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
-
罗定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民用“三表”计量监督抽查
水、电、气计量的精准度,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为进一步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切实规范供水、供电、供气企业计量行为,维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近日,罗定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民用“三表”计量监督抽查,保障民用“三表”计量准确。一是对供水、供气企业已首检待安装的民用“三表”进行随机抽样。抽检过程中,执法人员深入供水、供气企业,对其库存的已首检待安装的计量器具进行随机抽样封存,送广东省云浮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进行检定。共抽检已首检待安装水表20个、燃气表10个,抽检结果均符合有关要求。二是对供水、供电企业在用的民用“三表”进行随机抽样。执法人员协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居民家中,对正在使用的民用“三表”进行随机抽检,现场拆卸登记信息封存,并免费为居民更换新的表具。截至目前,随机抽查3家供水企业的居民安装用水表50个、1家供电企业的电能表10个。抽取的样品全部委托有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依据相应检定规程进行检测,目前送检样品正在检测中,待检测结果出来后再作进一步处理。下一步,罗定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跟进,继续抓好在用民用三表监督抽查工作,依法依规做好监督抽查后的处理工作,结合日常监管,常态化开展监督抽查,确保民用“三表”量值溯源准确,让居民用上“放心水”“明白电”“合规气”。
2025-08-01 -
聚焦“绿美云浮生态建设”丨罗定市围底镇:白鹭舞蹁跹 尽显生态美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近期,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罗定市围底镇渡头村的一河两岸、河塘、田野之地,处处可见大批白鹭。只见低空中、浅滩上,成群结队的白鹭时而翩翩起舞,时而欢快啄食,时而低头梳理羽毛,悠闲地享受着美好的夏日时光和大自然的馈赠,展现了一幅和谐优美的生态宜居和美乡村画卷。近年来,罗定市围底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乡村绿化建设,大力推广有机种植、绿色养殖模式,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鸟类数量也随之增多。渡头村一河两岸边上,竹林叠翠,一片片流苏树正处于盛开期。在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的建设下,两岸绿化覆盖率高,为白鹭提供了优良的栖息之所。河流清澈见底,滋养着两岸的土地,孕育了丰富的水生生物,为白鹭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对生态环境极为敏感的白鹭集群出现是当地生态向好的直接印证。渡头村紧邻围底河湿地,近年来围底镇通过退耕还湿、垦造水田项目建设等举措,为鸟类营造了适宜的栖息环境。渡头村村委干部曾繁鑫兴奋地说:“以前很少能看到这么多白鹭,现在生态环境好了,它们都来了,插秧时白鹭就跟在拖拉机后面找虫子,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减轻虫害带来的压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它们可是我们免费的‘植保员’。”这也生动诠释了“鹭鸟归、生态美、产业兴”的良性循环。如今,在渡头村田间地头,起舞的白鹭与劳作的农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不仅是渡头村,围底河沿岸多个村近年频繁出现鹭鸟集群现象。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乡村绿化覆盖面逐步拓展,水质持续改善,湿地面积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在此停留、繁衍。未来,罗定市围底镇将继续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守护好这一方净土,在这片土地上持续奏响生态与生活、生产的和谐乐章。
2025-07-31 -
2025年广东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罗定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创佳绩!
7月13日至18日,由广东省体育局主办的2025年广东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在清远市体育中心举行。比赛设男、女子少年甲组(17-19岁)、少年乙组(15-16岁)、少年丙组(14岁以下)三个组别。参赛单位有省内各地级市和广东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田径项目),共46个单位,1788名运动员参赛,竞赛项目共108项。罗定体校有林立涛等52名运动员代表云浮参加比赛,共获3银2铜,团体总分141分,其中,6名运动员和1名教练员被省评为“优秀”。
2025-07-31 -
产业兴 环境美 百姓富!罗定素龙街道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纪实
自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以来,罗定市素龙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分批打造省级典型村。三年来,全力打造大榄村、凤塘村、沙豪岗村、凤西村,形成“一村一品、多元发展”格局,村级集体年收入均突破17万元,一幅产业兴、环境美、百姓富的乡村新画卷在徐徐展开。特色产业唱主角,集体经济活力足凤塘村立足资源禀赋,以“一村一品”为引领,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品牌。其优质葡萄产业成功入选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带动效应显著。同时,该村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玉米、辣椒、柑橘、台湾枣、百香果等种植基地近千亩,并积极探索“功能农业+观光农业”融合模式。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产业振兴动能足。沙豪岗村则凭借独特的佛事蜡烛生产加工产业而闻名,17家生产企业占据全省50%市场份额,提供就业岗位500个,年发放工资超1500万元,成为强村富民的重要支柱。