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务动态
-
镇能量丨预计年产值超2000万元!郁南县宝珠镇一食品加工厂即将投产
日前,笔者从郁南县宝珠镇了解到,该镇成功引进的云浮市粤品汇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厂目前已完成厂房装修及设备调试工作,即将正式投产。据云浮市粤品汇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食品加工厂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年创税收100万元以上。这不仅可为宝珠镇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将有效提升当地的产业结构,推动镇域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此外,该食品加工厂的建成投产还将为宝珠镇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涵盖生产、管理、销售等多个领域,缓解当地群众就业压力。
2025-02-19 -
镇能量丨罗定市苹塘镇以党建领航促发展 激活村级集体经济新动能
近年来,罗定市苹塘镇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盘活集体资源资产,多措并举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不断拓宽增收渠道,持续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红色引擎”,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2024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7万余元,1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7万元,其中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8万元。坚持组织引领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该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这一核心作用,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坚强保障。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苹塘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方案》,逐村调研,摸清底数,“一村一策”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同时健全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长效机制,让村级资产“明明白白”,让村民收益“实实在在”。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苹塘镇的“特色项目”和“一把手工程”,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的重要内容,层层压实发展村集体经济、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责任。将党支部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经济优势深度结合,在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经济联合社组建党支部,并把镇56名党员编制成组,一对一联系各经济联合社,提供政策指导、沟通协调、解决难题等服务,推动集体经济稳健发展。坚持因地制宜推动集体经济多元发展围绕村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该镇在探索多途径发展集体经济上下功夫。在前期调研摸底的基础上,指导各村在盘活闲置资产上,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以点带面推动闲置土地连片流转,让“沉睡”资产变成促进经济增收的“源头活水”。桐油村盘活流转闲置山地1500亩建设粤澳华融科技有限公司100MW光伏复合项目,实现了光伏发电和种植双收益。同时,坚持多元探索,鼓励各村充分发挥各自特色,探索适宜发展项目,多途径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茶榕村秉持“积少成多”的发展思路,通过出租店铺、成立光伏发电专业合作社,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围绕山水田园做文章,充分发挥“中国美丽田园”“云浮精品旅游线路”的品牌效应,优化整合海惠生态观光示范园、聚龙洞风景区、龙龛岩等旅游资源,良官村盘活3000亩土地打造海惠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走出一条“农业+旅游”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新途径。坚持外引内育凝聚集体经济发展合力为充分发挥本土致富能手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共建企业、结对单位等各方力量,构建携手共进的发展格局。坚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积极探索“党组织+党员致富带头人+农户”模式,通过重点培训、重点扶持、重点服务等举措,鼓励党员致富带头人发挥“领头羊”作用,引领产业发展助力富民增收。积极与结对帮扶单位衔接,进一步整合各级帮扶力量,依托帮扶单位平台,带动更多的资金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大虾村党支部与佛山市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党支部以“党支部+企业+合作社”的“抱团发展”模式,吸引外来资金100万元建设露营基地,运营创收8万多元,流转50多亩土地。牵好“村企线”,以村企共建为“切入点”,与企业签订党建共建结对协议,激发村级发展活力。良官村党总支与顺德酒厂共建红荔牌红米酒工旅项目,流转300多亩稻田,为村民带来36万元租金收入和18万元劳动报酬,并辐射带动周沙村建设酒饼厂,带动当地村民30多人就业。
