧文化相融合的十里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打造成为大湾区农业产品供给地和农旅观光休闲地;以创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为契机,积极搭建融入RCEP桥梁,让更多“簕竹鲜品”、更多“新兴味道”走向世界。
2024-02-07 -
镇能量丨想吃!新兴六祖镇这里的葡萄成熟了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在新兴县六祖镇禾泰农场里,一排排整齐的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晶莹剔透、粒粒饱满的葡萄,在绿油油的藤蔓下显得格外诱人,令人垂涎欲滴。据农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农场内现种植巨峰、巨玫瑰、阳光玫瑰、夏黑4个品种的葡萄,主要营销方式为游客到园采摘和果商批发购买。据了解,禾泰农场占地1000多亩,是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建设项目。农场通过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把现代农业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果业等特色产业。
2024-02-07 -
镇能量丨新兴县东成镇都斛村: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这次来佛山紫南村参观学习,看到紫南村从落后村实现华丽蝶变,我深有感触。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勇当先锋模范,把这次的所学所得化为前进的动力,为都斛村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结束佛山紫南村之行后,新兴县东成镇都斛村党员纷纷有感而发。今年以来,东成镇都斛村党总支部深入贯彻落实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实施“百千万工程”,立足实际、精准发力,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驱动器”,强组织、促产业、优服务,以“3+3+3”党建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行组织建设“三种模式”绘就党建“同心圆”都斛村党总支部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坚强战斗堡垒。据了解,今年以来,都斛村推行“四式课堂”模式,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结合打造“订单式”集训课堂、“党建大喇叭”空中课堂、实地观摩“沉浸式”互动课堂和党员公开承诺实践课堂,让党员在“学”与“做”之间交融互动,凝聚力量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据统计,截至目前,都斛村累计开展系列学习21次,组织党课培训、红色观影、实地参观等活动8次。与此同时,推行“党建共建”模式。坚持以都斛村党总支部为基点,与镇社工党支部、沃田党支部、东利渔业党支部3个“三新”党组织开展共建,凝聚党建赋能“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实施的强大合力,促进党务联合、工作联动、活动联办、阵地联建、品牌联创。如组织党员前往佛山紫南村开展实地参观,了解其发展历程和蝶变经历,认真学习乡村治理“紫南模式”,通过“走进湾区”学习先进地区在基层治理、发展集体经济中的优秀经验做法,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按照“立足实际,注重实用”原则,都斛村积极对照A类标准抓好党群服务中心优化提升,优化设置“一厅五室”,在完善硬件设施升级基础上,坚持建、管、用并重,整合党群活动中心、木棉广场等阵地资源,构建“15分钟党群服务圈”,打造450多平方米的党群服务阵地,让党群服务阵地成为群众想来、爱来、盼来的重要场所,着力构建党群服务新格局。建强产业发展“三支队伍”解锁乡村振兴密码都斛村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引擎,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把“头雁引领、先锋带动、能人助力”作为发展和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在建强“头雁队伍”上,都斛村持续释放党总支书记、驻村第一书记、下设党支部书记、“三新”党组织书记“头雁团队”效能,以实施“书记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沃田蔬菜种植基地、东利渔业、光伏发电基地等特色产业。如探索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引导农户与沃田农业公司合作,推动完成30多亩撂荒耕地复耕工作,并种上玉米、土豆等农作物,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和收益最大化。“先锋队伍”建设也是重要一环。都斛村探索“干部党员+合作社党员+农民党员”联结融合发展模式,以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建设”为纽带,推动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推动产业发展。如都斛村党总支委员李志彬创办东利渔业带领10多名村民就业和105名社员致富,沃田党支部书记吴锦标带动村内50多名农户“家门口就业”,每年交给村集体土地租金达20万元,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同时,建强“能人队伍”增动能。