此外,该村还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剑花、杨桃等种植基地,并依托罗定机场跳伞基地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5万元,同比增长28%,下村自然村收入更达50万元,发展势头强劲。文旅融合添魅力,绿美生态展新颜大榄村充分发挥“石牛山”“文峰塔”等资源禀赋,全力打造“生态+文旅”产业。石牛山森林公园、度假营地、农场、夜市等特色项目串点成线,形成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农家乐、民宿蓬勃发展。同时,该村乡村能人力量迸发,富盛农业公司捐赠价值超200万元的凤凰木、紫花风铃木、毛杜鹃等苗木,建成约3公里“绿化长廊”,绿美生态画卷引人入胜。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7.6万元,同比增长10.9%。凤西村坐拥省级古村落“凤阳古村”和省级非遗“凤阳宗祠祭典”两张文化金名片,历史底蕴深厚。该村紧邻罗定市区,依托环市东路等交通优势和多个商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如中医院、城东学校、培献中学等),积极发展房地产、餐饮、商贸等二三产业,城乡融合优势突出,盘活留用地等资源,引入全市最大鱼腐加工企业。其下辖的新民村作为重点打造对象,在保护清代古屋、古井、古树的同时,创新盘活土地,引入草莓园、茶饮吧、农家乐等特色旅游项目,并筹集社会资金18.3万元投入建设。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7万元。党群同心聚合力,人居环境焕新颜四个典型村均将“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作为重要抓手,广泛动员志愿者、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四个典型村共组建互助队工作队51支约700人,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其中大榄村清淤疏浚360余处,累计完成连片农房风貌提升105栋,新植树苗3485棵,建设生态小板块72个;沙豪岗村疏通沟渠河塘266处,累计完成农房风貌提升43栋,拆除危旧房115处;新植树苗花卉2097株(获乡村能人捐赠树苗1763棵),建设生态小板块76个。公共设施日益完善,建成多个公园、文化楼、运动场地,安装节能路灯617盏;凤西村形成了“党建引领+企业带动+村民参与”的共建模式,完成辖区内352省道和环市东路2千多米的整治,拆除危旧房屋116处,累计完成连片农房风貌提升112栋。凤塘村则通过“唐人艺苑”“凤塘体育协会”等组织,常年举办公益夏令营、春节运动会等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新建环村道路约1公里,累计拆除危旧房屋208处,完成连片农房风貌提升30栋,新植树苗2038棵,建设生态小板块58个。强化服务筑根基,城乡融合促发展各村积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村民幸福感,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提供266项政务服务,配备“粤智助”服务机;村卫生室构建基础医疗网络;主要村路口安装有平安视频监控设备;文化活动中心定期举办篮球赛、广场舞等活动,配备完善体育设施。其中,沙豪岗村建成的休闲娱乐设施数量最多:3个公园、1个儿童乐园、7个文体广场、10个篮球场等。凤西村则凭借紧邻城区的优势,共享市区优质教育、医疗、商业资源,村民生活便捷度显著提升。素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凤塘、大榄、凤西、沙豪岗四个典型村的生动实践,是街道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缩影。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产业振兴、人居环境提升、绿美生态建设、乡风文明培育和公共服务优化,充分发挥典型村的示范带动效应,凝聚群众和社会各界力量,全力打造更多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为谱写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2025-07-31 -
东方文旅罗定项目签约 投资3亿元建设风车山旅行度假村
近日,在云浮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经云浮民进牵线引进的东方文旅罗定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计划在罗定龙湾镇投资3亿元,融合住宿、旅游等多元业态,采用创新建造模式,建设风车山旅行度假村。今年,民进云浮市基层委招商小组主动对接东方文旅集团。为让企业全面了解罗定的文旅潜力,招商小组先对当地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从罗镜镇云沙温泉、双东街道桃花岛,到黎少镇梁家庄园生态区,逐一实地考察,还结合这些资源的“历史底蕴+生态优势”,策划了多条特色推介线路。期间,招商小组多次陪同企业团队深入罗定各地考察,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无论是介绍当地政策,还是协调考察环节,招商小组都全程跟进,既当“招商员”,又当“推介员”,为项目合作搭建起顺畅的沟通桥梁。“项目建成后,不仅能丰富罗定文旅产品供给,还将带动周边村民就业,促进当地消费升级。”民进云浮市基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招商引资、服务企业等方面持续发力,与其他统一战线成员协同合作,为云浮文旅产业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2025-07-31 -
4亿元食品加工项目落户罗定豆豉鸡产业园
罗定市现代农业发展迎来重要突破!7月19日,罗定市人民政府与罗定东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协议,该公司将入驻罗定市豆豉鸡产业园,投资建设大型食品生产加工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4亿元,核心业务包括生产食用级油脂、猪产品深加工、海产品及进口水果加工,并建设配套生产设施。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年创税约1000万元,同时创造约300个就业岗位。云浮市相关领导在签约仪式上指出,此项目是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升级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要求罗定市全力做好服务保障。罗定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强化服务意识,力促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并期待该项目成为三产融合新标杆,带动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推动产业增值、企业增效与群众增收。东控农业方面表示,将依托其技术与全产业链优势,积极与本地农户、合作社开展合作,激活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动能,让农户切实受益。