2025-01-22 -
镇能量丨新兴稔村“政银企村户”项目建成 红江村共建家庭农场投产啦
日前,新兴县稔村镇芦村村委红江村家庭农场项目全面建成并部分投入使用,为壮大新兴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注入强劲活力。位于稔村镇芦村村委红江村“大石古”地块的家庭农场,占地面积约17亩,规划建设面积约15亩,总投资约400万元。目前,农场的第五栋鸡舍已封顶建成,前四栋鸡舍内干爽干净,满满当当的竹丝鸡、清远麻鸡苗在吃着饲料,等待出栏。“我们养殖场鸡舍一共建有五栋,目前五栋鸡舍已全部建成,第一、二、三、四栋都已投产使用,第五栋预计近期投用。我们四栋鸡舍全部是按自动化养殖设计建设,每年养鸡量大概是45-50万只。”农场主刘伙强说。据了解,该家庭农场由镇政府、银行、龙头企业温氏养鸡公司、自然村、合作养户五方签订协议合作养殖肉鸡。鸡舍建设双层(平养)鸡舍,具有高效、自动智能模式。该项目建成的标准化家庭农场土地占地少,具备规模化、生态化养殖,是值得推广可复制的绿色高效生产模式。下一步,稔村镇将以该“政银企村户”共建家庭农场的顺利投产为契机,紧紧抓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这个强村富农、强基固本的根本方法。并以此为样本,把优秀经验提炼出来,复制到稔村镇其他的自然村中去,推动各村结合自身实际,发掘自身发展潜力,探索更多壮大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实现多渠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2025-01-22 -
镇能量丨云浮市财政局:坚持“多点发力” 全面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云浮市财政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科技兴市”有关部署,立足财政职能,建立完善科技创新财政奖励机制,积极统筹财政资金,在科技金融、科技创新研发、企业技改创新、科技人才等方面予以支持,推动全市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云浮新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云浮市科特机械有限公司以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为“突破点”,支持创建云浮市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推动科学技术多元化投入,支持全市组建总规模为2亿元的云浮市科技创新引导基金,通过“以投促引”方式,加快推动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2024年,市财政配合科技主管部门制订《云浮市科技创新引导基金组建方案》,积极研究论证云浮市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出资比例及认缴出资等有关事项,推动加快科技创新引导基金组建运营。目前基金已经完成第一期出资,并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注册备案,预计2024年年底前完成首个拟投项目投资。温氏养鸡场实行自动化养殖以企业培育为“切入点”,支持构建现代化的企业体系。梯度培育国家级优质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以财政资金靶向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采用贷款贴息、一次性奖励等方式对企业予以奖励。2024年,市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1381万元,一是对全市符合条件的35家(次)“专精特新”企业给予贷款贴息补助,最高奖补达40万元,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二是对全市62家(次)小升规企业及上一年小升规后工业增加值仍保持10%以上增长的企业给予每家奖补20万元。同时,进一步完善奖补政策评审机制,确保奖补资金落到实处。广东微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在操作精密仪器以技术创新为“着力点”,支持促进企业技术赋能升级。强化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引导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扩容提质,2024年,统筹省、市、县级企业技术改造奖补资金7296万元,对市微容电子、温氏大华农等20家优质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予以事后奖补。统筹省市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2015万元,对全市46家高新技术企业、33项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10个科技创新专题、94个科技支撑“百千万工程”项目,以及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奖补项目予以补助。1-10月,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6.97亿元,增长9.2%,增速排全省第13位,工业技改投资保持较高速增长。以人才培养为“支撑点”,支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聚焦全市“三大经济”发展需要,贯彻落实产业人才计划等文件精神,纵深实施人才“云聚”强市工程。2024年市财政统筹安排市级资金457万元对“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创业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专业人才”等四类团队或个人按其类型给予相应资助或生活补贴,同时,深入支持农村科技特派员对接帮扶镇村和创新团队项目建设,2024年统筹财政资金450万元,依托人才项目、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培育一批适合云浮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