依托东利渔业水产养殖基地阵地优势,成立东成镇都斛村能人工作室,组建壮大能人队伍,立足村内“粤港澳菜篮子”蔬菜种植、罗非鱼养殖等特色产业基础,充分发挥本地专家能人优势,通过定期举办学习讲座、座谈沙龙等活动,充分发挥吴锦标、李志彬等本地专家能人优势,在互学互促中共谋发展,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人才动能。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座谈交流活动4次。深化基层治理“三项机制”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百千万工程”的“压舱石”作用,都斛村党总支部坚持创新工作载体,有效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都斛村深化党建引领“多网合一”机制,坚持“党建+网格+治理”一网统管的总体思路,全面深化党支部“网格化+清单式”管理模式,实行“一台账四清单”,同时,以网格智能化平台为助手,以民情日志“一线六民”工作法为依托,推动镇村干部、网格员、党员中心户等深入全村14个小网格为民排忧解难,促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档升级。据统计,今年以来,都斛村流转处理网格事件217件,办结率达100%。同时,深化党群积分管理制度。按照“党建引领、共治共享”工作思路,持续深化推行党群积分管理模式,建强党群积分兑换小超市,吸纳党员、“双百”社工、群众等组成一支16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推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建设、矛盾调解、惠农政策宣传等基层社会治理中,用“小积分”擦亮党建“大品牌”。在此基础上,都斛村持续擦亮“红·党建服务、蓝·社工服务、金·夕阳服务、橙·志愿服务、绿·创文服务”五彩党群志愿服务品牌,形成“小村庄、大服务”的志愿格局。今年以来累计举办敬老爱老、文艺汇演、义诊义剪等系列活动30余次,其中都斛村“长者生日会”入选“美丽新兴、与爱同行”2023年新兴县志愿服务公益创投项目。接下来,都斛村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奋勇争先、勇立潮头,推动“百千万工程”在都斛村落地见效。
2024-02-07 -
镇能量丨云浮云安镇安镇:乡村面貌“增颜” 群众幸福“加码”
今年以来,云安区镇安镇党委和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镇党委政府“1145”总体思路,全面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步伐,积极发挥资源优势推动防返贫监测、美丽镇村建设、产业项目、驻镇帮扶“十百千万”行动等工作,全镇乡村振兴工作稳步推进。 镇安镇全景“今年,我们全面推进美丽镇村建设,重点打造建设了河西村委山根村、两口塘村,公安村委高围村,幌伞村委建卫村等美丽乡村示范村。”镇安镇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位于河西村委的山根村和两口塘村,记者看到围绕开枝状元的“三牛”精神进行了多点打造,爱国主义教育走廊、乡风文明廊、山根古树公园等建设,以及两口塘村旁的滨河绿道,为群众出行和休憩提供了便利。其中两口塘村还进行了农房外立面改造和路灯加装,统一颜色的农房外立面格外显眼,沿线路灯的加装使村民在夜晚也能放心出行。河西村离圩镇甚近,山根村和两口塘村作为圩镇的“后花园”,大大弥补了百年老圩活动范围少的不足。驻镇帮扶工作队在全国金融交易博览会设展台展示镇安镇特色农产品满天星公益图书馆建设项目镇安镇镇标该镇还从完善公共设施配套入手,今年投入29.1799万元对河西村桐山塘至国道324段道路改造工程220米道路进行路面硬底化,投入100多万元对河西大塱村、河西新铺村、珍珠坊村至大坪村、会众岩村、田料坑村、花坪村、上围村等共2.4公里道路进行硬底化建设,大大缓解村民的交通出行难等问题。同时,镇党委政府联合驻镇帮扶工作队筹集260多万元升级改造镇安镇第二中心小学运动场和建设现代化智能图书室,改造面积超3500平方米,跨越式提升该校的设施水平;引进专业从事乡村儿童阅读推广项目超过10年的满天星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打造藏书超5000册、具备远程信息化管理能力的现代化图书馆,为全区学校图书馆树立了标杆。幌伞村委旺洞肉桂苗圃场盈科火龙果种植基地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镇安镇大力发展肉桂、火龙果等产业,如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肉桂加工厂房年产桂皮300吨、桂枝桂叶350吨,总产值约500万元,带动430户农民致富,使农民户均增收6.5万元左右。同时,紧紧抓住预制菜这一“新机遇”,充分利用现有发展预制菜产业的良好条件,全力争取以“镇安风味”打响“镇安品牌”,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2024-02-07 -
镇能量丨云城区思劳镇水田“坡改梯”蹚出致富路