2025-07-22 -
广药大“南药种芯”突击队跨界创新乡村教育新路径
用《燕云十六声》游戏复刻北宋市井,以AI技术勾勒未来职业……近日,广东药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药种芯”突击队走进罗定市龙湾镇棠棣小学,以夏令营直播新模式,用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让乡村教育创新模式引发广泛关注。作为广东首支尝试教育跨界融合的“三下乡”突击队,现场队员们将历史课变成了“刺客信条式”沉浸式探险。队员们操控《燕云十六声》虚拟角色,带孩子们“穿越”至北宋初年。动态展开的《开封盛景》场景中,《清明上河图》的繁华从屏幕里“活”了过来,古汴京的市井烟火仿佛触手可及。在“勾栏瓦舍”,斗鸡的喧闹、皮影的光影、摔跤的呐喊,让宋代市井生活可听可感;转到“开封府”“龙虎狗”铡刀背后的司法等级、官员服饰里的官阶密码、獬豸神兽象征的公正寓意,都在游戏场景中得到生动解读。这种融合历史文献、地图与游戏场景的“知识闯关”,让孩子们在抢答中兴奋地说“比玩游戏还上瘾”。AI职业课上,突击队员与孩子们聊起职业理想,当四年级学生小黄喊出“想当保家卫国的军人”时,AI瞬间生成了他身着军装的英挺影像。从科学家到艺术家,每个孩子的憧憬都被AI具象为鲜活照片,让抽象的梦想有了可触摸的形状。一边是游戏里的“复古穿越”,触摸千年文明;一边是AI中的“未来畅想”,点亮成长憧憬。这场跨界课堂让乡村孩子同步感受历史厚度与科技温度。直播间里,网友们刷屏“求全国推广”;课堂上,三年级学生小刚直言“这堂课太有趣了,还想继续学。”作为“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实践,广药大“南药种芯”突击队通过这样的创新探索,将青春力量转化为乡村教育提质的动力。这种以鲜活方式输送优质教育资源的尝试,不仅为乡村孩子的成长插上翅膀,更勾勒出乡村教育创新的新路径。
2025-07-22 -
罗定暑期公益艺术培训班开班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近日,2025年罗定市暑期公益艺术培训班在罗定市文化馆开班,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暑期文化生活。培训班上,授课教师通过讲解、互动等方式,激发和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艺术兴趣。课堂氛围活跃,师生互动积极,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艺术魅力,提升综合素质。“罗定市文化馆举办公益暑期班不仅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特长,也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在这里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和友谊,还可以收获一个充满意义的暑假。”暑期公益艺术培训班授课老师说。据了解,暑期公益艺术培训班由罗定市委老干部局、罗定开放大学和罗定市文化馆主办。活动时间至8月8日,课程涵盖音乐、手工、书法、象棋等多个门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025-07-22 -
点燃乡村文化热潮!罗定市村K村舞大赛半决赛精彩上演
7月13日晚, 2025年罗定市首届村K村舞大赛暨罗定农特产宣传推广助力“百千万工程”半决赛在嘉达广场精彩上演,展现新时代乡村风貌,赋能“百千万工程”。比赛现场,热闹非凡。参赛者带着对乡土的深情眷恋,精心编排节目,将经典歌曲与原创舞蹈巧妙融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这次比赛很好,吸引到很多市民过来观望,希望以后多搞这种活动,丰富市民的生活。”市民彭小姐说。经过激烈角逐,最终12位村K参赛选手和12支村舞参赛队伍成功晋级决赛。比赛穿插了罗定特产推介环节,进一步提升罗定本土特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为我比较爱好音乐,所以趁有这样子的平台参赛,不会错过这次机会。”参赛选手梁小云表示。主办方表示,举办这次比赛旨在挖掘和培养更多的乡村音乐人才,让乡村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承和发展,为全面振兴罗定添砖加瓦。
2025-07-15 -
罗定市加益镇:健康服务送到家 医者仁心暖民心
近日,来自广东药科大学中医学院及针灸协会的师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将专业的中医诊疗服务送到了村民家门口,为罗定市加益镇的群众带来一场贴心的健康守护。这场公益义诊活动,如一场及时雨,润泽了村民的心田,也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义诊开始前,“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围绕夏季养生的中医理论,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宣讲进行科普,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师生们各展所长,为村民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学生们细致问诊把脉,辨证施治,耐心解答各类健康疑问;艾灸、拔罐、刮痧等传统中医外治疗法体验区前排起长队,操作娴熟的队员以温热的艾绒、精准的手法,为饱受颈肩腰腿痛困扰的乡亲们缓解不适;耳穴贴疗因其简便有效,尤其受到中老年村民的青睐。“城里的大学生能来家门口给我们免费看病、教养生,真是太好了!我这膝盖疼好几天了,她们给我艾灸后,舒服多了!”刚体验完艾灸服务的王大爷由衷赞叹道。据统计,活动当天共服务村民100余人次。此次义诊活动是广东药科大学师生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服务基层百姓健康的生动实践。活动不仅为村民提供了零距离、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缓解了部分群众的实际病痛,更将中医药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乡村沃土。加益镇政府表示将持续为高校与基层搭建桥梁,大力支持此类惠民活动,共同筑牢乡村振兴的健康基石,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基层力量。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