2024-12-20 -
镇能量丨云城区腰古镇:农文旅深融合 乡村美产业兴
今年以来,云城区腰古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谋划特色产业和城乡协调发展,探寻出一条乡村体育与休闲农业协调发展的特色路子,以跑步事业串联美丽乡村建设,植入文体力量,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下岑基地水果木瓜航拍图为盘活闲置资源,腰古镇通过充分发挥驻镇工作队帮扶作用、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村党组织书记“头雁”作用,引入广州小聂跑法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到该镇投资乡村产业,推动相关行政村与该公司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目前已建立8个种植基地,涉及5个行政村,种植面积合计800多亩,以种植水果木瓜、霸王花、甘薯和香瓜为主,解决撂荒耕地整治难题,全力推动小田变大田、闲田变忙田、差田变良田。小聂跑法公司在运营各个基地期间,聘请当地村民长工约100人、临时工约60人负责各大基地的采摘工作,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工人、驻村干部在黄岗塱基地种植甘薯顾客在选购农产品腰古镇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服务中心同时,腰古镇探索突破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在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同时建设跑步基地、民宿,打造文娱休闲区,并在村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农房微改造、美化绿化等工作,激发乡村人气活力,带动村民健康生活。目前,小聂跑法公司在腰古镇云表村、永昌村、雄强村建设跑步训练基地,已集合国内一批业余跑步学员1138人跑步训练,以村跑为载体,串联起美丽乡村风景线。业余跑步学员参观木瓜种植基地为做好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销售终端”的产销对接服务文章,腰古镇在圩镇建立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服务中心,委托小聂跑法公司负责日常的运营管理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打通农产品销售“通道”。吉洞蔬菜种植基地接下来,腰古镇将继续发挥土地融发展中心平台作用,加快集约土地资源,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探索突破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同时,推动跑步基地、民宿、文娱休闲区一体化建设,打造该镇“8+1+3”版图,加快建设水东体育公园“土特产一条街”,利用直播带货新平台进一步扩大农产品销路和知名度。
2024-11-20 -
镇能量丨新兴县大江镇:油茶绿山 硕果富民
初冬时节,新兴县大江镇梭郎村油茶基地中绿树葱郁,茶果飘香,三五成群的农户正在抢抓晴好天气采摘茶果,确保油茶硕果满仓。油茶是大江镇重点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之一,目前全镇油茶种植面积2000多亩。近年来,在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上,大江镇坚持党建引领,围绕油茶产业化、基地化两大主题攻坚发力,通过发挥“组织优势、品牌优势、人才优势”全力打好绿色富民牌,绘就一幅以特色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实景图。组织引领走出特色产业“新路子”大江镇油茶种植已有40多年历史,但因油茶树龄老化和缺乏科学管理,大江镇油茶产业出现了产量低、效益低的现象。为把油茶传统特色产业发展成富民强村的主要产业,大江镇镇党委高位布局,以组织链建强产业链,成立“镇党委+油茶产业村(社区)党组织”为引领的油茶产业链工作组,以“一体谋划、一体协商、一体解难、一体服务发展”的工作模式,对全镇油茶种植的品种、产量、管理开展深入调查摸底,研究制定了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实施方案,有效解决产业资源整合不到位、行业标准良莠不齐等制约油茶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同时,镇党委围绕典型带动、以点带面工作思路,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指导村(社区)以“党支部+土地流转+村集体代耕”的方式,解决茶场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定期聘请农户开展砍伐清理杂草灌木、整枝修剪、合理施肥等工作,改造梭郎村梨坑顶低产油茶林、合河丹竹仔油茶林等共1100多亩,全镇共打造了250亩以上种植基地4个。并通过发挥“党员中心户示范作用+种植大户引领作用”,打造党员种植示范户40户,培养致富带头人、“田秀才”30余人,结合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开展宣传发动、经验推广等活动50多场次,示范带动周边村民群众新增油茶种植面积超400亩,形成油茶产业“一核引领、多点支撑、全域联动”的生动局面。