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闻
-
看图学习丨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总书记这样强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一起来学习!
2025-04-28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共筑中国式现代化伟业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实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改革措施,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广大产业工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技术技能素质普遍提高,成长成才空间更加广阔,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主力军作用更加凸显。在广西,平陆运河企石枢纽输水廊道今天(4月27日)全部封顶,世界级运河雄姿渐显;在浙江,24个先进制造业基地开工建设,推动产业加速向新;在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向竣工节点冲刺,预计下半年建成通车。这个春天,在一个个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现场,产业工人们正开足马力,他们用创新攻克技术壁垒,以毫米级精度打磨“大国重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指导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他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要围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匠心筑梦,技能报国。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国家大力实施“技能中国行动”、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青年技能人才锻造行动,已经形成了20多项政策相互衔接的技能人才发展政策体系,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壮大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急需与此相适配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全国总工会重点支持100家工匠学院数智化建设,在黑龙江省数字工匠学院,来自近百家企业的产业工人正针对工业机器人、多轴数控加工等前沿领域技术系统充电,奋力拥抱数字经济新赛道;实施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在清华大学,全国首批从一线产业工人中推选出的培育对象有了顶级老师,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院士和他们一起攻关行业企业技术难题。拓宽产业工人成长成才空间,关系产业工人根本利益。“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实施以来,各地已累计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4000余人。越来越多企业建立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技能岗位横向贯通的机制,鼓励产业工人向重大发展战略、科技攻关等领域“流动”,广大产业工人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涌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奋进的中国大地上,产业工人正用双手托举着“大国重器”,以匠心诠释着“劳动最光荣”的时代内涵,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进程中展现更大力量。
2025-04-28 -
做新时代挺膺担当的奋斗者(社论)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大会,隆重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表彰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这是党的二十大明确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后,首次开展全国性劳模表彰,必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顽强的奋斗、更加智慧的创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不懈奋斗。劳动创造幸福,奋斗铸就伟业。新时代以来特别是2020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砥砺前行,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这次拟表彰的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就是亿万劳动群众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现了敢打硬仗、勇挑重担的时代风采,为全国上下树立了光辉学习榜样、激发了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以来的这些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我们党始终紧紧依靠人民,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从载人航天事业捷报频传,到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再到粮食产量有史以来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2万公里、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在千帆竞发的经济建设大潮中干事创业、奋楫争先,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激发亿万人民的劳动热情、创造潜能,中国式现代化拥有了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工运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工运历史,党的一大就明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领导、组织和推进工人运动。中国工会成立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与党同心、跟党奋斗,组织动员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团结拼搏、建功立业,为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工会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和方向,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加强工会改革创新,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创新创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担当作为。今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信念更加坚定,素质全面提高,面貌焕然一新,充分展现了主人翁的豪迈姿态,焕发出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正以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工人阶级不愧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不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不愧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前进道路上,只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够凝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磅礴伟力。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推进我们的宏伟事业,更加需要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发挥主力军作用。这要求我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提升,不断增强我国未来发展新优势;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合法权益,有效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辛勤付出都将汇聚成昂扬奋进的时代洪流,每向前一步都将叠加成不可阻挡的发展之势。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向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学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挺膺担当、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书写劳动风采、创造时代荣光。
2025-04-28 -
追光的你丨习近平的劳动故事
劳动,一切幸福的源泉,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从劳动人民中走来的习近平,深知劳动人民的智慧、劳动人民的力量、劳动人民的奉献、劳动人民的创造,把根深深扎在劳动人民之中。从地方到中央,从田间到案头,从种地、拉煤的“最壮的劳动力”,到夙夜在公、宵衣旰食的“人民领袖”,习近平是身体力行的笃勤者。
2025-04-28 -
一习话丨“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工业生产增长加快、服务业较快增长、市场销售增速回升、货物进出口保持增长……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显示,我国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体现出“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而近期相继举办的消博会、广交会,为助力提振消费、促进全球经贸合作正发挥着重要平台作用,充分展现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底气。行稳致远,向新而行。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定将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以更稳健的步伐奋进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
2025-04-27 -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中肯要做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和真朋友
【本期导读】4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肯尼亚总统鲁托在北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将双边关系定位提升至新时代中肯命运共同体。习近平表示,构建命运共同体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同球共济”的大道正途。中肯双方要做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和真朋友。中肯友谊源于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新时代以来中肯两国高层交往密切,政治互信持续深化。肯尼亚各界认为,肯中合作秉持共同愿景,非洲国家应充分发挥非中合作潜力,携手建设更加公平公正、多元繁荣的世界。
2025-04-27 -
学习·故事丨这封抗战家书 习近平深情诵读
2025-04-27 -
时政微视频丨光荣属于劳动者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百多年来,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千千万万奋斗在各行各业劳动群众中的杰出代表,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从劳动人民中间走来的新时代领路人,始终心系劳动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同劳动模范代表座谈,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劳动者,给工人代表回信,深情寄语广大劳动人民,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者的关怀厚爱与殷切期盼转化为拼搏奋斗的强大动力,踊跃投身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唱响新时代劳动者之歌,在新征程上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5-04-27 -
【央视快评】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和世界科技发展大势,高度统筹中国发展和全人类福祉,围绕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主攻方向、重点任务、价值取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今年以来,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亮点频出、成果丰硕。从总台春晚舞台上的“赛博秧歌”,到总台参与联合主办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开跑,各类机器人走出实验室,技术能力加速迭代,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国产大模型DeepSeek引发落地应用热潮,算法的优化进一步降低成本,大模型走入寻常百姓家,AI成为许多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搭子”……这正是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的真实写照。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特别是在当前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的形势下,我们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人工智能是极其重要的抓手和着力点。我们必须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在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要正视差距、加倍努力,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一方面,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构建自主可控、协同运行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另一方面,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是一项关乎全人类未来的复杂系统工程。这要求我们要有系统观念、前瞻思维、国际视野、天下情怀。要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综合运用知识产权、财政税收、政府采购、设施开放等政策,做好科技金融文章,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要健全人工智能监管体制机制,在发展与治理中牢牢掌握主动权。要广泛开展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为弥合全球智能鸿沟作出中国贡献。得时无怠、只争朝夕。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增强紧迫感,加快行动步伐,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赋能千行百业,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溢出带动性强的“头雁”效应,乘势而上、行稳致远,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科技创新动力。
2025-04-27 -
微视频|出圈出海出彩!看中华文化魅力
当下的中国,文艺、科技、产业在不断碰撞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早年间以咏春、舞龙舞狮为代表的中国功夫,到中国节日、传统艺术、民族音乐、新媒体短视频,再到影视剧、游戏,中国文化的新载体不断涌现、传播者更加年轻,越来越多优秀文化产品和文艺工作者正乘风而起、扬帆前行。
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