“‘坡改梯’种水稻,今年的稻谷收成有望翻一番。”说起梯田种植,云城区思劳镇布里村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金秋时节,在布里村垦造水田项目,只见一片绿油油的水稻长势良好,一条绿色阶梯依着山势延伸,勾勒出一幅绿色的“秋日画卷”,成为一片“希望的田野”。布里村多为山坡地势,去年,思劳镇因地制宜,开垦闲置、荒废的农田,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建设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开辟出成片的梯田水稻种植,并引进优质水稻品种,确保垦造水田长期、稳定、有效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村梯田种植水稻面积达到100亩,高效灌溉技术有利于稻谷生长,产量增加,提高农民收入,为布里村稻米产业增添实力。”布里村的一名村干部说。为提高梯田效益,思劳镇改变过去单纯种稻的方式,以100多亩水田垦造项目为依托,利用东海钢铁项目产生的留用地,完善配套产业和服务行业,串联冲坑百尺楼、崇学堂等文物景点,根据区域消费特点,推出家庭亲子游、户外露营、研学基地、乡村悠闲、农家乐、自驾游等乡村旅游产品,将形成集红色文化+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于一体的综合型生态旅游目的地,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引领群众增收致富。“百亩垦造水田项目依坡造田,取于自然、融于自然,已成为布里村重要的景观组成部分。布里村梯田在满足农业耕地生产的同时,同步打造农业互动体验景观,充分体现传统农耕文明,唤醒城市居民心中的田园情怀。”思劳镇有关负责人说。
2024-02-07 -
镇能量丨新兴县东成镇:扎实推进 “政银企村户”家庭农场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新兴县东成镇积极抢抓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战略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部署要求,大力推进“政银企村户”共建家庭农场项目,全力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近日,东成镇扶桂村委会丹堞村“政银企村户”家庭农场建设现场热潮涌动,不断刷新建设“进度条”。据悉,该农场占地面积共120亩,计划投资约2000万元,建设现代化鸡场10栋,预计年出栏量250万羽。项目建设分两期进行,一期在现有的设施农用地上拆旧建新,建设3个养殖场单元共6栋高效养殖鸡舍,目前正在进行场地清杂和平整。项目建成后将发挥其“造血功能”,带动5条自然村集体经济达到10万元以上。近日,新兴县农业农村局和东成镇相关负责人一行到扶桂村委会丹堞村“政银企村户”家庭农场进行实地调研。现场参观了家庭农场现有设施、周边环境以及施工现场,详细了解了农场的基本情况、设施建设和养殖技术等方面的情况,并就如何推进该项目5个养殖单元共10栋高效养殖鸡舍的建设进行研讨,现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下一步,新兴县东成镇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全力加快家庭农场项目实施,抓紧推进第二个家庭农场动工建设,全力推动10条试点自然村集体经济收入在2024年达到10万元以上。
2024-02-07 -
镇能量丨云城区南盛镇:产业发展有“招” 乡村振兴有“路
深秋时节,记者驱车走进云城区南盛镇,一路上,满树翠绿、果实累累,令人目不暇接。近年来,南盛镇以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因地制宜布局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探索实践镇村高质量发展之路,乡村振兴步履坚实,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图景。种植户在查看香水柠檬生长情况村民展示夏威夷坚果油茶丰收,村民喜笑颜开登上观光平台,眺望云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南盛种植示范基地,数百亩连片的小山丘已变成一排排整齐的梯田,三叉苦等南药长势喜人。据介绍,该基地于2020年规划建设,占地约2300亩,以南药种植为特色,由7家企业落户参与开发和种植。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基地已建成近60亩的南药科普园,引进三叉苦、千里香、黄桅子、柠檬、佛手等南药品种。预计今年可采收南药数百亩,产生收益400多万元,未来可辐射带动全镇及周边超过2万亩的南药种植,直接或间接带动上千农户就业创业,为该镇的农业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云城区南药文化驿站黎明村党员干部带领村民种植鱼腥草农技站人员在查看九里香生长情况不远处,北村柠檬种植场飘来阵阵清新的“香水味”,村民们喜笑颜开,不停忙着采收。油茶种植示范基地上,漫山遍野的油茶已进入成熟期,硕果累累。该示范基地由云浮市向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6年先后投资300多万元,承租730亩优质山地种植油茶,预计今年年产量可达500吨。据悉,今年,南盛镇又在横岗、铁场、大围等村委新集约1700余亩山场,与农业企业共同发展油茶种植,同步探索布局林下经济,带动村集体及村民增收致富。“近年来,南盛镇依托和利用丰富的山地、劳动力资源及优秀农业专技人才,大力发展优质油茶产业,引导农户积极参与,规划在丰产期实现社会化服务规模超过2000亩,直接带动农户200多户,带动农户就业150人,力争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同时,建设1个加工基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南盛镇有关负责人说。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项目“政银企村”共建现代养殖小区南药示范长廊在位于料洞村荔枝岗的养殖小区,养殖户在各自承租的栏舍忙碌着,仔细查看肉鸡生长情况。去年底,南盛镇“政银企村”共建高效生态养殖小区项目建成投产,建设鸡舍11栋,设计年上市肉鸡约130万羽。“在合作企业新兴县新大地禽畜有限公司的营运下,今年1-9月,已经出栏上市肉鸡总量约50万羽,我镇已收到前三季度的租赁资金66万元。我们将对养殖小区项目的收益落实分配到辖区内的村级集体组织中,有效保障辖区内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该镇有关负责人说。
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