2024年大江镇油茶平均每亩可榨茶籽油约45公斤,年总产量90吨左右。产业联培鼓起集体经济“钱袋子”为推动油茶产业不断扩面提质,大江镇充分发挥党委统筹优势,积极整合全镇油茶资源,推动形成党组织引领,重点企业、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的产业模式,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业链接、共建共进”特色路径。指导村(社区)党组织领办供销合作社,通过供销工作社将本地油茶果进行统销统购,并与乡土能人黎章庆创办的祥和庆加工厂有效联结,保证全镇优质油茶果直供加工厂进行榨油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压榨出来高品质的茶油均价超过80元/斤,实现产业联建、品牌联创、效益联享。其中,梭郎村委以村集体出资12万元盘活农村闲置林地300多亩,谋划“百亩油茶”产业蓝图,通过村企联结,建设集油茶产品展示、产业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油茶产业基地,年产量预计达2.5万斤,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5万元收入。此外,大江镇设立乡村振兴工作车间,通过项目资助、平台搭建等政策措施,协助村(社区)建立“党支部+合作社+电商”销售模式,对茶油进行统一加工包装、统一品牌销售,依托电商平台和“大江优品汇”区域品牌积极链接超市、特色农产品商店等终端零售机构,顺利打通线上、线下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形成培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油茶产业链条,让“大江山茶油”逐渐走上百姓餐桌。以智提质汇聚乡村振兴“金点子”该镇积极发挥油茶产业链共建联建优势,全面梳理产业特色资源,围绕产研促进、人才培养等主题,以活动联办、技术共享、人才联育、产业共谋等联建活动为抓手,依托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信息平台,对接联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佛山大学等科研所、高校,开展强化智力支撑,组建专家服务团3个,提供技术咨询、对接供需服务、培训服务等10个共建项目。截至目前,围绕油茶良种选育、油茶栽培、油茶低产林改造、油茶采收与处理等方面开展油茶管理技术培训20余次,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110余次,覆盖700余人次。近年来,大江镇以实施“油茶名匠”培育工程为抓手,成功培育了以村党组书记为代表的致富能手5人,技术、营销等领域的乡土人才20多人,并由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牵头,联合林业、农业等部门组建一支油茶产业服务工作组,通过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解决油茶产业发展用地、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的问题12个。通过定期组织座谈会、实地调研走访,常态化征集农户种植、管护、销售等关键环节的具体需求,并精准匹配技术团队解决实际问题,赋能油茶树加满产业“振兴油”,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2024-11-20 -
镇能量丨新兴县簕竹镇立足丰富农业资源 加速竞逐预制菜产业赛道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新兴县簕竹镇立足丰富农业资源,加速竞逐预制菜产业赛道。鲜笋预制菜产品畅销粤港澳大湾区,是名副其实“香飘万户”的簕竹特产。位于该镇的新兴县云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拥有50多亩花园式厂区,建有8000多平方米现代化食品加工厂房,并配备500多平方米独立研发检测中心。“我们公司正采用乳酸菌独特发酵工艺生产‘酸菜’‘酸笋’等产品,2023年公司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预计2025年能增长到2500万元。”该公司销售经理谢明涛说。新鲜的芥菜,是制作酸菜的关键。经过精心挑选的芥菜被送往生产车间,开启一段独特的转变之旅。“我们企业在传承传统酸菜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保证酸菜的品质和安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谢明涛说。在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品质检测后,新鲜的酸菜被装进包装袋,准备销往全国各地。为推进竹笋产业蓬勃发展,云翰公司还联合省农科院和佛山大学共同研发“香辣笋片”“酸辣酸菜”等休闲即食食品。为拓宽销售模式,该公司计划明年推进线上销售。同时,簕竹镇正聚焦产业所需,积极对接佛山大学、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开展结对共建,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该镇已对接高校专家教授6名、7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约150人开展产学研合作,累计开展调研、指导、培训等各类活动200多场次,有效解决企业、农户急难愁盼问题,以切实行动推动“双百行动”提质增效。
2024-11-20 -
基层“良”策丨罗定市金鸡镇今年前9月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7.4%
近年来,罗定市金鸡镇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坚持以产业优先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加强招商引资,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金丰实业有限公司作为领军的石材规上企业,厂房占地30000多平方米,专注于高端石英石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远销欧美国家,今年1-9月工业总产值为2932万元,销售收入为4056万元。作为人造石英石产业的领军者,代表金鸡镇参加第二十一届云浮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暨第十五届云浮石文化周,抢抓RCEP发展新机遇,融入“一带一路”,做大做强外贸“朋友圈”,为人造石英石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新的机遇,提升了金鸡镇作为广东省碳酸钙专业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据了解,罗定市金鸡镇现有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今年1-9月规上工业总产值为6352万元,同比增长17.4%。固定资产完成投资6965万元,同比增长19.9%。今年1-9月税收入库约为1300万元。在2023年度云浮市实施“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中,在全市镇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中普通镇排名第三,荣获“优秀”等次。
2024-11-06 -
基层良策丨郁南县历洞镇:富硒菌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近年来,郁南县历洞镇依托富硒食用菌这一特色菌类作物,做好“土特产”大文章,以新“引擎”推动创建富硒食用菌专业镇,将历洞镇打造成为食用菌高质量发展高地。走进历洞镇内翰村赤松茸种植基地,首批赤松茸长势喜人;有着“真菌之花”美称的黄金菇,生长茂盛、色泽金黄、艳丽美观;而竹荪蛋,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犹如一个穿纱裙的姑娘,堪称“雪裙仙子”。据了解,黄金菇每批次可栽培 1000棒,一年可栽培4000棒,产值5万元,利润达3万元,多种多收。历洞镇充分发掘黄金菇、赤松茸和竹荪蛋等菌种的经济效益,依托乡土资源优势在晚造稻谷收割后利用冬置闲田成功试种赤松茸,亩产约4000市斤,预计每亩获得30000-40000元的收益,可让村民轻松增收。历洞镇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该镇于去年建立2个食用菌基地,总面积约4亩;富硒食用菌“产学研”种植基地一、二期投入资金共100万元,占地约5000平方米,其中生产厂房面积651平方米,规划配备有接种室、灭菌间、制棒间、配料间、仓库、冷库、产品烘干房,室内(棚内)、室外均建有种植示范基地,主要种植生产黄金菇、赤松茸和竹荪蛋等菌种。为唱好“产”字歌,历洞镇与高等院校强强联合,邀请肇庆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作为顾问团队,指导菌种选育、种植等技术。双方围绕产业规划、强镇富村、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电商等开展全方位合作,以“政府+高校+企业”融合新模式,大力推动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在大力发展富硒食用菌种植的同时,历洞镇积极拓宽销售渠道,除采取零售、现场采摘等方式外,还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图片、视频和文字来展示产品的种植过程和质量标准,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据悉,历洞镇通过立足自身实际和优势,谋求差异发展,培育发展特色农业,用力擦亮富硒食用菌这特色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强附加值,做到靠品种取胜、靠品质争先、靠品牌出彩,推动富硒食用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如今,历洞镇正聚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持续扎实做好富硒食用菌这篇“土特产”大文章,致力打造“蘑菇小镇”,打好乡村振兴“特色牌”。
2024-06-19 -
基层“良”策丨新兴县东成镇凉果产业种植示范基地绿富青梅园共建项目启动
近日,新兴县东成镇“聚力百千万·共植绿富林”凉果产业种植示范基地(青梅园)共建活动在该镇三村举行。活动积极响应绿美广东行动,以青梅为媒,以产业为基,将“绿”与“美”“绿”与“富”紧密结合,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植树现场,大家挥锹铲土、扶树填土、培土浇水,忙得不亦乐乎。一棵棵青梅树苗在绿富青梅园里“安家落户”。活动还将文化元素融入生态建设之中,每块种植区的铭牌上,都镌刻着精美的诗词,不仅增添了文化氛围,也可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其间,相关人员为“东成镇凉果产业种植示范基地绿富青梅园”揭牌;新兴县凉果行业商会为东成镇三村授予捐赠牌匾,并与三村签订青梅回收协议。据了解,此次活动由新兴县凉果行业商会慷慨捐赠1000棵青梅树,东成镇人民政府携手顺德容桂驻东成镇帮扶工作队、新兴凉果商会等共建单位,共同启动东成镇凉果产业种植示范基地绿富青梅园共建项目。东成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兴凉果行业商会与三村签订青梅回收协议,这一举措不仅保障了村民的经济利益,也推动青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待梅子成熟后,商会将按市场价格回收,收益归村委会集体经济所有,用于村民福利或其他公益事业。这一创新性的合作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05-15